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霜
摘要:新課程背景下,高中音樂的比重越來越大,成為提高學生藝術修養和完善學生人格的重要科目。我們通過對教學實踐經驗進行總結,研究了如何在新課程背景下提高高中音樂教學質量的策略,望能有效改善高中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高中音樂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高中音樂;教學方法
我國自從21世紀初開始實行新課改至今,已經全面進人到了素質教育發展階段,提倡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這也為高中的音樂教學指明了方向。在 2003 年公布的《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指出:“高中音樂課程要與義務教育階段的音樂或藝術課程作好銜接,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為每個高中學生音樂文化素質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因此,高中音樂教學要想在新課程背景下,圓滿完成教學目標,就需要對原本的教學進行改革,教學方法與策略要力求靈活多樣,從而全面提高高中生的音樂素質。
一、新課程標準下影響高中音樂教學的主要元素
新課程的實施是為了培養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全面人才,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在教學中必須考慮參與到教學中的各元素特點,合理選擇教學方法與策略,為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作準備。
1、學生情況。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也是在教學準備過程中需要首先考慮的教學元素。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具備了一定的審美能力,進入高中后,這些都成為教師進行音樂教學的基礎。從高中生的身心變化上看,高中生的心理逐漸趨于成熟,
抽象思維不斷發展,情感更加豐富多彩,并趨于穩定,他們對事物的認識不斷地深化,開始用自己的方式去感情人生、享受快樂,這些都是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認真考慮的。
2、教師情況。國家開始重視高中音樂教學之后,就開始有一些音樂方面的專業人才涌進高中校園,成為音樂教育教學工作者。相比較以往,有以下優勢:
教師具備的專業知識比較豐富。除了最基本的音樂知識,還具有很好的音樂技能,可以更加客觀地看待音樂,并且從歷史的高度和人類文化演變的角度對音樂進行思考和審視。
教師具備的教育心理學知識更為扎實。教育心理學知識是現代高中音樂教師必須具備的知識素養,這是專業素養之外的重要內容,這樣才可以更好地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尊重,他們在選擇教學方法和策略方面就會更加考慮學生這一核心要素。
現代高中音樂教師的應變能力很強,對于教學活動能夠很好地掌握。
3、教學媒介。很多學校都隨著教育的發展而安置了一些專用教室,引進了越來越多的教學設備和儀器。有了學校自己專門的音樂教室,就為學生提供了很好地接觸不同種類樂器的機會。在音樂教學中借助這些現代化設備,也有助于學生視野的開闊以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的提高。此外,引進的信息技術也有助于豐富高中音樂教學的教學資源,這樣教師制作課件的時候就可以加人許多豐富的內容,諸如在網絡搜索一些恰當的視頻、音頻資料,就更加方便學生的學習了。
二、新課程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學策略
1、重視因材施教。教育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因材施教,也是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體現。高中音樂教師要在備課階段就認真了解和熟悉學生的學情狀況,只有先了解了他們的需求和現狀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對癥下藥,在教學方法的選擇方面要做到科學合理、切實有效。對高中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予以重視,并且要設法在教學的各環節中,讓學生協作學習、互幫互助,從而提高全體學生的音樂素質。在高中音樂教學中,要設法將學生的個性和音樂想象力充分發揮出來,重點要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音樂創造能力,不斷督促其發展朝向更高的層次。
2、創設情境。通過音樂情境的創設來優化音樂學習效果。我們進行音樂教學,就是要盡可能地讓學生在創作者的背景下充分感受音樂,所以音樂情境的創設非常重要。音樂情境的創設不僅能夠再現音樂作品的氛圍,而且能夠使學生形成課堂情緒準備,從而能夠更好地融入音樂學習之中。如學習革命歌曲時,教師可以通過介紹音樂作品創作的背景,講述革命時期的故事,播放抗戰影片將學生們充分地引入到音樂作品所要表達的情緒之中,使學生們更加深刻地了解音樂作品。教師還可以通過開展音樂活動來優化學習效果。音樂活動的開展能夠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音樂課堂之中,加強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提升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最終實現音樂學習效果優化的目的。如教師可以在音樂課開始之前組織學生進行合唱來營造音樂學習氛圍,還可以在音樂課堂開始之前將教室布置成為演唱會現場,讓學生們即興演唱,大家進行評價等,以充分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
3、豐富教學資源,提升學習興趣。音樂是一門藝術,藝術就難免有枯燥的地方,會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充分利用各種音樂教學資源,不斷地設計出各種各樣的音樂教學形式來提升學生們的音樂學習興趣。應利用專業的音樂教室來提升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很多學校都配有各種專門的音樂教室,在平常的上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音樂教室來開展課堂教學,充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自己搜集資料,豐富音樂課堂的教學。教師可以搜集關于音樂的各種影像資料、圖書資料、音像資料等來豐富課堂教材。通過將這些資料進行加工,能夠產生出新的、說服力強的、沖擊效果好的課堂輔助效果,能夠使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了解音樂的創作背景和創作難度,使學生們在強烈的心靈震撼之下充分領悟到音樂的偉大之處。
可以通過各種現代化設備的綜合運用來提升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各種現代化的電子產品為我們學習音樂和接觸音樂大師提供了便捷的路徑,我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對這些電子產品的綜合運用來達到不同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鄭婷婷 . 新課標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師的角色“塑型”[J]. 大眾文藝 ( 理論 ).2008(12).
[2] 晉宗欽.淺議新課程標準下中學體育教師的素質[J]. 宿州教育學院學報 .2009(03).
[3] 李小麗 . 新課程下中學歷史教師面臨的挑戰與應對[J]. 成功 ( 教育 ).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