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斯惠
社會在不斷進步,對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擴大,對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也逐漸嚴格,尤其對于很多從中職學校走出來的“技師型”人才更是如此。而放眼現實,如今的中職生厭學情緒較為嚴重,而在所有學科之中,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及工具學科,因此,中職語文教師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是時代向中職語文教師提出的一個新課題、新挑戰。
近年來,中職學生普遍存在整體素質不高,語文基礎知識較為薄弱的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有:初級階段的教育不完善。大部分學生在初中就已經產生了厭學情緒,上課不聽講的現象時有發生,以致基礎很差;也有不少來自農村的學生,農村初級教育師資力量欠缺,條件簡陋,學生基礎相對比較薄弱。那么,如何進一步提高中職語文教學效率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
學生對環境氣氛的感受很敏感,一個壓抑的環境會使學生不愿意思考,對于剛接觸的內容會不感興趣,不管教師運用什么樣的方式教學,始終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在一個輕松的環境中學習,學生感覺不到壓力,必然會獲得快樂的體驗。在這種環境中,學生對每一個未知的知識都充滿好奇,會主動地去接觸知識、分析知識,從而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和領悟。所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是使學生愉快學習的首要條件,而課堂中的活躍氣氛和教師的情緒是分不開的,所以教師在走入課堂時就要面帶微笑,先用表情感染學生,使他們放松心情,然后再進行課堂氣氛的調節,使學生的情感和要學習的課文內容的情感保持一致,這樣對于學生融入到課文中去體驗作者的情感是非常有益的。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時,采用的導入內容既能調節學生的情緒,又能和課文內容緊密相連,從而使學生能用正確的情緒去體驗課文中描寫的事物,體會其中蘊含的感情,在滿心的愉快中度過每一堂課。
二、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
在教學中,師生共同參與教學過程,他們互相尊重、相互傾聽,學生對教師不再存有懼怕的心理,而是為了獲得教師的鼓勵和表揚主動進行知識的研究與探索;教師對學生不再是把知識劃分成一個個細節灌輸到他們的腦子里,而是使學生在探究式的學習方式下不斷進步。這種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對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習熱情高漲。同時,教學活動中民主和自由的氛圍是學生的遼闊天空,學生可以在那里自由的翱翔。高中語文教育要給學生以心靈的自由,要允許學生有不同的個性,有獨立的想法,并且敢于質疑,敢于向老師追問和探索。老師要鼓勵學生參加學校和班級里的演講大賽,并且在比賽中盡情表達自己的思想,鍛煉自己的勇氣,不管比賽結果如何,學生的這種比賽經驗都是寶貴的財富。另外,學??梢钥紤]采用開放自由的教育方式,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由空間,老師盡量減少自己在課堂上的參與度,而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中心和主角,老師在教學中只是作為輔助占據次要地位,學生有問題時主動向老師請教,學生是主動學習,老師是被動傳授知識,改變過去老師“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而形成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這樣的學習方式才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三、合作探究的課堂理念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教育的發展,在中專教育中,語文教學改革的發展迫在眉睫,尤其是傳統的語言課程,它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已經難以適應新的中學人才的培養。而隨著語言教學改革的發展,合作學習理論在語言教學實踐中被廣發的研究和應用。合作學習是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學目標為條件,一般由3~5人組成基本組織形式的學習小組,學生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試點研究教學活動,通過協調,彼此在快樂、和諧和積極向上的環境中學習和教學,促進學生達到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社會技能的形成,它的主要獎勵依據是學習小組的總成績。這一教學策略能夠改善課堂心理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學業成績,促進學生的非智力方面的發展, 它使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和綜合素質得到了發展,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學生自主探索、主動發展創造了較大的空間。
四、波瀾壯闊的課堂節奏
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高中學生的生理發展狀態來把握教學節奏,既要保證學生通過學習有所提高,又不能節奏太快影響學生的接受和吸收。因為高中生的大腦思維正處于發展時期,他們的思維通過外界的刺激會產生強烈的反應,對語文知識的接受和理解同樣如此。在新形勢下的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大腦興奮中心激發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運用有趣的提問來加強他們的有意注意,使學生在這一時期的學習能力逐步增強。需要注意的是,在對學生進行有節奏的教學時,不僅教學速度要保持一定的節奏,教師的語言也要具有藝術性,充滿節奏感,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具體而言,教師的語言節奏還要根據不同的課文內容進行改變。內心情感變化平緩或感情色彩灰暗時,語速要減緩;內心情感強烈或感情鮮明時,語速就要加快。做到抑抑揚揚、有波有瀾,給人以無窮的美感。這樣才能吸引學生,激發興趣,達到愉快教學的目的。此外,教師還要善于借助教學內容的節奏來調節整堂課的節奏。教學內容的節奏指上課內容的詳略、多寡、取舍、安排等。在設計教學內容的節奏時,教師必須考慮學生的承受能力,使課堂富有一種和諧的音樂美感,形成教學的高潮。
五、扣人心弦的教學手段
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手段把文字轉化成直觀的圖畫,這樣可以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使他們通過朗讀課文之后結合多媒體展示的畫面走入課文,感受課文的深刻內涵。例如,在教學《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時,如果教師讓學生自讀課文領會文中對大雪描寫的文字時,他們憑空理解到的不會很深刻到位。而利用多媒體來展示其中的景色,可以讓學生能夠如身臨其境般感受到那場大雪及在大雪中林教頭的遭遇,進而學生們也能更加準確地把握林沖性格發展的軌跡,同時對于作者在運用文字方面的深厚功力也能深刻領悟,這也就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文字功底,同時還可以從視覺和聽覺上給學生以沖擊,培養學生對文字中蘊藏含義的敏銳性,提高他們在文學方面的能力。
總之,我認為,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需要師生的緊密配合與共同努力,課堂教學,不僅需要教師用充滿情感的態度來對待學生,營造民主、活潑的教學氛圍,還需要教師運用科學的教學策略引領學生,用精彩的課堂結構以及有效的教學手段感染學生。作為語文教師,我們任重而道遠,更要潛心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找到真正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職業教育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