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3G網絡的普及、4G網絡的發展以及各類無線接入熱點的流行,移動互聯網用戶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并在2013年正式超過傳統互聯網用戶。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基于移動終端的學習上。基于移動互聯網個性化學習更注重培養學生自我選擇、自我決定、自我學習的能力,尤其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發展。因此,本文從當前國內外研究現狀入手,分析基于移動互聯網個性化學習的必要性,并深入探討基于移動互聯網個性化學習的經濟學教學模式。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個性化學習;經濟學;教學模式
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2015年高教科研一般課題,《基于移動互聯網個性化學習的經濟學教學模式研究》,課題編號:JGJX2015D201
移動互聯網(Mobile Internet,簡稱MI)是一種通過智能移動終端,采用移動無線通信方式獲取業務和服務的新興業態,包含終端、軟件和應用三個層面。終端層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子書等;軟件層包括移動操作系統、中間件、數據庫和安全軟件等。應用層包括休閑娛樂、商業辦公、圖像處理等不同應用與服務。移動互聯網與傳統互聯網最明顯的區別在于使用終端的不同,移動互聯網終端是手機特別是智能手機和各種PAD等便攜工具,它們小巧靈活、移動方便,而傳統互聯網使用的終端是
PC,它們體積大、通常固定不動。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
在國外,眾多學者從理論及應用方面對基于移動互聯網個性化學習進行了許多研究,不僅已經具有實踐應用的軟件系統,而且在移動互聯網個性化學習的模式、效果、學習者的心理等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國外對基于移動互聯網個性化學習的相關研究主要體現在教育價值、教師角色、教學實踐三個方面。
在國內,由于起步較晚,我國對于基于移動互聯網個性化學習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應用方面,研究如何通過基于移動互聯網個性化學習的教學模式改革,探索出一條新的教學改革道路。這些研究成果主要表現在:教學應用、實施策略和操作流程、與傳統教育模式的結合等方面。如實施模式與方法方面包括設計問題、指導或引導、實施個性化學習、展示成果、評價總結、反思等;教學實踐方面,國內很多學者都進行了基于移動互聯網個性化學習的教學實踐,這方面的代表是蔣鳴和教授引入的Webquest和路海明教授開發的基于多Agent混合智能個性化推進系統兩者不僅掀起了我國網絡教育模式改革的浪潮,而且也就將個性化學習的思路與移動互聯網相結合,開啟了教育模式改革的新方向。
二、開展基于移動互聯網絡個性化學習的經濟學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隨著3G網絡的普及、4G網絡的發展以及各類無線接入熱點的流行,移動互聯網用戶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并在2013年正式超過傳統互聯網用戶。據調查,到2013年10月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數已達到8.17億,而且這個數據還一直在增長著。也有統計數據表明,原來的PC用戶現在會把更多的時間放在移動終端上,因為現在移動終端的功能已經強大到可以部分或者全部代替PC了。在學習方面更上如此,越來越多的人把更多時間放在基于移動終端的學習上。與傳統互聯網學習相比,移到學習有以下特點:學習時間和地點更靈活,讓人們充分利用碎片時間來學習。
基于移動互聯網個性化學習打破了傳統的僵化的班級學習模式,通過更加靈活的學習方式和更加豐富多彩的學習內容,滿足了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要和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要;基于移動互聯網個性化學習突破了時間局限和空間限制,根據學生知識水平、接受能力、性格特點等方面的差異,通過開放的資源信息,為學生提供合適的學習方案;同時,基于移動互聯網個性化學習更注重培養學生自我選擇、自我決定、自我學習的能力,尤其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發展。
三、基于移動互聯網個性化學習模式的構建
1.整合原有網絡資源,搭建WI-FI技術平臺。高速無線網絡一般采用Wi-Fi技術進行搭建。Wi-Fi是一種能夠將個人電腦、手持設備等終端以無線方式互相連接的技術。移動互聯網應用對硬件網絡等資源的穩定性要求比較高。
2.設置微信公眾平臺。申請微信公眾平臺,每天發布相關學科的信息和新知識點,圖文并茂的信息有利于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同時利用分享、轉發的微信功能及時掌握最新相關資訊。在微信平臺上設置一些學習功能,如PPT上傳,課件下載,學術課題探討等,豐富學生學習資料,開拓學生視野,課后可通過微信平臺線上作業、習題,小組討論等。
3.遠程教育。通過移動互聯網,教師可以在線隨時解答學生疑問,學生之間也可以通過移動互聯網實時互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特別是激發學生主動發現問題,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遠程教育可以打破傳統教育,傳統網絡教育的弊端,真正能確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參考文獻】
[1]張來勇.淺析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教育應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
[2]戚蓉.基于移動互聯網的遠程教育系統初探[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
[3]樊磊.翻轉課堂”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4.05
[4]微信公眾平臺的開發一百度百科
[5]金陵.大數據與信息化教學變革「J}.中國電化教育,2013(10):8-13
作者簡介:張瑞,吉林工商學院,女,1981年生人,碩士講師,國際貿易專業,研究方向為區域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