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濤
摘 要 暖新聞是大數據時代下新聞傳播的正能量形式,它以積極向上的報道關注社會百態和人情冷暖。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需要借助暖新聞激勵學生,為學生提供前行的力量和指引。
關鍵詞 暖新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教育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4.043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移動終端的不斷延伸,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已經能夠做到不出門即知天下事,在紛繁復雜的大數據信息流中,有擔當的媒體和記者把更多的注意力轉移到對生活中有溫度的事件報道。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需要借助大量直觀形象有溫度的暖新聞激勵學生,為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正在形成,學習生活難免彷徨的大學生提供更多力量和指引,以增強大學生對生活的希望,明確自己奮斗的目標和對國家社會的認同與擔當。
1 暖新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新聞報道原本是以客觀真實的立場將新近發生的事件還原到讀者面前,但是近年來,以鳳凰網和搜狐新聞網為代表的網絡媒體卻以一種溫情、真摯和細節之美把生活中令人感動的正能量傳遞到讀者面前,用無數鮮活的案列共同構成了“暖新聞”的概念。暖新聞取自社會中平凡的人和事,通過新聞報道的形式聚焦令人感動的瞬間,經過各種平臺廣泛傳播,引起讀者的互動和關注。暖新聞彰顯了媒體人對社會的責任擔當,營造出良好的正能量傳播氛圍,已經成為引導社會主流價值和輿論的重要形式。
黨的十八大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提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戰略任務,并以“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為主要內容,從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加以規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既與當前我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相契合,又與中華傳統文化和人類優秀成果相承接,是黨在新時期凝聚全黨全社會價值共識做出的重要論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產生了極大的社會反響,引起了全社會的普遍關注。
2 暖新聞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密不可分
國內外各種社會思潮對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造成沖擊,迫切需要落實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但在實際教育過程中,不能靠簡單的理論灌輸和傳統說教,必須讓學生主觀認同,通過學生自我意識的覺醒而逐步調整自身價值結構,自覺接受和遵守核心價值觀,并在學習生活中用行動表現出來。因此,具體教育過程中必須與社會各方面形成合力,走一條“融合傳播”的道路。教育者要及時把握每天發生的各種新聞事件,從其中凝練出積極向上的內容,給學生一種核心價值觀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以潛移默化的力量讓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生道德認同,情感共鳴和行為自覺。
2.1 暖新聞在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有獨特優勢
暖新聞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創設了良好的輿論場。氛圍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無論時代怎樣變遷,社會總需要一些有溫度、真性情、有風骨、勇擔當的人,暖新聞致力于報道這樣的人,也激勵更多讀者成為這樣的人。與其他教育形式相比,暖新聞對大學生的影響更直接和深刻,真實的事件和鮮活的形象,可以內化成學生心靈的感受,減少教育者的說教和灌輸。
2.2 暖新聞開創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新的環境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新聞報道的數量、傳播速度和處理及應用程度都在以幾何級數的方式不斷增長。當新聞事件發生后,媒體記者的跟進已經遠超從前,特別是互聯網的普及,極大地縮短了讀者和新聞事件的時間差。在互聯網尚未達到如此普及程度之前,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要通過書本知識、學校教育和影視作品等。互聯網的普及使網絡新聞應運而生,隨著移動客戶端的閱讀量和閱讀率的逐年增加,各大主流媒體都在網站首頁、微博、微信和客戶端上顯著位置開設暖新聞專題,利用網絡進行新聞傳播的同時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和教育形成了良好的輿論導向。
2.3 暖新聞提升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可讀性和實效性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全國網民人數已達6.88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50.3%,半數中國人已接入互聯網。上網終端逐漸多樣化,臺式電腦占比式微,手機移動端上網比例高達90%。當中國互聯網用戶數量與日俱增,上網已成一種潮流,借助互聯網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與時俱進的同時也更具可讀性和實效性。大學生群體是網絡特別是移動終端的使用主體,以手機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終端的廣泛使用拓寬了暖新聞的受眾面,任何一個讀者只要有移動終端,就可以第一時間了解發生在身邊的有溫暖和態度的暖新聞。
3 創新暖新聞在大學生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方法
暖新聞是開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良好媒介,但在具體運用過程中,將暖新聞的可讀性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思想性緊密結合,還需要恰當的方法。
3.1 以思想引領為指導
新聞時時發生,不同的暖新聞對學生的思想會產生不同的沖擊,因此,在暖新聞的選取過程中,要堅持思想引領為指導,針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國家、社會和公民個人三個層面做出不同的引領。教育者可以列舉發生在長沙的輪椅老人過馬路,車主下車將其送過路口;發生在寧波的老人被卷壓公交車底,數十路人抬車救人等事件,引導學生思考只有人人做出力所能及的一些小事,社會才會變得更加和諧,生活才會更加有味。同時,教育者還可以例舉臺灣女孩所寫的《我是臺灣人,當然也是中國人》的溫情長文,引導學生思考即使現在大陸和臺灣還有很多交流和認同障礙,但無論怎樣,血濃于水,兩岸始終是一家;列舉新疆百歲老人暢游北京,游玩之余將國旗帶回鄉村的故事,引導學生思考只有祖國的堅強支撐我們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的繁榮富強和個人的努力付出,列舉青年歌手姚貝娜雖然因病去世,但她的眼角膜卻給其他人帶來光明等列子,引導學生思考,社會價值大于個人價值。
3.2 采用學生討論和教師講解相結合的啟發式教學
大學階段是學生由不成熟變得較成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逐步形成和確立的時期,大學生不再像中小學生那樣思想簡單,他們在大學里學習生活的時候也會通過自己的嘗試不斷接觸社會,甚至對社會的陰暗面有一些了解。在這種情況下,用暖新聞對學生進行正面引導必不可少,但在引導的過程中,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挖掘學生的興趣點,讓他們愿意和主動學習,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收集打動自己的暖新聞,然后采取分享案例的方式在全班進行討論,找出新聞中的閃光點,達成共識,教師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升華主題,使新聞事件真正對學生的價值觀養成有啟發。
3.3 學校要創設暖新聞傳播的輿論場
只有生活在積極向上、樂觀正面的社會輿論環境場中,大學生才能更好地轉變思想觀念,形成正確的人生態度。高校培育和踐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要注重校園輿論場的創設,利用校刊、校報、校園廣播、校園網絡和校園電視臺等多樣化的傳播路徑對發生在社會中和校園里的感人事件進行廣泛宣傳。例如,可在學校官方網站開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專欄,在官方微博和微信上更新和推送暖新聞相關信息,及時傳遞社會和校園正能量,同時還要注意學生的反饋,收集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和調適,讓學生在閱讀感人的新聞事件的同時自覺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高自我價值認知。
逃?014 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思想政治理論課青年教師專項)《大數據視閾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適應與創新研究》(SZQ2014079)階段性成果;川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校級課題《社會思潮對大學生思想的影響及對策研究》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 金月成,邵楊.“暖新聞”:客觀真實之上的人性升溫[J].中國出版,2015(16).
[2] 張強.“暖新聞”出現的意義探討[J].新聞研究導刊,2015(19).
[3] 曲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讀本[M].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4-02-01.
[4] 童付超.網絡新聞傳播如何培育受眾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傳媒,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