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娜

默契,是不用言明的心靈相通,是彼此間的秘密協定。師生默契,是師生間愛意的流淌與傳遞,是心有靈犀的從容與淡定,是守護約定的心照不宣。
大蒲公英,再見!
“好,同學們,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我清了清嗓子,看著今天課上表現棒棒的孩子們,感到格外欣慰。這才是我們蒲公英班應該有的態度。“大家認真專注,一個個小臉紅紅的,手舉得高高的,發言響亮亮的,加油!”
此刻,下課鈴聲響起。
“好,下課!”
“起立,立正!”
“小蒲公英們,再見!”我隨口把同學們的稱呼改成 “小蒲公英”。
“大蒲公英,再見!”沒有絲毫猶豫,孩子們用比平時更響亮的聲音回應。繼而,我們開懷大笑。
我們的默契里,蒲公英不僅僅是一種植物或者一種稱謂。蒲公英凝聚著我們對班級的愛,我們彼此的愛。當一種班級文化深入人心時,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
我的救火隊
完了,完了,我這個馬大哈呀!下課鈴聲把我驚醒。下一節是班會課,可一周總結用的獎勵卡卻忘了打印。我不禁焦慮又自責起來。
我趕緊跑到教室,如實地向班長說明了情況,并叮囑他,萬一我到晚了,先組織大家開始活動。交代完畢后,我迅速奔向文印室。
“周老師,周老師……”我隱約聽見有人在喊我。
“周老師,周老師!”誰這么執著?我停止腳步。
“你看,我們做的‘散步卡。”糖糖同學舉著五顏六色的彩紙說道。
上個星期,我發現獎勵卡快用完了,當時提議大家可以自己制作。后來覺得打印的更規范,就暗自打消了這個念頭。沒想到,宣傳組的同學已經默默地做好了。
看著糖糖可愛的樣子,我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謝謝你,我的救火隊員。”
想在前面,也是一種默契。
這一刻,我們心照不宣
第五單元練習結束,我按照慣例在班上宣布了得“優”同學的名字。“敏嘉、睿杰、小楊、小程……”報到小程的名字時,教室里“哇”聲一片,幾個活躍分子還帶頭鼓起了掌。小程漲紅了臉,臉上露出不好意思又得意的笑容。
在前兩個單元練習中,小程的成績都是合格。閱讀理解題沒有做,作文沒有寫,就連按課文內容填空也空了好幾格。怎么辦?我嘗試給他減免作業,用加星的方式鼓勵他。
第五單元練習在即,為了增強他學習的信心,我把他叫來,遞給他一張練習卷:“小程,后天課上就做這張練習卷,你先拿去預習一下,好不好?”他有點猶豫。我接著說,“這只是給你預習用的,到時候,你還得重新做一張,而且必須得到‘優。行不行?”他輕輕地“嗯”了一聲,接過卷子。
我把目光投向他,他也笑著看我。這一刻,我們心照不宣。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熟市石梅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