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游游
在全省上下狠抓“五水共治”“四邊三化”“三改一拆”工作背景下,傳統竹產業尤其是加工業呈現的“兩高兩低”(高污染、高能耗、低產出、低效率)問題與“低小散亂”(附加值低、規模小、分布散、環境亂)現象更加凸顯,生態環境要求倒逼竹產業轉型成為所有竹產區面臨的共同課題。龍游縣提出用“生態、整合、創新、聯動”四大理念,引領產業升級,使竹產業成功走出了一條生態環保、綠色可持續的發展新路子。
用生態理念 引領綠色可持續發展
生態栽培保安全。龍游是全國筍竹兩用林典型示范區,毛竹林集約經營管理水平較高。但由于精細化管理過度,尤其是除草劑大量使用,造成竹材質量下降,水土流失嚴重,食用林產品安全受到威脅。對此,龍游縣全面實施竹林生態栽培與有機筍認證工作,通過試點示范、召開現場會、印發生態栽培技術手冊、制作宣傳片等多種形式,大力推廣應用機械除草、物理與生物防治病蟲害等竹林生態培育技術,并通過項目形式予以支持。三年來,全縣區推廣應用機械割灌機2000多臺,竹林機械除草面積10萬畝,推廣應用光控殺蟲燈500多盞,太陽能殺蟲燈50多盞,應用白僵菌統防統治1萬余畝,有機肥上山5000余畝,開展森林食品與有機筍認證企業及竹業合作社15家,認證面積6萬畝,從而確保全縣重要生態區域水質與筍產品的安全。
鐵腕治污出清水。龍游是全國最大的炭化(蒸煮)篾加工集散地,竹材通過熱解炭化會產生大量的廢水。據統計,龍南山區3個鄉鎮近70家炭化(蒸煮)篾加工企業年直排炭化(蒸煮)廢水高達2萬噸,嚴重超出當地環境承載能力,給龍游的母親河——靈山江(錢江源頭之一)水質帶來嚴重污染。按照省、市“五水共治”要求,龍游縣于2014年拉開了竹制品加工行業專項整治提升行動的序幕,并率先對炭化(蒸煮)篾進行專項整治,對全縣高污染排放廢水的69家炭化(蒸煮)篾加工企業(戶)全部關停,后又對全縣水煮筍原料罐加工廢水進行全面整治,保留達標排放企業3家,關停未達標企業4家。通過整治,靈山江水質由三類提高到二類,并帶動衢江水質明顯好轉,確保了“一江清水出龍游”。
狠抓治氣還藍天。針對龍游竹制品加工“煙囪林立、黑煙密布”現象普遍情況,黑煙囪列入竹制品后續整治專項。先從技術層面對黑煙囪整治的可能性進行分析,提出“對土煙囪與2噸以下小型鍋爐冒黑煙在技術層面難以整改或整改意義不大的一律拆除,給予適當補償;對2噸以上鍋爐黑煙囪進行限期整改”的意見。然后通過組建專業團隊進行技術攻關、試點及推廣,截至目前,黑煙囪整治已全面到位。其中神宇竹膠板、欣遠竹制品企業鍋爐改造后,煙氣排放達到國家大氣排放標準。如今,林區的山更青了,天更藍了。
三年來,龍游縣堅守生態、綠化、環保的產業發展底線,為今后竹產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用整合理念 引領聯合共贏發展
規范整治低小散。在全縣竹制品加工行業專項整治提升過程中,注意疏堵結合。一方面對污水排放嚴重的低小散炭化(蒸煮)篾加工企業(戶)進行關停,一方面將“低小散”企業(戶)進行資源整合,通過聯合的方式對全縣炭化(蒸煮)篾集中炭化與污水處理。經林業部門牽頭,由7家炭化(蒸煮)企業(戶)自愿聯合,組建了浙江創偉竹業有限公司,集資1700萬元,開展竹材集中炭化與廢水環保達標技術攻關,并邀請浙江省環保研究院、南京林業大學、浙江省林科院等有關專家組成技術攻關團隊,通過一年多反復試驗,炭水污水環保達標排放于2016年5月通過環保部門驗收,并形成了年產10萬噸竹材集中炭化與廢水處理生產線,2016年預計產值可達1.2億元。由此,創偉竹業公司成為“低小散”整合“大企業”的樣板企業。
強強聯手謀共贏。近年來,龍游縣積極引導鼓勵有條件的筍竹龍頭企業與國內外大企業、大集團、上市企業合作。通過增資擴股、股權轉讓等形式引進戰略投資者,開展強強聯手,加快企業發展步伐。在林業部門引導下,騰龍竹業與中集集團聯姻,通過增資擴股,組建浙江鑫龍竹業有限公司。騰龍與中集各占70%與30%股份,新增投資3000萬元,形成年產10萬立方米竹木復合集裝箱板生產線,產能提高了3倍。均泰竹木科技與臺商最大鋼化門窗企業合作,投資5000萬元,組建浙江樺固優實業有限公司,專門生產竹戶外產品,2016年1—6月實現產值與利潤翻番。
并購重組顯生機。以全縣竹制品加工行業整治提升為契機,充分利用縣里“騰籠換鳥”政策,取長補短,引導企業內部并購重組。龍游神宇竹膠板制造有限公司因擴大生產需要,對處于基本停產狀態的三盛竹膠板進行并購重組,重新盤活現有資產,取得雙贏效果。還有一些被關停的炭化篾加工企業,打好組合拳,聯合收購龍游天賜竹業與正陽竹制品等效益差的企業,并設法引進技術含量、附加值高的竹加工項目,使原來一些效益差的竹制品企業重現生機。
用創新理念 引領轉型提升發展
