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香


摘 要 網絡已經成為了當今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人們生活各方面的關系越來越緊密。作為即將走向社會成為一線勞動者的中職生而言,他們的網絡使用狀況如何,尤其是人格特質對中職生網絡使用的影響如何,是本文所要關注的問題。通過調查、研究及相關數據分析發現:不同網齡組在精神質、內外傾和掩飾性人格特質上的得分存在顯著差異;不同上網次數組在精神質和說謊人格特質上存在顯著差異;不同上網時間組在精神質、神經質和掩飾性人格特質上的得分存在顯著差異;網絡正常使用群體、網絡邊緣群體、網絡成癮群體在精神質和神經質的人格特質上的得分存在顯著差異,網絡成癮群體中職生在人格特質上更傾向于精神質和神經質特質。
關鍵詞 中職生 人格特質 網絡使用
中圖分類號:B84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4.075
Abstract Network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life, it is more and more closely related with people's life. As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who are about to become a front-line workers, how to use the Internet, especially 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ity traits on the network use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is the problem that this paper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research and data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different age groups in the spirit of quality, internal and external tilt and hide personality score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surf the Internet for different times group in the psychoticism and lie personality traits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surf the Internet for different time were psychoticism, neuroticism and lie scores of personality traits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normal use of the network groups, groups on the edge of the network, network addiction group in psychoticism and neuroticism of personality traits on the score,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network addiction group of vocational students in personality traits tend to psychoticism and neuroticism.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personality traits; network usage
網絡已經成為了當今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人們生活各方面的關系越來越緊密。作為經過培訓即將走向社會成為一線勞動者的中職生而言,他們的網絡使用狀況如何,尤其是人格特質對中職生網絡使用的影響如何,是本文所要關注的問題。本文從人格特質對中職生不同網齡、上網次數、上網時間及不同上網群體的影響方面,對人格特質對中職生網絡使用的影響進行分析與描述。
研究對象:采取整群抽樣的方法,選取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一、二年級在校中職生為研究對象,共收集有效問卷共701份。
研究工具:
(1)中職生網絡使用情況調查表。主要包括性別、是否獨生子女、網齡、上網次數、上網時間等網絡行為的調查。
(2)艾森克人格問卷簡式量表中國版。北京大學心理學系錢銘怡教授修訂的中國版EPQ-RSC有48個項目。讓被試根據自己的情況回答是否,按P,E,N,L四個量表記分。P維度測驗精神質或倔強性,E維度測人的內外傾向,N維度測情緒性,L維度測試被試的掩飾或自身隱瞞的程度。
(3)青少年網絡成癮測量問卷。采用雷靂、楊洋2006 年編制的“青少年病理性互聯網使用量表”(APIUS)。問卷共38項,采用5點計分,包含六個維度。計算六個維度的總量表得,分數越高表明病理性互聯網使用水平越高。將項目平均得分大于等于3.15分者界定為“APIUS群體”(“網絡成癮群體”),大于等于3分小于3.15分者界定為“APIUS邊緣群體”,小于3分者界定為“APIUS正常群體”。
研究過程:對701份有效問卷全部數據進行編碼,采用SPSS17.0版本進行數據錄入、整理與分析,主要說明中職生人格特質在網齡、上網次數、上網時間、不同網絡使用群體方面存在的差異。
1 人格特質在不同網齡中職生之間的差異
為考察不同網齡中職生人格特征的差異,對不同中職生的人格特質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見表1。
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表1)表明,四個不同網齡組在精神質、內外傾和掩飾性的人格特質上的得分存在顯著差異,在神經質上不存在顯著差異。
不同網齡在人格特質中的精神質維度上做方差分析發現存在顯著差異。事后檢驗發現:網齡在1年以內與網齡在3年以上之間在精神質上差異顯著;網齡在1~2年與網齡在3年以上之間在精神質上邊緣顯著;網齡在3年以上與網齡在2~3年之間在精神質上差異顯著。網齡在3年以上的中職生更傾向于精神質特質。這表明網齡越長的中職生越傾向于精神質特質。
