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玉珍
摘 要:中學物理知識是初中生剛剛開始接觸物理這一學科,所以,學生所學的內容也是無力學初層次的知識,都是經典物理學最基礎的知識,主要以力學、電學的知識居多。近幾年來,我國教育部門進行了多次課程改革,其改革的核心主要為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教師教學方法。課程教學能夠快速存進學生學習,使每個學生都能不斷學到新知識,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本文主要通過對當前物理教學的很多方法進行了深入研究和討論,并根據這些問題又提出了物理教學的新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教學策略
一、前言
在物理教學中要重視物理實驗教學,并在教學中滲透綜合實踐活動。這樣,把理論知識與實驗教學和實際生活緊密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學習物理,把物理這一學科帶到社會生活中,在社會生活這一大課堂中學習物理。
初中物理各個老師的教學形式多種多樣,但各自都有各自的好處,也同樣存在著很多的共性,其中都包含著物理教學最有效的策略,隨著近幾年來教育部課改不斷在改變的環境下,好的教學策略有助于物理教學,更有利于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這對于物理教學是非常關鍵的。在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上時刻都要賦予教學一些新創意和變化。如果沒有新意,就算教師講得再好,時間一長了,學生也會感覺到厭倦,出現疲勞的狀況,教師應該隨時調動課堂氣氛,可以采用多種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新知識,這時課堂效率也會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從整體上看物理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主要取決于物理教學策略的開展。
二、課堂教學需要注意的幾點問題
1.重視學科入門的教育
物理課程是初二年級新增加的一門課程,他們往往是剛開始接觸物理這門課程,對物理課有種新鮮感,剛開始的第一堂課很多學生都對此課程有很大的興趣,但是他們剛開始對物理的興趣也只是停留在表面。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上序言課前,就應該設計好教案,認真把第一堂課上好,在課堂上列舉出一些生活常見的例子,給學生留有想象的空間。之后,再慢慢滲透給學生知識,教師要認真對待第一堂課,這堂課至關重要,對培養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作用。同時也為以后的物理學習創造一個好的開端。
2.注重課堂的有效性
初中物理方法主要包括學生學習的方法和教師教學的方法,是為完成物理教學任務所采取的方法。它同時也是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理解物理知識和技能的方法。現階段的物理教學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現狀,對教學內容加以完善。
(1)教師做好備課工作。想要備好每一堂課,教師就必須知道課程標準、了解教材、更要了解學生,教師為了能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學到知識,不僅要備教學方法,又要備學生學習的方法。
(2)簡化教學過程,把精力放在教學環節上。課堂教學過程是指:根據教學目標,在現有的教學條件下實施最佳的教學方案。這就要求教師要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心,認真把每個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徹底地給學生講明白,讓學生熟練掌握解題的技巧和方法,精心修改每個學生的作業,設計符合教學的探究方法,運用科學的教學模式,再加上學生對生活的經驗,充分發揮出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讓學生自己親自動手,先做出假設,再通過自己實驗驗證,得出實驗結果。教師通過給學生做答疑,提升理論高度,擴展知識,認真完成探究活動。
3.課堂上要提問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問題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所講知識要提出一些針對性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欲望,調動學生的觀察和想象的能力,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提問的有效性,對以后的教學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教師在提問問題時,可以圍繞教學學習目標,盡量提出的問題少但是卻很精練,把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糅合到問題中來,對提出的問題要難以適中,給學生留有適當理解、消化的時間,先易后難,讓學生保持活躍的思維,主動學習物理知識。
4.加強物理實驗練習
初中生求知的欲望是比較強烈的,渴望學到更多的新知識,自己更想親自動手。所以,要給學生多動手的機會,讓學生多做物理實驗。在實驗操作中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增強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愛好,同時更有利于學生掌握學到的知識。在做各種實驗時,都會出現一定的誤差,讓學生親自動手,往往對同一個實驗得出不同的結果,這就使學生感到好奇,也就激發了學生更深一步的探索物理新知識。所以要加強物理實驗。
三、物理教學的新策略
1.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學定教”
在教學中,教師根據新課程的要求,要求以學生為本,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學定教”,也就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來確定教學內容。首先,教學設計本著學生出發,接近實際情況,而不是一味的照搬書上的內容,更不能只是拿生活中簡單的例子來驗證書上的結論。在教學內容上,教師對學生已經熟練掌握哪些知識,還沒有掌握哪些知識已經有了大體的了解,教師要明白,所教的是學生不會的內容,已經回的東西就沒有必要再重點強調了,那樣會浪費很多的時間。這樣,教師就能很快確定下節課的教學方案,同時,教師還要多鼓勵學生預習新的知識,給學生劃定邪惡系的內容和范圍,學生在自學時會遇到一些難題,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與大家交流,引導學生下次遇到這類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該如何解決。
2.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當某些東西給學生較強的吸引力時,這種吸引力會推動他積極像這方面的東西學習,從而使他獲得比別人更多的知識,而物理教學活動應該能吸引大多數學生的眼球,他們對物理現象充滿了好奇心。其實,我們的生活與物理有著密切的聯系,可以說物理來源于生活,要想使教學得到很好的成效,就必須先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學習的興趣。
3.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學生的學習方法不同,導致學習成績存在一定的差異,好的學習方法才能使學生真正掌握學到的知識。教師要知道學生正確、有效的知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讓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把重點和難點勾畫出來,上課時著重挺老師講這些問題這樣很快的就能提高學習的效率。其次,每次學到新知識后,教師督促學生多復習,科學合理的安排教程,不追求進度,只求質量,不讓學生積留問題。再次,讓學生養成總結歸納的習慣,把所學到的知識進行整理對比,找出應該注意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徐麗珍.淺談初中物理的探究式教學方法[J].教師,2014(6):88-89.
[2]肖坤.淺談初中物理有效性教學方法[J].科學中國人,2014(17):38.
(作者單位:西藏日喀則市南木林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