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進農業生產現代化的首要條件是土地相對集中規模經營,可當前土地仍然處于分散經營階段。因此,要實現農業現代化就必須進行土地流轉,這是實現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農村土地流轉;弊端;對策和建議
中圖分類號: F321.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6.21.021
1當前農村土地流轉存在的弊端
當前隨著農村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業生產現代化的推進,土地流轉也在農村由原來的自發零星出現逐漸向正規大面積轉變。各地政府也開始逐漸重視土地流轉,設置專門的土地流轉管理部門,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為土地流轉提供了保障。但是由于我國土地流轉仍然處于初級階段,還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鑒。因此,我國當前的土地流轉仍然存在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1.1流轉動力匱乏
由于當前很多農村的年輕人都進城務工,留在農村的多數是一些年齡較大的農民,他們一般比較守舊,具有很強的戀土情結,不愿意進行土地流轉;由于當前許多農民對土地流轉還心存疑慮,對土地流轉后的生活缺乏安全感;由于許多城郊地區的土地開發及觀光農業的推行,使得許多農民對土地未來收入的期望值增加,不愿意輕易流轉出去。
1.2當前許多土地流轉的行為處于無序狀態
我國土地流轉起步較晚,相關政策不健全,許多地方的土地流轉屬于自發無序行為,許多流轉土地沒有經過發包方同意及管理部門備案公證,有的簽訂了書面合同,但由于沒有相關文件的借鑒也多數不完整、不規范,有的甚至擅自改變土地農用性質。甚至有的土地已經流轉,許多惠農政策出臺后土地增值,許多人開始反悔索回土地經營權。
1.3大規模流轉困難
由于農民進行土地流轉的目的不一致,有的人愿意流轉而有的人不愿意,所以大規模土地流轉難以進行,土地集中經營很難實施。同時,由于我國目前農業生產水平相對較低,土地規模經營成本比較高,許多租賃土地的業主難以負擔,熱情降低。
1.4土地流轉后農民缺乏保障
當前農村的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無法為土地流轉后的農民提供社會保障,許多農民因此不愿意進行土地流轉;由于流轉機制和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流轉過程中農民的利益難以得到完全保障,土地流轉過程中農民收益存在風險,影響了流轉熱情。
1.5對土地流轉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大
土地流轉處于初級摸索階段,政府的重視程度不高,扶持力度也不是很大,因此,對于土地流轉的政策也不能及時出臺,許多龍頭企業和產業大戶由于缺乏政府支持,流轉熱情受阻;土地流轉需要大額度的資金投入,許多土地承包業主缺乏資金支撐,金融部門缺乏政策傾斜,導致土地流轉難度增加,效益難提高;國家對農業產業的項目支撐偏少,致使許多地方招商引資發展農業產業困難,許多企業和個人不愿意發展農業生產,進行土地流轉。
2推進土地流轉的對策和建議
2.1加強政策宣傳
要廣泛宣傳土地流轉的意義以及國家的政策措施,同時加強土地流轉典型的宣傳,營造土地流轉的良好氛圍,讓農民通過典型看到土地流轉增收的實際效果,以此來消除思想顧慮,從而提高農民的土地流轉意識。
2.2保障農民權益
農民是農業生產的主體,離開了土地的農民生活難以保障,因此,土地流轉的前提是保障農民的切身利益, 經營權流轉過程中要引導農民和業主簽訂規范的合同文本,實行可浮動的租金,有效規避因物價上漲、貨幣貶值而租金一成不變所帶來的問題,保證農民收益。要加強地方經濟的發展,拓寬農民就業渠道,讓流轉土地的農民生活得到保障。
2.3建立多層次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
目前,廣大農民仍然把土地作為基本生活資料,作為獲取收入的主要來源,作為日常生活的保障。沒有健全的社會保障制度,就不可能從根本上增強農民離土的安全感和適應市場風險的能力,農村土地市場發育的進程也將嚴重受阻。因此必須建立多層次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包括農村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社會互助以及發展和完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等,逐步弱化土地的福利和社會保險功能,為土地轉出者解決后顧之憂。
2.4完善配套政策
注入發展活力應盡快出臺土地流轉細則,有效規范流轉行為,使鄉鎮基層在推進土地流轉時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進一步完善土地流轉政策體系,通過對流出土地實行直接補貼,或建立專項資金鼓勵實施土地股份合作、支持村級集體組織實施“反租倒包”等方式,增強農戶土地流轉的意愿和自覺性。
2.5完善土地流轉支持保障措施
一是財政扶持。政府財政每年從有關土地收入分配用于支農的資金中安排一定額度,設置土地流轉專項資金;二是信貸支持。建立融資擔保平臺,籌資成立農業擔保公司。引導現有農村合作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強對規模經營主體的信貸支持,借鑒農村信用社小額農戶貸款的經驗,開辦大額農戶聯保、大額農戶信用貸款業務;探索農業訂單、保險單、農產品收益權、企業存貨、農業固定資產和應收賬款等動產抵押和權利抵押,簡化貸款手續,實行利率優惠;三是技術服務。依托“農技校”和“陽光工程”,加強流轉大戶的農業適用技術培訓和指導,同時將技術干部向農村一線傾斜,派駐農業科技員,對種植大戶及專業合作社進行“一對一”技術指導服務。鼓勵各級農業技術人員及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單位和個人,利用科技研發、技術承包、技術參股和組建專業化組織等形式參與農村土地流轉。
作者簡介:郭曉紅,本科學歷,榆樹市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總站,經濟師,研究方向:農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