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躍平 裴光蘭
?
★圖書·編輯★
《民族學刊》創刊以來發文基金論文計量學分析
李躍平裴光蘭
【摘要】《民族學刊》創刊于2010年6月,當年為半年刊,定于6月和12月出刊。從2011年起改為雙月刊,至今已經走過六個年頭,共出版了32期;刊物的基金論文比從一個方面反映出期刊的辦刊質量和學術影響力以及社會認可度和社會地位;本文擬對《民族學刊》創刊六年來的發文基金論文信息進行詳細的分類統計,以期獲得相關統計數據,并進行分析,讓讀者對該刊的質量及學術影響力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了解;同時,也為其他期刊提供一個可借鑒的辦刊理念。
【關鍵詞 】《民族學刊》;期刊載文;基金論文比;數據統計;數據分析
《民族學刊》自2010年初創辦,6月創刊號正式發行,至今已經走過了六個年頭,截止2015年底,共出版6卷32期。《民族學刊》是四川省唯一的一份民族學與文化學類的專業期刊,《民族學刊》堅持“薈萃學術思想,追蹤學術前沿”的辦刊宗旨,受到學界的認可,自創刊以來,先后獲得“第二屆民族地區‘優秀期刊特別獎’”(2012年7月)、“第一屆‘四川省社會科學優秀學術期刊’”(2013年8月)、“全國高校文科學報百強期刊”(2014年11月)、“‘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2015年3月)和“第二屆‘四川省社會科學優秀學術期刊’”(2015年10月)[1];2015年被評選為“民族學與文化學類準核心期刊(B+)”,名列該學科類準核心期刊第一名,列民族學與文化學類期刊第八名[2];這些榮譽似乎都是屬于“軟指標”,而期刊的基金論文比才是評價期刊質量和期刊學術影響力的“硬指標”之一。
一、年度各期項目基金論文分類統計
為了解《民族學刊》創刊六年發文的國家級、省部級、廳局級及院校級四類的重點項目與一般項目的基金論文占當年的當期項目基金論文的百分比的情況,我們對其進行了詳細的年度各期基金論文百分比分類統計,統計數據如表1所示。

表1 《民族學刊》創刊六年年度各期項目基金論文分類對比
表1詳細地展示了《民族學刊》創刊六年的各年度各期基金論文分類統計對比的情況。從基金論文分類統計數據來看,共發表各類基金論文242篇,其中國家級、省部級、廳局級及院校級的各類基金論文的一般項目的基金論文比“獨占鰲頭”,分別比同類的重點項目基金論文比高出8.84%、21.07%、6.19%、15.29%,特別是省部級重點項目與一般項目的基金論文比是1:9.5,院校級重點項目與一般項目的基金論文比是1:19.42,懸殊可謂大也;而國家級重點項目與一般項目的基金論文比是1:1.63,值得保持和發揚,同時應設法吸引更多的省部級重點項目的基金論文,以提高重點項目的基金論文比例。
而從表中的年度小計數據得知:四類重點項目的年度基金論文占當年基金論文的百分比最高的分別是:2012年和2014年,為21.43%、2010年,為16.67%、2011年,為8.33%、2014年,為2.38%;而一般項目基金論文占當年基金論文的百分比最高的分別是:2013年,為40.54%、2012年,為26.19%、2010年,為11.11%、2014年,為23.81%;而占六年所發的242篇基金論文的平均基金百分比中,國家重點項目和一般項目的基金論文占比分別為17.77%和28.93%,省部級重點項目和一般項目的基金論文占比分別為2.48%和23.55%,除省部級重點項目的基金論文很低外,另外三項的占比是比較高的,說明該刊很重視吸引和刊發國家級和省部級的項目基金論文。
二、年度各期四類項目基金論文比統計
為了解《民族學刊》各年度各期發文的國家級、省部級、廳局級及院校級四類項目基金論文占當年當期發文的百分比以及占當年當期基金論文比的情況,我們對其進行了年度各期四類項目基金論文比統計,統計數據如表2所示。

表2 《民族學刊》創刊六年年度各期四類項目基金論文比對比
由表2可知:《民族學刊》創刊六年所刊發文章共計424篇,其中基金論文242篇,平均發文的基金論文比達到57.08%,單期2015年6期“奪冠”基金論文比到達85.71%;32期的國家級、省部級、廳局級及院校級四類項目基金論文占發文的百分比的“領頭羊”分別是:2012年1期為61.54%、2015年4期為41.67%、2011年2期為25.00%、2014年5期為26.67%;國家級、省部級、廳局級及院校級四類項目基金論文占基金論文的百分比的“領頭羊”分別是:2012年1期和3期,均為100%、2013年5期為66.67%、2011年2期為42.86%、2014年5期為57.14%,表明該刊注重學術質量,辦刊質量較高,吸引了大量的基金論文。
由表2中的各年度小計可知:國家級、省部級、廳局級及院校級四類項目年度基金論文占發文的百分比分別是26.65%、14.86%、5.90%、9.67%,四類項目基金論文比的歸一化比值分別是1:0.56、1:0.22、1:0.36;國家級、省部級、廳局級及院校級四類項目基金論文占基金論文的百分比分別是46.69%、26.03%、10.33%、16.94%,四類項目基金論文比的歸一化比值分別是1:0.56、1:0.22、1:0.36,國家級、省部級基金論文比達到41.51%,占基金論文的72.72%,表明該刊注重學術質量,吸引了大量的基金論文,所發論文的質量較高。
從表2中的第1、第2、第3和第4列的數據可知:《民族學刊》創刊六年共出版了32期,發文的基金論文比最低的一期都在23.08%以上,而且只有3期低于42.86%(23.08%、25.00%、33.33%),其余29期都在40%以上,最高一期的基金論文比達到85.71%。創刊六年基金論文比總的趨勢是穩中有升,特別是2015年,各期的基金論文比都在60%以上,年平均達到74.32%,值得一贊,因為“對一種期刊來說,刊載基金論文比重越大,期刊的學術質量越高,學術影響越大,對前沿成果的追蹤越好。”[5]
三、基金論文區間分布
為了解《民族學刊》發文的項目基金論文占各期發文的百分比的分別情況,我們對其按各期的實際基金論文比以每百分之十為一個區間進行項目基金論文比分布統計,創刊六年基金論文比區間分布統計數據如表3所示。

