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燕
20世紀的80、90年代是臺灣流行樂壇的黃金時代,也是僅有的流行音樂可以與文學、電影等藝術比肩的時代。羅大佑、李壽全、梁弘志、李宗盛、陳升、黃舒駿、齊秦、齊豫以及眾多像周華健、趙傳、王杰、張雨生、張信哲、林憶蓮等實力歌手,陪伴60、70后兩代人的青春。
1989年,海外歸來的羅大佑在香港成立了“音樂工廠”,花比傲、林夕等音樂人制作了《皇后大道東》《東方之珠》《衣錦還鄉》《滾滾紅塵》《似是故人來》等歌曲和合集并獲獎無數。這些作品中依然有憂國憂民的情懷,如:“照買照賣樓花處處有單位,但是旺角可能要換換名字”(《皇后大道東》),“每一滴淚珠仿佛都說出你的尊嚴,讓海潮伴我來保佑你,請別忘記我永遠不變黃色的臉。”(《東方之珠》),“小巴不改瘋狂,鉆進一片塵土,毀了姑娘的妝”(《衣錦還鄉》)。著名音樂人李皖說:“從臺灣歌益中,能聽到唐詩宋詞的中國美學,能聽到中國人慣有的人生情懷,也能聽見華人血脈中歷經數百年仍在起起伏伏的諸多母題。”羅大佑是理想主義的詩人,他描畫出光陰的變遷,又道出一句句醒世恒言,他用深入靈魂的語言和豐富蒼涼的旋律,在不知不覺間深入無數人的思想意識,改變許多人的思考方式,使我們看到流行音樂有更為遼闊和博大的世界。
如果說羅大佑是知識分子的深刻,那么李宗盛就是草根的平凡和真誠。他對城市生活中真實的情感變化體會入微,又能把平實、溫厚的語句和口白式唱腔結合起來,唱出許多人想說卻無從表達的心情。他的歌曲大致上可以分為兩類,即“成長經歷和生活感悟”類以及“情歌”類(以近距離體察都市女性情感作品為多)。第一類作品像《和自己賽跑的人》《你像個孩子》《凡人歌》《鬼迷心竅》《寂寞難耐》《最近比較煩》等代表著自己成長的煩惱和人到中年的無奈。如:《你像個孩子》中唱到“工作是容易的,賺錢是困難的;戀愛是容易的,成家是困難的;相愛是容易的,相處是困難的”,在生活中總結出的樸素道理在李宗盛嘶啞的嗓音唱來,讓人久久不能平靜。“人有的時候需要一點點刺激,最常見的就是你的女友離你而去,……成功的意義就在超越自己”,以幽默調侃的話語教人面對生活的不如意。李宗盛為自己,也為蕓蕓眾生吟唱,帶給自己和所有人溫暖和鼓勵。他的另一類作品是直指人心的情歌作品。如:《明明白白我的心》《生命中的精靈》《當愛已成往事》《愛如潮水》《我終于失去了你》《讓我歡喜讓我憂》《領悟》等。他對歌手的潛質和定位有精準的洞察力。如李宗盛幫助陳淑樺建立了都市單身女性的形象,一連幾張專輯(《女人心》《跟你說聽你說》)把陳淑樺的歌手生涯推向高峰。由李宗盛作詞作曲的《夢醒時分》《明明白白我的心》《這樣愛你對不對》《笑紅塵》(厲曼婷詞)等作品傳唱度極高,風行于華語地區。
周華健的成長受到很多貴人的幫助,1988年羅大佑作曲的《最真的夢》同名專輯問世使他初露鋒芒。1991年李宗盛為周華健創作的《讓我歡喜讓我憂》同名專輯讓他鋒芒畢露。1994年《風雨無阻》專輯出版后他被稱為“天王殺手”,成為臺灣樂壇“老中青通殺”的歌手!他的歌曲視角廣闊,除了情歌外,還有很多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如獻給孩子的《親親我的寶貝》,獻給友誼之作《朋友》,勵志歌曲《真心英雄》等。另外為自己作曲的《倚天屠龍記》主題曲《刀劍如夢》,《俠義見青天》主題曲《英雄淚》《海闊天空》等也廣受喜愛。臺灣許多男歌手都自己寫歌,寫自己的經歷和感悟,彰顯個性,也借此建立無法取代的個人風格。
張信哲是牧師之子,從小就在唱詩班接受訓練,有一副童聲清亮的高音嗓子。1992年結束兵役后,張信哲回歸樂壇并尋求轉型與突破,由李宗盛作詞、黎沸揮作曲的《愛如潮水》讓他如愿以償,1994年,李宗盛為張信哲創作的代表作《別怕我傷心》《有一點動心》相繼問世。他深情款款的歌聲和干凈透明的高音,足可以看出臺灣流行歌曲對唱功和男高音的崇拜。
女歌手方面李宗盛成功推出了陳淑樺,還有黃鶯鶯、林憶蓮、娃娃、辛曉琪、萬芳等人。這里我們不得不提,后來成為“李太太”的林憶蓮。從小眼睛女生到都市白領的情感天空代言人,從對唱《我明白》到《當愛已成往事》,到李宗盛寫給她的最后一首歌《鏗鏘玫瑰》,兩人相愛卻難相守,最后分道揚鑣。林憶蓮溫柔嫵媚,動靜皆宜,變化多端,細膩而鏗鏘的唱功以及老公的完美“呵護”讓她步入高峰。最后《當愛已成往事》一語成讖,這首經典之作已成為兩個人的“絕唱”。
