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倩
在幼兒文學作品學習活動中,重視故事活動的設計能更好地引導幼兒了解作品內容,感受作品的語言美、意境美,體會作品內涵,從而達到既學習語言又得到知識,既得到審美享受又提高思維能力的目的。
一、解讀
設計幼兒故事活動首先要解讀作品。找準了故事的特點,才能發現解讀的突破口。文學作品是包容著豐富信息的載體。外在大干世界的廣袤拓展了作品的廣度,作者內在心靈的思索和探究開拓了作品的深度。文本的敞開性,造就了對作品內涵的無數解讀和闡述。幼兒文學作品作為幼兒園基本教育內容之一,其多元的價值取向早就為廣大教育者所認可。
一般而言,文學作品一是具有審美價值:語言美、形象美、心靈美、意境美;二是具有多功能的認知價值:科學知識、人際關系、品德修養;三是具有娛樂價值:引起美感享受、愉悅身心;四是具有促進想象力、創造力、情感體現等發展的價值。因此,教師應從審美以及其他層面審視和解讀作品,努挖掘幼兒文學作品的價值。其次才是立足于文學本身的層面,從作品的內容和形式諸要素人手,培養幼兒的閱讀欣賞能力。
二、理解
幼兒已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在設計故事活動時,應當靈活運用一些增進幼兒理解的方法,如提問和創設認知沖突。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引導性或關鍵性的提問,引導幼兒對故事中的內容進行思考,不僅促使幼兒深入地領略故事中的美好意境,也有助于提升他們對文學作品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如《小馬過河》、《珍珍的夢》等故事教學中,可以讓幼兒進行思維的碰撞,滿足幼兒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吸引幼兒探究的興趣和注意力。
活動過程中,還可以根據幼兒故事的內容,有意識地制造認知沖突,引起幼兒不斷思考、澄清問題并解決沖突。如學習故事《猜猜我有多愛你》,欣賞作品后可以問幼兒:“小兔是怎樣告訴媽媽自己有多么愛她的?兔媽媽又是怎樣告訴小兔的?”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又如學習故事《金色的房子》,教師創設問題情境:“為什么小姑娘開始沒有請小動物進屋,后來卻請他們去玩了?”從而激活幼兒的思維,激發幼兒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興趣,感受整個思維過程帶來的樂趣。
三、欣賞
在設計幼兒故事活動的過程中,不能忽視欣賞的環節。例如,審美價值的欣賞。可以引導幼兒欣賞故事的語言美、人物的形象美、主人公的心靈美、故事的意境美等;激發幼兒的美感,引起共鳴,愉悅身心;對于一些好的句子和段落,可以組織幼兒反復誦讀,直到能背誦;對于一些好的情節和意境,可以組織幼兒復述;一些好的角色,甚至可以組織幼兒分角色表演,在表演的過程中欣賞,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閱讀欣賞能力。需注意的是,在讓幼兒欣賞故事時,特別是教師講述故事時,要注意講述的語氣、語調,并善于結合一些動作幫助幼兒理解。如講述故事《猜猜我有多愛你》,教師應該以生動而自然的神情、真摯而夸張的語言及動作來講述。故事結尾處要漸輕漸慢,將兔媽媽深受感動時的柔情充分表達出來,這樣幼兒才能感悟作品中真摯深切的母子之情。
四、留白
“留白”是繪畫藝術中的一個術語,就是在繪畫時不將畫面涂滿,而是留出一定的空間,供欣賞者去聯想、填充。將“留自”的思想借鑒到文學活動中,就是要給幼兒留一些感受、體味作品的空間。文學作品是開放的,是未完成的文本,其意義是在讀者的理解中不斷顯現出來的。教師應有意識地給故事留些問題或“尾巴”,讓幼兒去探求或延續。例如,讓幼兒補完故事、加個“尾巴”等,以拓展幼兒的思維,擴大幼兒的視野,促進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發展幼兒的審美心理。如欣賞《九只小豬旅行記》的故事活動中,讓幼兒欣賞故事的第一段后,在小豬忽視“禁止人內!”的警示牌處留白,讓幼兒自己講述看到的直觀情景給美麗的綠化造成的后果。還可以在講述小豬們從桶里滾了下來時,結果也留白,讓幼兒根據自己生活中的經驗,猜測小豬在桶里從山坡上滾下來會有什么后果。又如欣賞后,問幼兒:“你們猜小豬還會繼續旅行嗎?他們還會經過哪些地方?還會遇到‘禁止人內!的警示牌嗎?他們又會怎么做?”啟發幼兒想象,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結合故事的內容大膽拓展故事情節。
五、遷移
教師要集中挑選那些有話可講、對幼兒有啟發性、具有教育意義的情節和內容,激發幼兒聯想和想象。如學習故事《猜猜我有多愛你》,在講述故事后問幼兒:“你們也像小兔那樣愛媽媽嗎?你想怎么告訴媽媽自己有多愛她呢?”幼兒就會遷移故事中的內容,用動作、語言、圖匭等(用一種可以代表很深程度的事物)來表示。就像有些幼兒所講的:“媽媽我愛你就像東方明珠那么高!,,‘‘媽媽我愛你就像胡蘿卜那么有營養!”“媽媽我愛你就像石頭那么堅硬!”……幼兒不但可以通過作品進行遷移,還可以通過同伴的講述進行遷移。在幼兒遷移、教師引導時,教師的語言應具有開放性。剛開始時,幼兒的思維比較狹窄,很多時候只是跟在別人后面說,這時可以一方面提醒他們“不要說與別人一樣的內容”;另一方面,對幼兒不同于他人的想法表示極大的支持和贊許,從而激起幼兒積極想象遷移的興趣和愿望。
在幼兒遷移表達的過程中,幼兒的直接經驗不斷豐富,他們運用自己獲得的知識和經驗,主動、積極地建構著新的知識和經驗。這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在這一過程中幼兒更多的是與同伴交流、探討和合作,他們是活動的中心和主人,可以控制和掌握活動的內容與方向,而教師則是活動的引導者、支持者和傾聽者。
綜上所述,教師應當在幼兒故事活動中注意方法,重視解讀作品,運用理解、欣賞、留白和遷移等手段,將幼兒語言教育的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