不同網齡在人格特質中的內外傾維度上做方差分析發現存在顯著差異。事后檢驗發現:網齡在1年以內者與網齡在2-3年者之間在內外傾上差異顯著;網齡在1年以內者與網齡在3年以上者之間在內外傾上差異顯著;網齡在1-2年者與網齡在3年以上者之間在內外傾上差異顯著;網齡在2-3年之間者與網齡在3年以上者之間在內外傾上差異邊緣顯著。這表明網齡對人格特質中的內外傾影響更大。網齡在3年以上的中職生在外傾性上的得分最低。總體而言,網齡越長的中職生越傾向于內傾,網齡較短的中職生更傾向于外傾性特質。
不同網齡在人格特質中的掩飾性維度上做方差分析發現存在顯著差異。事后檢驗發現:網齡在一年以內與網齡在1~2年者之間差異顯著;網齡在一年以內與網齡在2~3年者之間差異顯著;網齡在一年以內與網齡在3年以上者之間差異顯著;網齡在1~2年與網齡在3年以上者之間差異邊緣顯著。這表明網齡越長的中職生越傾向于掩飾性。
不同網齡在人格特質中的神經質維度上做方差分析發現沒有顯著差異。這表明不同網齡在神經質特質上差異不顯著。
以上結果表明,不同網齡除了在神經質特質上差異不顯著外,在精神質、內外傾和掩飾性三個維度上都有顯著差異,網齡越長的中職生越傾向于精神質、內傾性和掩飾性。
2 人格特質在不同上網次數中職生之間的差異
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表2)表明,四個不同上網次數組在精神質和掩飾性人格特質上存在顯著差異,在內外傾和神經質的人格特質上均不存在顯著差異。
不同上網次數在人格特質中的精神質維度上做方差分析發現存在顯著差異。事后檢驗發現:每周上網一次者與每周上網2、3次者之間在精神質上差異顯著;每周上網一次者與每周上網四、五次者之間差異顯著;每周上網一次者與幾乎每天都上網者之間在精神質上差異顯著。幾乎每天都上網者在精神質上的得分最高,即上網次數越多者,其精神質特質越顯著。
不同上網次數在人格特質中的內外傾和神經質維度上做方差分析發現,內外傾沒有顯著差異,神經質上也沒有顯著差異。這表明不同上網次數對內外傾和神經質沒有明顯影響。
不同上網次數在人格特質中的掩飾性維度上做方差分析發現存在顯著差異。事后檢驗發現:每周上網一次與每周上網2、3次者之間差異顯著;每周上網一次與每周上網四、五次者之間差異顯著;每周上網一次與幾乎每天都上網者之間差異顯著。這表明上網次數越多對掩飾性影響更大。即上網次數越多,掩飾性越強。
以上結果表明,不同上網次數在人格特質的內外傾和神經質上差異不顯著,在精神質和掩飾性上差異顯著,上網次數越多的中職生越傾向于精神質和掩飾性特質。
3 人格特質在不同上網時間中職生之間的差異
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表3)表明,三個不同上網時間組在精神質、神經質和掩飾性人格特質上的得分存在顯著差異,在內外傾上不存在顯著差異。
不同上網時間在人格特質中的精神質維度上做方差分析發現存在顯著差異。事后檢驗發現:每次上網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者與每次上網兩小時左右者之間在精神質上差異顯著;每次上網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者與每次上網三個小時以上者之間在精神質上差異顯著;每次上網兩小時左右者與每次上網三個小時以上者之間在精神質上差異顯著。每次上網三個小時以上者在精神質上的得分最高,即每次上網三個小時以上者精神質特質最顯著。這表明上網時間越長對精神質影響更大,即上網時間越長的中職生越傾向于精神質特質。
不同上網時間在人格特質中的神經質維度上做方差分析發現存在顯著差異。每次上網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者與每次上網兩小時左右者之間在神經質上差異邊緣顯著;每次上網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者與每次上網三個小時以上者之間在神經質上差異顯著。每次上網三個小時以上者在神經質上的得分最高,即每次上網三個小時以上者神經質特質最顯著。這表明上網時間越長對神經質的影響更大。
不同上網時間在人格特質中內外傾維度上做方差分析發現沒有顯著差異。這表明上網時間對內外傾影響不明顯。
不同上網時間在人格特質中的掩飾性維度上做方差分析發現存在顯著差異。事后檢驗發現:每次上網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者與每次上網兩小時左右者之間差異邊緣顯著;每次上網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者與每次上網三個小時以上者之間差異顯著。這表明上網時間越長對掩飾性影響更大。
以上結果表明,不同上網時間在人格特質的內外傾特質上的差異不顯著,在精神質、神經質和掩飾性特質上的差異顯著,上網時間越長的中職生越傾向于精神質、神經質和掩飾性特質。
4 人格特質在不同網絡使用群體中職生之間的差異
4.1 中職生不同網絡使用群體的分類
為了解中職生網絡使用狀況,對不同網絡使用程度群體進行了分類(見表4)。
從計算結果(表4)看,通過計算,在本研究所調查的中職生中,“APIUS正常群體”占總數的78.9%,說明絕大多數被訪的中職生網絡使用狀況表現為正常;“APIUS群體”(網絡成癮群體)占15.5%;“APIUS邊緣群體”占5.6%。
4.2 人格特質對不同網絡使用群體中職生的影響
為考察不同網絡使用群體中職生人格特征的差異,對網絡使用正常群體、邊緣群體和網絡成癮群體中職生的人格特質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
經方差齊性檢驗,人格特質各維度的方差不存在顯著差異,表明方差齊性,能夠進行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結果(表5)表明,三個不同網絡使用群體(正常群體、邊緣群體、網絡成癮群體)在精神質和神經質的人格特質上的得分存在顯著差異,在內外傾和掩飾性上不存在顯著差異。
事后檢驗發現:網絡使用正常群體和網絡成癮群體之間在精神質和神經質上存在顯著差異。表明網絡成癮群體更傾向于精神質和神經質特質。
以上結果說明,網絡成癮群體中職生在人格特質上更傾向于精神質和神經質特質。
5 結論
通過本次調查及數據分析可得:不同網齡組在精神質、內外傾和掩飾性人格特質上的得分存在顯著差異;不同上網次數組在精神質和說謊人格特質上存在顯著差異;不同上網時間組在精神質、神經質和掩飾性人格特質上的得分存在顯著差異;網絡正常使用群體、網絡邊緣群體、網絡成癮群體在精神質和神經質的人格特質上的得分存在顯著差異。
進一步分析發現:網齡主要影響中職生人格特質中的精神質、掩飾性和內外傾;上網次數對中職生人格特質中的精神質和掩飾性影響更大;上網時間主要影響中職生人格特質中的精神質、神經質和掩飾性特質,上網時間越長對精神質、神經質、掩飾性影響更大;網絡成癮群體中職生在人格特質上更傾向于精神質和神經質特質。
參考文獻
[1] 雷靂,楊洋.青少年病理性互聯網使用量表的編制與驗證.心理學報,2007.39(4):688-696.
[2] 錢銘怡,武國城,朱榮春等.艾森克人格問卷簡式量表中國版(EPQ-RSC)的修訂.心理學報,2000.32(3):317-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