加強新技術對接。為加強竹產業技術支持,通過科技創新驅動產業轉型升級,2015年,由林業部門牽頭聯合多家企業與中國林科院(木工所)、國家竹子研究中心、浙江農林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等行業內知名專家、教授共同發起組建了龍游縣浙西竹木產業研究院,作為竹產業技術區域共同服務平臺,對竹木加工共性、關鍵技術進行攻關和新技術產業化應用推廣,支持竹木加工企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發展水平。目前,浙江創偉竹業、龍游雙峰家私、龍游欣遠竹制品企業分別與浙西竹木研究院聘請的相關專家、教授簽訂了合作協議,并組建技術創新團隊,開展技術攻關與產品研發。截至目前,已累計為企業申報發明與實用新型專利12項,爭取科研項目經費180萬元。
鼓勵新設備換人。竹產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機械化程度低、勞動效率低、用工成本高等問題嚴重制約了整個竹產業發展。對此,龍游縣專門制定“機器換人”政策,鼓勵企業自主研發或引進先進設備。龍游外貿筍廠于2014年從日本引進最先進的筍精加工全自動化生產線,2016年初又新建年產5萬噸水煮筍原料罐自動化生產線,使企業人均效益提高了4倍。龍游欣遠竹制品有限公司目前正準備引進國際一流的重組竹戶外地板全自動化生產設備,該生產線的建成將使企業人均年產值突破百萬元,成為國內首家突破人均年產值超百萬元的竹制品加工企業。
引導新產品開發。低端、同質化、重復生產是龍游竹制品加工行業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近三年來,龍游縣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先后組織企業到宜興博大、寧波士林、慶元雙槍與九川竹木等國內知名竹制品加工企業考察學習,同時邀請中國林科院木工所、南京林大、浙農林大等國內知名竹加工行業專家來龍游指導,加強與企業合作,開發新產品。龍游神宇竹膠板通過中國林科院木工所技術支持,成功研發出高強度竹質車廂板,使神宇公司竹質車廂板市場份額由原來的15%提高到40%以上。龍游雙峰家私與浙江農林大學合作,共同研發竹木復合家具生產,開發新的家具市場,家具銷量逐年上升。龍游安迪竹制品與南京林業大學合作,共同研發竹篾干炭脫糖工藝技術,成功解決了重組竹戶外地板易腐易霉的問題,使重組竹戶外地板產品銷量成倍增長。
用聯動理念 推融合互動發展
面向“十三五”,龍游縣專門出臺了《龍游縣關于進一步推進筍竹產業轉型升級的若干意見》,提出了“生態經濟齊頭并舉,一二三產聯動進行,加快轉型升級;推動綠色發展,實現三大效益共贏”的新思路,力爭到2020年,實現竹產業總產值翻番(達到60億元以上),建成全國現代竹業示范縣的新目標。
優化一產抓林改。在竹林資源培育上采取“三改”措施。一是改變竹林產出方式。大力推廣竹林復合栽培,發展林下經濟。全縣擬建立林下經濟示范基地5000畝,輻射面積5萬畝。目前,在竹林中主要開展了竹藥、竹酒、竹禽、竹菌等林下復合經營示范基地。二是改變竹林經營類型。適當下調商品竹林比重,提高生態公益林比重,計劃5年內將山高、坡陡、路遠、效益差的商品林改調為公益林,通過生態公益林補償機制增加農民收入,目前已全面完成竹改生態林擴面調整工作。三是調整竹林大小年結構,解決全縣毛竹林大小年結構過渡集中造成的竹產品市場供需不平衡問題。目前,已開展竹林大小年結構調整技術培訓3期,建立竹林大小年結構調整示范基地1000余畝。
主攻二產抓龍頭。龍頭企業是帶動竹產業發展的主力軍。一方面,通過整小做大、整大做強、整強做優的方式培育龍頭,現已涌現出浙江創偉竹業、鑫龍竹業、樺固優實業等一批龍頭企業。另一方面,狠抓招商引龍頭,2015年,龍游縣與卓達集團簽訂了《龍游竹都高新技術產業園投資協議書》,其中一期投資年產20萬立方米竹鋼基材與深加工項目,項目總投資4.5億元。2016年,又成功招商引進衢州道成投資有限公司到溪口竹工業園投資建設年產230平方米新技術高性能竹戶外產品項目,項目總投資3.1億元。
發展三產抓項目。近年來,龍游縣森林養生休閑旅游業蓬勃興起,一批森林旅游大項目相繼入駐并開工建設。投資80億元的龍游紅木小鎮列入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鎮,投資60億元的浙江大竹海·六春湖運動休閑區項目與上海寶鋼簽訂了投資協議,投資70億元以森林休閑、高檔養生養老為主的新加坡小鎮也已簽約。同時,積極謀劃打造龍游縣竹海風情小鎮項目,依托浙西大竹海森林公園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打造集竹文化科普教育、竹產品購物、觀光休閑、康體養生、生態宜居于一體的特色小鎮,從而全面提升龍游縣竹生態文化旅游品位,推動一二三產聯動轉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