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雪梅
【關鍵詞】 小學生;自我認知能力;贊賞;提高
【中圖分類號】 G62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4—0040—01
自我認識,即自己對自己的認識。這個自我認識,既包括對自己的生理狀況(如身高、體重、體態等)和心理特征(如興趣、能力、氣質、性格等)的認識,更包括對自己與他人的關系(如自己與周圍人們相處的關系,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與作用等)的認識。自我認識是自我教育的前提和基礎。
俗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一個人能否正確認識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人怎樣認識自己,就會怎樣要求自己,就會按照自己認定的角色去生活。可是,一個人要想正確認識自己并不容易,因為每個人的身心特點都會隨著年齡閱歷的增長而千變萬化,要想準確把握,必須經過長期的實踐過程和思考分析。而小學生對自己的優缺點的認識,就更不容易了。初入學的小學生,總是用家長和老師的評價來代替自己的認識,當這些評價是錯誤或片面的時候,就會誤導孩子,使孩子出現錯誤的自我認識。所以,對小學生來說,來自于老師和同學的贊美欣賞式評價,既可以避免簡單粗暴的否定式評價對孩子的傷害,又能幫助學生盡早認清自身特點,建立完整正確的自我概念,明確自己在集體生活中的角色,一舉兩得。
一、來自老師的贊賞,是學生感知理解自我的基點
1. 老師的贊賞一定要真誠、具體。小學生雖然認識程度不高,但感覺非常靈敏。他能從你的言行動作中很輕易地分辨出你是真心誠意還是敷衍隨意。所以,贊賞小學生一定要“愛在心兒口張開”,讓他們真真切切感覺到你對他們的重視和欣賞,也就是說老師態度要端正,要有誠意。而且,要讓學生經歷贊賞的過程,體驗被贊時的自豪和驕傲,明白被贊的原因,并牢記自己的優勢所在,明白今后要獲得這樣的贊賞,就要做到更好。
2. 老師的贊賞要把握機會,因人因時因地而異。現在的學生大多在家里和幼兒園已經有被贊賞的經驗,如果是簡單的、千篇一律的表揚,那么,有可能不但不能促進學生自我認知的健康發展,反倒助長其自大自負的不良品行,就一點也達不到贊賞的初衷了。較為可行的做法是:老師要隨時關注學生,及時抓住學生的閃光點進行贊賞。贊賞的內容要因人因時因地而異,女孩子愛漂亮,男孩子愛勇敢;上課贊聽講認真發言積極,下課夸機靈活潑;人多宜贊揚優秀品質,人少可談心引導認識深入……贊賞的形式也要靈活多樣,如簡單的點頭微笑、親切的撫摸擁抱、傳統的紅花獎狀、溫馨的談話寫信等等。只要走進學生的心靈,關注學生終身發展,從內心深處贊賞、欣賞每一位學生,讓學生獲得一種自我的滿足與成功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體驗著表揚、信任、肯定、友愛、尊重和鼓舞,那么,學生就會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并使自我認知能力獲得長足的進步。
3. 老師的贊賞要具有成長性,要預約優點。適當的贊賞,能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帶給學生所需要的信任感和成就感,促進價值觀的形成,從而激勵學生更加自信地去探索、去成長。但是,要促進學生深層的思考,更大的進步,需要的是具有建設性的、成長性的贊賞。老師在贊賞時要預約學生未來的、令人期待的優點。也就是說,老師贊賞學生時可以采用“贊美+希望”的方式,用“贊美”表揚優點,用“希望”提示缺點,這樣的贊賞,有前面的贊美打底,學生更易接受后面的缺點提示;而有了后面的缺點提示,學生既有了努力奮斗的目標,又完善了對自我的認知,使得后續的學習生活計劃更科學。
二、來自同學的贊賞肯定,是學生認識評價自我的舞臺
1. “我是最棒的”主題班隊會。這是一項自我認可、自我贊賞的班級活動,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自己首先堅信:“我”是最棒的,“我”有這么多優點,“我”完全可以自信大膽地面對所有的人。這是初入學的小學生能夠勇敢堅持艱苦的學習,努力進步的心理基礎。做到了這一點,至少在一段時間內,我們的學生可以在學習生活中活潑開朗、勇往直前……具體做法可以借鑒一下心理學研究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夸自己。每個人最少找到自己的十個優點,用十個詞語來描述,并大聲地說出來。這樣盡可能多地尋找優點,可以給學生積極的心理暗示,而且,在班級內的大聲述說,同學們可以互相借鑒,互相啟示,使他們對自我的認識更全面,更準確。
2. “你是最美的”評語鑒定會。這是一個同學之間互相夸獎的平臺,也是一個互相比較、取長補短的機會。通過這樣的比較式贊賞,可以調節學生對自我的定位,使他們在集體中學會相處、對話、贊美、謙讓、寬容,體驗認可、信任、分享、自尊自愛等美好的感情。這樣一來,學生們不但能更好地認識自己本身的特點,明確自己的社會角色和對未來的期待,還能增強其社會榮譽感和責任感。像這樣的評語鑒定會,應該每一學期進行一次,做好記錄,并進行縱向、橫向的比較,讓學生在比較中尋找不足、獲取動力,更進一步提高自我認知能力。
3. 各種各樣的校內外活動,是展示自我、檢驗并完善自我認知的大舞臺。大到學校組織的運動會,小到班級瑣事的記錄整理;精致如六一文藝匯演,瑣碎像班級日常管理;還有激動人心的國旗下講話、各科知識的學習競賽、作業的收發等等,每一次活動都要有人參加,每一項工作都要有人負責,這每一次的參與、體驗、比較、評價、感悟、思考,都是學生的展示和成長。有了這樣親歷成功、獲得全體師生贊賞的感動和滿足,我們的孩子怎能不再一次積極出發,勇敢地奔向遠方呢?
有一首詩說:“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諷刺中,他就學會了自卑;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贊美中,他就學會了自信。”那么,讓我們一起贊美學生吧!讓我們的贊美欣賞,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建立自信,感悟價值,收獲成功。然后,我們的學生,就可以更加自信地出發,去探索、去成長……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