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一漫
摘要:作文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考語文試卷中長期占據著較大的分數比例。作文可以直觀體現出高中學生語文綜合運用能力,隨著社會進步與教育的不斷發展,各大高中學校越來越重視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創新性與適應性,以期能夠為作文教學帶來良好的作用。本文在此基礎上簡要分析了現階段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關于實用性與創新性不足的問題,并針對其不足之處提出了相關解決措施。
關鍵詞:作文教學;創新性;實用性;不足;措施
作文屬于高中語文教學內容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對于語文老師而言,不但要引導高中生掌握作文寫作的系統知識與技巧方法,還需要使作文教學滿足實用性與創新性要求,以便從根本上促進高中作文教學水平與質量的不斷提升。
一、現階段國內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1、過渡重視華麗的用詞,缺乏實用性。在作文中使用優美華麗的語文,固然可以讓文章的藝術性與觀賞性得到升華。但是過猶不及,太過關注語言的華麗性,反而使得文章缺乏本質上的實用性。會讓文章顯得空洞虛無,無法給人感官上的飽和感。比如說,少數高中語文老師在對學生進行作文教學過程中,就本末倒置,太過注重用詞的華麗。經常會在教材內容或是參考資料、優秀范文之中提取優美句子。然后讓高中生在寫作過程中參考這些句子。不可否認,適當讓學生參考或朗誦他人的優美語句,有助于提升寫作水平。但是長期以往,忽略了對高中生寫作創新能力的鍛煉與培養,會讓高中學生在寫作方面養成習慣性的思維模式,缺乏創新能力與想象空間。學生一旦養成這種寫作的固定思維模式,長久依靠現有語句積累進行寫作,很容易在寫作過程中迷失寫作方向。
2、過于模式化,缺乏創新性。高中語文作文教學隨著教育不斷發展,在原有基礎上有了不小的突破。教學方式明顯得到改善,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高中生學習作文的效果。盡管如此,但仍有部分高中老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選擇傳統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的創新思維嚴重缺乏鍛煉。比如在學習“荷塘月色”之后,讓學生融情于景,寫一篇散文,老師通常會讓學生先審題,然后引導學生根據題意立框架,選材等等,或者直接將“荷塘月色”作為范文給學生當案例。這種方式,從某稱程度而言,是為學生思維模式架上枷鎖,使得學生創新能力無法得到有效鍛煉。即便高中生自身想給文章添加創新元素,也會受到這種慣性思維的影響,而使得寫作成品與范文模式如出一轍。這樣不但讓高中生寫作思維模式化,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與新課程改革理念相背離。
二、增強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實用性
1、立足于實用性,采取逐個突破方式。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實用性教學體現在經過特定模式的培養,使高中生在有效時間內把作文升華到另一個高度,并準確掌握作文得分點。使用這種模式進行作文教學并非限制高中生創新能力。在臨近高考時,使用這種寫作教學模式也一種非常實用的手段。比如說,高中語文老師立足于實用性教學理念上,給高中生們合理教授寫作得分的亮點,讓學生把握好得分點。如作文開頭部分給閱卷老師新穎感,或者一句既能很好總結全文又語言優美的結束語等,都可以讓自己作品在同類作文中脫穎而出。所以,高中語文老師寫作教學要立足于實用性理念基礎上。可以選擇讓班級學生使用單個突破方式進行訓練。比如以人教版語文教材為例,在教學完高二語文教材第三單元后,選取里面郁達夫“故都的秋”與琦君“淚珠與珍珠”這兩篇文章,讓學生練習寫作。以“故都的秋”與“淚珠與珍珠”兩種寫作風格為主,抒寫對自己故都的情感。只是先作開篇練習,通過不同文章開篇練習,達到逐漸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因此高中語文老師可以立足于實用性教學的基礎上,通過各個擊破,將文章分為不同部分,進行不同類型的練習,逐漸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2、從實用性教學出發,分析不同文章的得分點與亮點。高中語文老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還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分析不同類型作品的得分點與亮點,以此提升自己寫作水平。就如象征性文章,通常用敘事方式,從中找到象征主題,并突出主題,使文章上升一個高度。比方說,往屆有一篇以“父親的肩膀”為話題的作文,一般而言此類話題作文要求相對寬松,高中生可以寫作的方向很多,也有較大的發揮空間。若是“父親的肩膀”這篇象征性作文,高中生僅描述了父親的肩膀,就會讓話題理解顯得很是狹窄。在此話題中,“肩膀”一詞實際上意味著“責任”,父親盡自己責任讓子女得以支撐,而子女在將來是否也有足夠的力量可以擔負起這樣的責任,甚至是建設祖國美好未來的責任。這樣一來,也就會使得“父親的肩膀”這個話題變得開闊,寫作空間更大。因此高中語文老師就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導學生把握作文象征性,甚至于可以在日常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對教學課文的題目當作寫作話題進行把握,并分析這些不同課文題目寫作的得分點與亮點。以此讓高中生把握話題的能力在長期訓練過程中不斷提升。一旦學生能夠很好的把握不同類型寫作話題的寫作方向或象征寓意,就能寫出更好的文章。
三、增強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創新性
實用性與創新性從表面看起來似乎有點矛盾,但事實上二者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一篇文章在眾多同類文章中想要脫穎而出,那么實用性與創新性就必不可少。從某種意義上講,創新性作文是一種新的嘗試,若是在高考語文中進行創新性寫作,更是一種大膽的賭博。比如說,高中語文老師可以多讓學生借助互聯網、期刊雜志等關注時事,了解社會熱點事件。也可以鼓勵班級學生利用假期多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親自感受生活的方式不斷累積素材,提升感知能力,為寫作創新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結語
語文老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要從實用性角度出發,立足于創新性理念。采取各個突破、把握得分點與亮點等方式,逐漸提升高中學生寫作的實用性與創新性。也使自身寫作教學滿足高中作文教學的水平與要求。同時,還要讓學生多加關注社會熱點事件或利用假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自身親自感知生活,豐富寫作素材,為創新寫作奠定良好的寫作條件,以期學生寫作作文在高考中能夠脫穎而出。
參考文獻
[1] 王瑞霞.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3,10:234-235.
[2] 徐進.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4:109.
[3] 鄧安華.芻議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創新性和實用性[J].學周刊,2015,29:157.
[4] 袁其飛.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J].課外語文,2015,2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