表3 《民族學刊》創刊六年基金論文區間分布對比
從表6的基金論文區間分布對比來看,《民族學刊》創刊六年出版的32期,發文的基金論文比保持在40%以上是常態,占32期的90.63%;基金論文比在80%以上的有4期,占12.5%;比例最高的是40%以上和60%以上兩個區間,均有8期,分別占25%。可謂“初生牛犢”奮勇直追,后來居上,后勁十足,“后浪推前浪”,“后生可畏”。
四、年度基金論文比統計
為了解《民族學刊》創刊六年的年度項目基金論文占當年發文的百分比的情況,我們對其進行了年度項目基金論文比統計,統計數據如表4所示。

表4 《民族學刊》創刊六年年度基金論文對比
①文中所有的發文數據均不包含“學術會議短訊”、“學術著作出版”等21篇“學術信息”。
結語
《民族學刊》創刊六年,編輯出版了32期,共發文424篇(不含219篇學術信息),其中基金論文242篇,基金論文比為57.08%,基金論文比是非常高的,說明該期刊的社會影響極大,吸引了大量的基金論文在本刊發表。通過對《民族學刊》載文的基金論文比情況的統計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民族學刊》“辦刊質量較高,在促進學界的學術交流、為展現科研成果所作出了積極的努力,對不同地區的學術影響產生了的巨大的影響,引起了廣大學者的深度關注,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示范性意義”[3],期刊的學術影響得到學界的認可,《民族學刊》在短短的六年里就獲得文章開頭所述的幾項殊榮就是最好的證明。我們堅信:在堅持“薈萃學術思想,追蹤學術前沿”的宗旨的道路上,一如既往地前行,上臺階的目標是“眾望所歸”,祝《民族學刊》早日“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民族學刊》編輯部網站,信息來源:http://mzxk.ijournals.cn/mzxk/ch/index.aspx
[2]邱均平等. 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武大版)(2015-2016)RCCSE權威、核心期刊排行榜與指南[Z].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年,p59
[3]裴光蘭、李躍平、王玨. 五種民族大學學報2006年發文統計分析——基于入選CSSCI(2008-2009年)的來源期刊[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9期,p283、p285
[4]鞠秀芳. 高校人文社科綜合性學報學術規范評價指標前100名統計分析[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6期,p59
[5]胡媛帥. 藝術學期刊學術規范量化分析——基于CSSCI(2004-2006)數據[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3期,p93
[6]裴光蘭、王玨. 外語類核心期刊載文計量學分析——以《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2009年為例[J].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外國語言文學與文化專輯,2011年第10期,p237
[責任編輯:陳光軍]
Metrological Analysis on Articles Supported by Scientific Fund Published in Journal of Ethnology since Its Start Publication
LI Yuepin PEI Guanglan
【Abstract】It was in June of 2010 that its start publication of Journal of Ethnology issued. It was a semiannual publication, which was issued every June and December in 2010. Since 2011, changed to bimonthly, this journal has issued 32 issues during the six years. The proportion of papers with funds aid in a journal reflects, from one aspect, its journal quality, its academic influence, its social recognition, and its social status. Based on the statistics of the articles supported by scientific fund published in Journal of Ethnology in the six years, this paper will adopt metrological method to analyze these statistic data so as to make the readers and authors recognized and understood its quality and academic impact as well as to support a successful editorial idea for other journals.
【Key words】Journal of Ethnology ; publications in the journal; the proportion of papers with funds aid; data statistics; data analysis
基金項目是評價期刊發文質量非常重要的信息指標之一。[3]因為“基金論文的占有比例從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期刊的學術質量和社會影響。”[4]筆者擬對《民族學刊》創刊六年來的基金論文情況分級分類進行計量學分析,以揭示該刊在當年各期的發文中基金資助論文比例的情況。 從占有比例來看,《民族學刊》自2010年創刊以來六年的發文基金論文占總發文量的比例非常高,六年的發文基金論文比分別達到當年發文量的43.90%、60.76%、54.55%、50.68%、52.50%、74.32%,六年的發文基金資助論文占有比例達到總發文量的57.08%,“說明所刊發的文章質量都比較高,該刊努力吸引了大量的各種基金項目論文,特別是國家級、省部級的基金項目論文,以確保提高刊物自身的學術質量和學術影響的目的”[6],值得保持和發揚。
【中圖分類號】G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8824(2016)02-0097-07
作者簡介:李躍平,西南民族大學教授。(四川成都,郵編: 610041)
裴光蘭,西南民族大學圖書館副研究館員。(四川成都,郵編: 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