陳家軍
摘要:當前,經濟國際化趨勢進一步發展,一方面給國內企業、公司帶來諸多發展機遇,同時企業面臨了更加嚴峻的挑戰。為了更好的應對經濟挑戰,充分利用當前的發展機遇,公司必須加強自身內控機制的構建和完善,提升公司的經濟實力,在國際競爭中取得更為顯著的優勢。但是,國內多數公司在進行內控體系的構建過程中,存在較多問題,對公司的正常運營造成了消極影響。本文圍繞公司內控體系進行分析,探究體系構建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而針對具體問題提出相應的完善措施,更好的推動企業的進一步穩定發展。
關鍵詞:公司 內控體系 構建 完善
現階段,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市場經濟發展速度驚人,國際市場風云變幻,競爭日益加劇,公司面臨更加嚴峻挑戰。為了保障公司的長遠、穩定發展,必須加強內部控制,積極構建完善公司內控體系。由此,國家陸續頒布了各種的內控規范,逐漸形成較為完整的內控規范體系。為此,公司必須根據一系列的內控制度規范和指導,結合自身的發展狀況,積極構建公司的內控體系,提高公司風險應對能力,提高公司的發展實力,爭取更好的競爭優勢。
一、公司內部控制的現狀
(一)內控制度尚不完善
首先,法人治理結構存在缺陷。計劃經濟長時間的影響,管理人員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有待進一步轉變。法人治理結構具有一定的不足,部門結構設計缺乏合理性,權責模糊。部分公司設置了較為完善的機構組織,但是形同虛設,過于形式化,比如董事會基本起不到任何的監控作用。其次,內部審計獨立性不足。內部審計人員配置不到位,甚至交由其他機構人員負責,監督效應嚴重削弱,公司競爭力下降。再次,人力資源政策存在漏洞,缺乏完善的人力資源制度。人事工作缺乏公開、透明性,內部激勵體系欠缺,人員積極性沒有得到充分的帶動。最后,缺乏成熟的企業文化。
(二)內部會計控制不完善
由于少數公司管理層對內控制度重視程度不足,導致部分公司的內控制度過于形式化,沒有真正的落實執行。內控制度缺乏完善性,比如,會計監督力度不足,會計工作受到公司負責人的過多干預等,使得會計數據缺乏真實性。會計制度建設相對滯后,無法很好的滿足當前市場經濟現狀,不利于公司的在市場經濟中發展。
(三)內部監督體系不全面
部分公司內控監督重視不足,內控監督機制存在較多缺陷,部分內容不符合發展現狀,制度剛性不足。忽視內審部門重要性,使得其職能過于形式化,對于公司的財會和績效工作難以進行客觀的評價,使其監督和評價職能大大削弱。部分公司的內審缺乏制度保障,其執行力不足,有效性得不到保障,最終公司內部管理缺乏穩定性,阻礙了公司的發展。
(四)風險評估機制不健全
當前,經濟社會變幻莫測,市場競爭加劇,公司經營風險加大。但是,部分公司缺乏較強的經營風險意識,公司的風險管理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公司風評弊端主要體現在缺乏強烈的風險意識,風評不到位,對公司發展的內外部風險無法正確的認識,無法進行有效的控制等。風險意識不足影響了內控制度的執行,使得企業管理出現失控。
二、構建和完善公司內控系統的策略
(一)完善內控制度
首先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公司應當按照相關規定,結合公司章程和自身的特點,構建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對董事會、監事會等部門的職責進行明確,建立長效的職權制約機制,加強對公司管理者的權利的管理。董事會應全力負責內部控制,下設內審部門,部門之間相互監督,共同負責內控工作。其次,提高管理層的重視,增強管理人員對內控的認知,引起對內控足夠的重視,推動內控的實施。管理者加強自身的執法自主性,給予內控以強有力的支持,進而確保內控的合理性和執行性。再次,營造良好的內控環境。良好的內控環境可以對內控的執行起到積極作用,有利于提高公司員工的控制理念,為公司內控的推行提供良好的基礎。再次,完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樹立人本思想,并將這一理念的融入到內控活動中,以這一理念指導內控各項工作,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建立高效的競爭以及激勵機制,采取一系列積極措施充分引進人才。最后,創造企業文化。一方面加強對正確價值觀、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另一方面不斷完善自身的制度建設,提高員工法律意識。
(二)完善內部會計控制體系
在公司內控中,內部會計控制處于核心地位。如果內部會計控制存在缺陷,那么內控機制必然是不完整的。在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機制的過程中,必須明確崗位分配原則,不相容的職務必須進行分離。比如,會計和出納進行分離,付款審批和執行相分離。對預算管理強化控制,尤其是加強對資金預算的控制。加強管理授權審批工作,對相關業務、權限范圍、審批流程等進行明確。根據會計相關法律法規,圍繞會計核算和監督問題,對公司內部財會工作加進行規范管理,提高經營風險防范能力,確保公司資金財產的安全,維護國家政策、法規的權威性,貫徹落實相關制度。
(三)健全內部審計機制
缺乏有效的監督體系,使得內控無法得到了有效落實。在建設監督體系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自我監督,同時還要建立獨立的評價制度。高效的內控監督可以及時發現內控不足,逐步完善內控設計,使之漸趨合理,推動內控的執行,確保內控的有效性。公司高層人員必須切實發揮帶頭作用,積極組織公司員工參與培訓活動,加強內控制度的學習,切實貫徹內控制度,一旦發現違規行為,立即嚴肅處理。公司必須建設合理的內控機制,強化內部審計,確保內審部門以及人員保持絕對的獨立。內審部門切實監督內控的落實狀況,加強對財務或管理工作的監管,努力尋找其中的不足,督促相關部門進行改進,確保公司內控的科學性和嚴密性。
(四)完善風險評估體系
自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國外在華企業的發展獲得很大程度的松綁,國內市場競爭形勢加嚴峻,對各個公司的發展形成一定的沖擊。為了提高公司的抗風險能力,爭取更好的經濟效益,公司必須密切關注市場環境,建立高效的風險評估機制,制定合理的風險應急機制,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對風險實施有效的管理,積極防范公司運營中出現的各種風險。完善風險管理機制,同時充分利用先進技術進行科學的風險評估活動,此外,對于量化風險管理模型實施進一步的強化,為公司的決策和發展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風險管理模型是一項重要的風險管理工具,充分利用VAR、SWOT等風險模型,能夠顯著提升風險評估水平,獲得更加精準的風險評估信息,保障風險管理的科學性。公司在對戰略目標形成影響的相關因素分析時,可以采取風險分析法,提高分析科學性、合理性。當前比較常用的分析方法有SWOT分析方法、BCP分析方法、統計分析法。利用定量風險分析方法能夠提高公司風險分析科學性、準確性,有效的規避和方法公司運營風險。
三、結束語
現階段,資本市場加劇,構建和完善內控體系可以極大保障公司的穩定和長足發展。加強公司內控體系的健全和完善,有利于公司開展更加有效的運營管理。內控體系的構建需要一個穩健的發展過程,公司必須積極的引進國外的先進經驗,結合自身發展實際,針對自身的問題,對其進行逐步的完善,進而建立科學、高效的內控體系。
參考文獻:
[1]楊海靜.上市公司內控體系的建設和完善[J].價值工程,2013
[2]王衛青.關于創業板上市公司內控體系建設探討[J].中外企業家,2012
[3]楊明杰.我國上市公司內控體系優化研究[J].遼寧經濟,2012
[4]馬傳果.基于上市公司內控體系的問題解析與優化研究[J].金融經濟,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