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布增瑪
摘 要:射箭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會遇見各種問題,本文通過對射箭運動在概念上的分析,通過運動員對自己和對手的評估,解決運動員賽前的心理壓力,為運動員在比賽發揮正常水平提高可供參考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射箭;運動員;比賽能力;常見問題
射箭運動員在比賽中會出現一些常見問題,通常是由于對自己能力的錯誤估計和主觀認知的偏差造成的。射箭運動員在比賽中出現的問題多是在認識上的偏差與歪曲,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射箭運動動作在概念上的錯誤認識
(一)在比賽中的策略選擇
實踐證明,快速、準確地發射要優于慢節奏的發射,這是符合射箭技術要求的,也是符合現行射箭規則的。射箭比賽的最高目標是準確的射中靶心,每次發射都是指向靶心,從人的生理和心理角度分析,都會影響人的神經系統、呼吸心跳、血液循環等生理上的變化。人的生理和心理條件的穩定性時間有限,但是這直接決定了運動員的運動的成績。兩者有機結合和高度的統一,才能提高命中靶心的概率。運動員在選練初期,往往習慣于從瞄準開始,形成先準確后快速的思維習慣,習慣的養成難以糾正,這會影響其后成績的穩定和潛力的發揮。
(二)出現拉不響問題的解決
射箭運用員在比賽中會出現拉不響的情況,這是與上面所述的現象雷同,都是運動員在個人錯誤認識的基礎上出現的問題。射箭運動員此時的心理體驗非常惡劣:會擔心比賽成績不好,會出現焦慮和不安的心理狀態,負面的心理影響會造成身體狀況異常,將直接影響比賽的發揮和成績的取得。因此,要避免這一情況出現,就要在平時的訓練中強化身心健康的訓練,教練員要有意識的幫助運動員糾正錯誤認識,正確面對比賽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三)忽視動作整體性和連貫性
在比賽中運動員過于重視動作的細節,機械的記住動作要領而忽視的動作整體的協調和連貫性。這種思維習慣的問題在于射箭運動員錯誤的把注意力集中在局部動作上,把細微動作放大,而忽略了全部動作的連貫性和流暢性。這會導致運動員找不到射箭的感覺,平時得心應手的訓練在比賽中無法順利進行,動作生硬而缺乏美感。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教練員在訓練中強化動作的整體性,模擬比賽中射箭的環節和流程,讓運動員在內心建立起獲得成功的高峰體驗,以有效改善因過于緊張而出現的動作失調和缺乏連貫性的問題。
二、運動員對自己或對手實力的錯誤評估
(一)臨近比賽時對自身技術產生懷疑而喪失信心
射箭運動員在進行專項技術訓練時,因沒有達到條件反射的程度,而對動作整體的協調性和流暢性把握不準確。射箭運動員這時會出現焦慮、不安、緊張的情感體驗。臨近比賽導致自信心下降、無法進行客觀的自我評價、消極被動的預測比賽結果,甚至把細微的困難放大化,覺得自己肯定會輸掉比賽,把本應是“賽出實力、賽出水平”的運動災難化。教練應通過積極的心理疏導,幫助運動員走出困境,強化其對自己的自信心,以提高其順利比賽的心理預期。
(二)比賽過程中求勝心理過強而無法冷靜應戰
射箭運動員在比賽中過于重視成績和結果,因求勝心理過強而無法掩飾自卑,盲目的自信使運動員無法發揮正常水平。教練員要對運動員進行積極的心理疏導,制定明確的技能訓練目標,改善運動員不良的心態,幫助他們重新認識自己,戰勝自己內心的恐懼,樹立贏得自己贏得比賽的堅強信念。
(三)期望自己超常發揮而出現盲目樂觀的賭徒心理
射箭運動員在比賽中會持有賭徒心理,就是把比賽的成敗壓在比賽的運氣上,這是不自信又盲目的。在心理是由于運動員對未知的比賽表現出的恐懼感,這需要運動員有準確的自我認識,不以比賽成績作為衡量成敗的唯一標準。
三、射箭運動員在比賽中承受著來自各方的壓力
(一)賽前思想壓力大擔心個人失誤而影響集體榮譽
射箭運動員在比賽前會有太多顧慮,這是夸大了成績的重要性,忽視了自己的實力,賽前就被對手所擊潰。事實上,每位運動員都會出現同樣的心理,你的狀態也直接影響對手的發揮。在賽場上真正的教量不是射箭技術水平,而是強大的心理品質的對決。
(二)期望贏得比賽并獲取豐厚的物質獎勵
射箭運動員求勝心理過強,但是適度的欲求和動機才能發揮出最佳水平。過度的壓力和緊張只會擾亂個人的身心狀況。在比賽中表現出注意力渙散、身體協調性失衡,找不到射箭的感覺。因此,教練要積極給與幫助,扶助運動員調整心理,以最佳的狀態投入到比賽中。
(三)面對比賽中異常狀況束手無策而影響成績
比賽是成績的比拼,更是心理素質的對戰,但是在賽場上會發生各種不可抗力和突發事件,這會擾亂射箭運動員的比賽成績。如果在賽前沒有做好應急準備,高估比賽成績,就會對意外事件束手無措。所以,射箭運動員面對比賽,以積極而平和的心態正常發揮,將自己最佳的狀態在賽場中呈現出來。
四、結束語
射箭運動成績的提高是一個漫長、系統的工程,這其中運動員的身體心理狀態都會出現起伏不定的狀態。要保質比賽中良好成績的取得,就要在賽前、賽中、賽后做好充分的技術準備和心理調整。因此,把握運動員的技能、體能、心理,使三者達到最佳狀態,以及高的效能面對競技、發揮實力,贏得比賽。
參考文獻:
[1]國家體育總局.中國體育教練員崗位培訓教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王惠民.心理技能訓練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3]希爾(美).運動心理咨詢理論[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
[4]貝克.認知療法:基礎與應用[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博樂市文化體育廣播影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