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敏 宰紅斌 陳文剛 張躍斌 趙麗君
摘 要:隨著國家電網公司輸電專業精益化管理提升工作的不斷深化、標準化線路建設的不斷推進,低電壓輸電線路作為直接對用戶供電的輸電線路,一旦發生雷擊跳閘,線路基本停運,將直接造成用戶供電中斷,對公司的社會形象影響較大,為有效降低低電壓輸電線路雷擊跳閘次數,本文就差異化防雷體系的構建做了探討。
關鍵詞:差異化;防雷體系;線路;雷擊
隨著國家電網公司輸電專業精益化管理提升工作的不斷深化,以及標準化線路建設的不斷推進,堅持從嚴管理、精益管理,努力降低開支、成本,提高效率、效益已成為輸電專業管理與發展的共識,高效、節能、環保對輸電專業精益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目標。
一、差異化防雷體系構建的必要性
隨著近年來電網的快速發展和強對流天氣的增多,雷擊造成線路跳閘的嚴重故障明顯增加。為全面貫徹國家電網公司“大檢修”體系建設要求,進一步鞏固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近年來輸電專業精益化管理成果,引領精益化管理工作方向,促進管理提升,保證輸電設備安全穩定運行,客觀上需要構建一套科學、合理的差異化防雷管理體系,有效防止電力線路遭受雷電襲擊。因此,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認真落實國家電網公司精益化管理工作要求,開展低電壓輸電線路綜合治理、努力提高低電壓輸電線路健康水平勢在必行。
二、差異化防雷體系構建的思路
(1)安全生產管理,是差異化防雷體系建設之基。安全生產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是保證經濟建設持續、穩定、協調發展和社會安定的基本條件。只有把安全生產工作作為項目建設的首要任務,堅持“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綜合治理”等工作方針,并從電網的技術管理、規程制度建設、職工思想行為的規范和職業道德的建設等方面著手,應用先進科技手段,強化現場管理等舉措,才能保證安全生產的常態化管理,進而確保安全生產的在控、可控、能控,提高電力生產安全水平。
(2)專業運營管理,是差異化防雷體系建設之源。在“三集五大”建設中,除了需要結合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自身發展的具體狀況、市場經濟的發生變化之外,還需要在經濟運營成本管理工作中進行規范性工作,才能不斷的促進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經濟運營成本管理工作的發展取得突破式的發展。差異化防雷體系建設是以降低輸電線路雷擊跳閘率,直接提高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經濟效益為出發點,通過體系建設的有效工作,將高效運行的運營管理成果轉變為經濟效益,從規劃、建設、運維、調控、財務等業務方面,形成差異化防雷全流程管理體系。
(3)防雷改造管理,是差異化防雷體系建設之舉。雷電一直是危害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威脅著人員、設備和電網的安全,為積極貫徹國家電網公司《架空輸電線路差異化防雷工作指導意見》,落實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輸電精益化管理”要求,加強輸電線路防雷改造管理,不但可以減少由于雷電擊中輸電線路而引起的跳閘次數,還可以有效保護變電站內電氣設備的安全運行,是維持電網穩定運行的重要環節。另一方面引入自上而下的業務價值流藍圖,針對小接地系統輸電線路差異化實情,收集線路雷擊信息,著力關鍵問題,制定差異化改造原則,實施差異化防雷改造措施,凸顯防雷成效,固化推廣作用,提升輸電線路精益化管理成效。
三、差異化防雷體系的構建
(一)明確治理流程,強化防雷改造
(1)加強雷電監測及雷害統計分析。加強雷電監測系統建設與升級改造,拓展監測范圍,提高監測精度,完善雷電定位和雷害預警等功能。定期開展架空輸電線路雷害統計分析,掌握雷擊故障時空分布規律和特點,為防雷設計提供依據。
(2)開展輸電線路雷害風險評估。綜合考慮線路運行指標、雷電活動水平、地形地貌、桿塔結構、運行經驗等因素,建立電網雷害風險評估模型和方法,提出電網雷害風險分級原則,開發電網雷害風險評估分析系統,進一步提高雷害風險分析和評估水平。
(3)加強在運線路差異化防雷改造。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在輸電線路雷害風險評估工作的基礎上,按照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的原則,制定輸電線路防雷治理改造規劃和滾動計劃。
(二)優化流程控制,確保體系落地
一是建立防外力破壞工作流程。通過市、縣經信委(局)定期組織防外力破壞現場會,線路所屬單位在在收集線路信息(雷電參數、線路結構、地形地貌、歷史故障)時,應立即制止,制止無效時向違章責任人下發隱患通知書,必要時在現場看守,防外力破壞事件發生,同時立即通知線路所屬單位。
二是建立線路缺陷閉環管理。首先在缺陷管理方面入手,加強缺陷的準確性,對缺陷資料實行“三通過”的方法;其次定期組織人員對線路缺陷進行分析,對所有缺陷進行風險描述,制定缺陷處理方案、防范措施,及時地、有計劃地安排缺陷的處理和材料準備,做出正確的防控措施,保證設備的消缺及時率;最后加大后續的監控力度,防止發生缺陷再次加重,避免對線路造成二次傷害。
三是建立通道隱患記錄和報送流程。線路所屬單位在收集線路信息時,發現線路保護區內存在違章建筑物、違章樹木、堆放易燃易爆品、礦渣、腐蝕性物質等一般通道缺陷時,向違章責任人下發隱患通知書,并責令違章責任人限期內清除,必要時向當地政府主管部門匯報,在政府主管部門主導下處理。清除通道障礙可能造成人身傷害或影響線路安全穩定運行時,應通知線路所屬單位,線路所屬單位負責消缺過程的技術指導和安全監督。
參考文獻:
[1]孟曉波,王黎明,侯鐳,傅觀君,孫保強.特高壓輸電線路導線脫冰跳躍動態特性[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10期.
[2]谷山強,何金良,陳維江,徐國政.架空輸電線路并聯間隙防雷裝置電弧磁場力計算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6年07期.
[3]屈丹江,崔智軍.探究輸電線路差異化防雷技術與策略[J].大科技,2015年07期.
[4]許磊,谷超先.輸電線路差異化防雷技術及策略研究[J].低碳世界,2015年09期.
作者簡介:
張麗敏(1980— ),女,山西晉城人,高級工程師,從事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宰紅斌(1971— ),男,山西晉城人,高級工程師,從事于輸電運檢技術工作;
陳文剛(1971— ),男,山西晉城人,高級工程師,從事于電力自動化運維工作;
張躍斌(1975— ),男,山西晉城人,工程師,從事于信息系統管理工作;
趙麗君(1981— ),女,山西晉城人,高級工程師,從事于通信管理工作。
(作者單位:晉城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