1994年,辛曉琪加入滾石唱片第二年后就迅速走紅,這一年她演唱了電視劇《倚天屠龍記》片尾曲《倆倆相忘》,在合輯《愛在情歌蔓延時》與李宗盛對唱《始終只愛你》。同年發行的兩張專輯《領悟》和《味道》讓她一下子步入一線歌手的行列,李宗盛功不可沒。
1989年到1994年,臺灣流行樂壇佳作云集、星光燦爛,制作人歌手風格各異、唱功一流,看來很擁擠,卻每個人都有自己一片廣闊的天空。制作人小蟲的作品大家耳熟能詳的有《葬心》(電影《阮玲玉》主題曲)、《我和我自己的影子》《只要你過得比我好》《親密愛人》《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愛江山更愛美人》《玫瑰香》(電影《紅玫瑰與白玫瑰》主題曲)等。他的創作風格千變萬化,不求深刻而求動聽,被稱為“臺灣三大音樂人”之一(另兩位為羅大佑和李宗盛)。
認識齊秦是從“我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走在無垠的曠野中。”《北方的狼》的歌曲中看到、聽到和受到的震撼——從來沒有過,也從來沒有想到過的“狼”人的形象,他孤傲、落寞,又有著凄厲的長嘯。這種成功的形象包裝讓齊秦迅速成為青少年追逐的對象。代表作有《大約在冬季》《外面的世界》《不讓我的眼淚陪我過夜》《無情的雨無情的你》《夜夜夜夜》等,齊秦對大陸來說開啟了都市個性風格的先河。
接下來是儒雅帶著書卷氣的童安格《花瓣雨》《其實你不懂我的心》《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他的歌雅俗共賞,在大街小巷回蕩。臺灣男歌手竟一個比一個受傷,王杰的失戀情歌——《一場游戲一場夢》《是否我真的一無所有》讓人蕩氣回腸,悲劇形象自始至終沒有轉變。姜育恒《驛動的心》《跟往事干杯》《再回首》也與王杰遙相輝映。比較出挑的是庾澄慶《讓我一次愛個夠》霸氣深情,伍思凱《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又與趙傳有相似之處,他們高音力度空前,高音辨識度極高。趙傳除《我很丑,可是我很溫柔》外,《我終于失去了你》《我是一只小小鳥》《愛要怎么說出口》都要感謝李宗盛的詞曲魅力征服了萬千歌迷。臺灣也有沙啞一派的男歌手如鄭智化的孤寂世界:《水手》《墮落天使》《年輕時代》,這個真正身心受過傷害的叛逆青年總是把殘酷的世界展現在人們面前,但他傷感卻不消極,詞曲中揭露物化的現代文明,又隱晦地告訴人們去珍膳那些僅存的美好,長歌當哭卻又充滿勇氣。張鎬哲、黃大煒、高明駿都是帶有風沙的嗓音,把簡單的歌詞唱得像生命那樣重。
張雨生意外早逝,嗓音天生高亢,唱片公司著力把他包裝成“清新、健康的大男孩”形象,但這卻并不是他自己想要的。在《我的未來不是夢》《大海》《天天想你》《一天到晚游泳的魚》等商業歌曲后,他有著不為人知的堅持,他自己創作的歌曲《帶我去月球》《我想把整片天空打開》《我呼吸我感覺我存在》《心底的中國》都有著對社會、對環境、對生命的哲思和問詢。
臺灣流行樂壇還有很多優秀的歌手,如《你看你看月亮的臉》《冬季到臺北來看雨》的孟庭葦,她的歌大都是借大自然抒發少女情懷。唱“數字情歌”的邰正宵借《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千紙鶴》《一千零一夜》受到歌迷的喜愛。林志穎及小虎隊也是當時極具代表性的人氣偶像。另外像馬兆駿《我要的不多》、黃舒駿《馬不停蹄的憂傷》《雁渡寒潭》《戀愛癥候群》、陳升《把悲傷留給自己》《北京一夜》、張宇《用心良苦》、周治平《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青梅竹馬》《一天一點愛戀》,他們都是“演、唱、作”俱佳的歌手。優客李林的主唱林志炫又是一副天生的好嗓子,《認錯》《輸了你贏了世界又如何》《散了吧》《少年游》等也有自己鮮明的風格。
一首首短短的歌曲,有時候也能承載生命的重量。流行歌曲可輕可重,它是一股強大的城市文化力量,悄悄地改變著我們的世界。請記住1989至1994這個年代,這么多優秀的唱作人展示了他們的經典力作。
(責任編輯 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