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軍
摘要:伴隨學校改革的不斷深入,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也發生了變化,中職學校傳統體育教育已經不能滿足現今中職學生素質發展的需要,因此,學校的體育教學應當充分結合今后的職業特點對課程體系、教學內容與方法等進行調整,使他們能夠在學校期間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
關鍵詞:中職體育教學;職業特色
在中職體育教學中,職業特色的體現是中職體育教學發展的目標。目前,我國中職體育教學中仍采用傳統的教學觀念,這與社會需求不相符合,嚴重影響著職業特色的中職體育目標的實現。所以中職學校應改善傳統的體育教學觀念、將體育教材與專業特點相結合等方面進行改善,從而讓他們在未來的工作中具備過硬的體能接受崗位的挑戰。
一、體育教學體現職業特色的重要性
《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綱要》中對職業教育作了特別強調,把職業教育列為工業化和生產社會化、現代化的重要支柱。而中職教育是我國職業教育的一部分。主要為企事業培養農林、裝配、建設、管理、服務等一線技能型人才,把可能存在的勞動力轉化為未來現實的勞動力,而中職體育課作為課程體系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完成學校體育教育的主要途徑。中職學校的體育教學,應該圍繞辦學指導思想來確定教學大綱、教學內容、評價方法等,為學生的發展服務,是中職體育教學的重要任務。同時,實施特色體育教育與未來職業相結合,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通過中職體育教學,促進學生身心發育,形成良好的體態,使學生的身體在力量、柔韌、靈敏等各方面得到發展,練就了一個強健的體魄,從而成為未來社會所需要的健康勞動者。
二、中職體育教學體現職業特色的建議
1、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理念。中職體育教學必須重點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的理念,為他們進入工作崗位之后參加體育鍛煉得習慣打好基礎。進入社會之后人生的道路也正是考試,在漫長的一生當中,體育鍛煉習慣對他們的健康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學生最后一段學校學習期間,盡量讓學生掌握系統的體育知識并使他們養成終身體育的良好習慣,根據中職學校的辦學宗旨,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改變傳統的以運動技術教學為主的教學方法,確立以培養學生體育的理念,以提高他們的體育水平以及體質為目標,以提高他們身心健康為教學目標。中職體育教學體系要將育人與育體同步進行,按照他們今后的職業發展要求,提高操作水平以及終生受益的體育教學。利用教學培養他們主動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使他們盡早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
2、以職業特色為基準進行體育教學。在中職學校的體育課程體系當中,應該以學生的就業為基本特點,從學校和學生的實際出發,按照職業的特點設計教學內容,以此強化學生的素質,增強學生的體能,并且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例如,從新聞出版學校的印刷專業出發,讓學生在一些比較苦、累并且臟險的工作中意識到加強體育鍛煉對自己的影響,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能夠更好地應付未來工作中的困難,這也說明一個具備健康體魄和熟練專業技術的人才能勝任工作。例如,在印刷專業中,學生基本是全身性的活動,并且在呼吸方面和四肢方面運動量大,這樣體育教學就應該側重于穩固學生的重復用力,從學生四肢力量入手,以此來適應以后的工作,滿足印刷事業對學生體能方面的需求。
3、進行模擬勞動教學。學生的就業性質決定了他們是一群重體力勞動者,職業勞動會使他們呈現一定的姿勢進行工作,成就他們一定的外在形態。我們根據學生日后的工作特征,以體育為手段,以體能鍛煉為目標,進行模擬勞動技能的運動教學。這種教學方式既可以鍛煉學生的體能,又為日后的工作做好了身體方面的準備,使他們工作后盡早適應崗位要求。為了鍛煉焊工學生的臂力及靈活性,在教學中,我們開展了模擬勞動技能的訓練,比如我們讓學生在操場上站在不同間距、不同高度的位置上,圍成圓圈,然后進行實心球的傳接鍛煉。進而鍛煉了學生的雙手及雙臂的能力和耐力。另外還可以在操場的不同位置擺放不同重量的啞鈴或者輕型杠鈴,讓學生快速移動搬運。分成組后以游戲的形式進行,增加了趣味性,學生非常愿意參與此類活動,教學效果良好。鍛煉了身體,提高了勞動能力。
4、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進教學方法。在現代化背景下,改革中職體育教學,教師需要樹立現代化的發展觀念,這樣需要開展基礎知識方面的教學,還要培養學生自主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結合學生的職業特點,對目前的體育教學體系進行重構,將職業和體育結合在一起。中職院校的教學規模日益擴大,原來的體育教學設施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化專業體育教學的要求,因此,學校針對這個情況應該加強先進性體育設施的引進,并且讓這些體育設施提升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各項體育活動中,以此為開展職業特色的體育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5、預防損傷保健教育。長期從事任何一種職業都會給人帶來身體的不適,職業病和職業損傷是不可避免的。學校體育應該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內容,使學生工作后,避免或者減少發生勞動損傷。有鉗鉚焊等工種,接觸的都是金屬器件,如果防護不當,極其容易造成身體損傷。所以應該教育學生了解未來職業的特點及容易發生的勞動損傷,通過進行相應的鍛煉和防護,從而避免勞動損傷對學生健康的影響和損害。教學安排的訓練項目要有預見性地加大肌肉活動,通過強健的體能彌補職業帶來的損傷,最大程度地維護自身的健康。中職體育課還賦有傳授職業與健康理論知識的使命,通過系統的理論知識學習,使學生掌握職業養生涯健身知識,避免發生由于長期職業習慣導致身體損害的職業病,掌握科學合理的體育鍛煉方法避免職業病的發生。
綜上所述,在培養學生的終生體育理念的基礎上,還應當強化學生的體能訓練,從而讓他們具備過硬的體能面對將來工作崗位的挑戰。因此,學校的體育教學必須充分結合今后的職業特點對于課程體系、教學內容與方法等進行調整,從而使得體育教學與就業崗位有機結合。
參考文獻
[1] 夏馮.試論中職體育教學如何體現職業特色[J].當代體育科技.2016(03).
[2] 李彥紅.以職業為導向的中職體育教學研究[J].科學咨詢,2014,28(6):87-88.
[3] 鄧瓊,閆斌.以職業為導向的中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J].教育與職業,2013,25(32):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