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君
大學畢業后,我進入一家金融單位,被安排到會計崗位。從此,每天的工作內容便是擺弄10個數碼。記賬,結息,做報表等,無一離得了從0—10這10個數字。下班后,腦子里想的也是數字,任務完成幾萬了,卡還差幾張沒完成,等等。漸漸的,生活中就只剩下單調而乏味的“1、2、3”了。
一天,無意中看到報紙上的一段話,內心被觸動,好幾天,我都沉浸在這段文字帶給我的美好情緒里。忽然的,就涌出一個想要寫字的念頭,并從此把它作為了業余愛好。
半年后,開始陸陸續續有稿費從四面八方寄來。這更激發了我對寫字的愛好和信心,并開始想方設法擠時間讀書充電,甚至上班時間也會見縫插針地拿出書本瞅兩眼,或寫兩筆。
一天,正為一客戶辦理業務,腦子里突然浮出一個很好的題目,我連忙拿過紙筆把它記錄下來。或許我超然世外的表情讓客戶看出了端倪,他說我怠慢客戶,并喊著要投訴。雖然最終被我勸慰住了,但這件事卻很快傳到領導耳朵里,他板著面孔說,“以后與工作無關的事情和情緒不要帶到班上來。”言外之意,上班時間寫字,便是不務正業。
如果半年前聽領導這樣說,或許我會立即“改邪歸正”。可此時,寫字已經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仿佛中了毒,不寫,日子就無法過下去似的。可是,繼續寫的話,飯碗就有可能保不住。為此,我陷入深深的迷茫和痛苦之中。
一天,母親從老家來,捎來一袋子大棗。老家院子里有棵老棗樹,每年收棗的季節,母親都會摘了給我送來。
母親從袋子里拿了兩顆紫溜溜的紅棗遞到我手里,讓我嘗嘗甜不甜。我接過母親手中的大棗,把一顆放到嘴里,蜜甜,接著又把第二顆也放到嘴里。可是,嚼了半天卻沒有一絲甜味兒。我問母親是不是不是一顆樹上的,母親說:“是呢。”母親接著說:“那棵老棗樹,一面向陽,一面背陽,向陽的一面的枝上結的棗都蜜甜,背陽一面的枝上結的棗,甜味就差了很多。”
我拿過母親手里的袋子,從里面挑出兩顆圓鼓鼓紫溜溜的大棗,放在手心里,審量著。一邊回味著母親的話—陽面枝上的棗才甜。忽然的便想起一件事兒。
領導曾讓我寫過通訊報道,我卻因為不喜歡白開水式的公文語言而拒絕了。雖然我的寫作水平讓他們刮目相看,可是,我的那些文字對他們卻一無用處。于是想,如果我能把寫字的愛好和工作結合起來,或者說,把我的文字能力融入到工作之中,領導必定另眼相看。
從此,我開始把寫作方向轉向公司的網訊報道上。由于有了一定的文字功底,不久,我便成了公司的“名人”,在職場這棵大樹上,摘下一枚甜美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