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芬芬
摘 要:當代大學生對消費觀和價值觀都有自己的認識和見解。目前,大學生的消費水平適中,消費支出主要集中在飲食支出和知識消費,大學生的理財知識匱乏,消費有很大的盲目性,對于股票、基金等的投資行為很少,但對于信用消費有較大的需求,學校應當重視對大學生理財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大學生;理財;消費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10-0103-02
現如今,大學生的消費水平一直處于遞增趨勢。他們是走在消費前沿的一代人,而理財也成為當代大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然而,多數大學生不了解理財的重要性,且缺乏對理財知識的了解,沒有明確的消費計劃,消費有很大的盲目性,而且節余的生活費基本沒有采取任何理財方式。
一、問卷調查方案設計
本次調查主要以榆林學院的全體大學生為調查對象。包括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四個年級的大學生,專業以經管類和非經管類來區分。調查人員主要將紙質問卷集中在圖書館、食堂及自習室等學生聚集較多的地方進行發放,并當場收回。調查其收回問卷235份,通過對問卷的有效性進行檢查篩選,最終無效問卷25份,有效問卷210份,有效回收率為89.36%。
二、大學生理財現狀分析
1.大學生支出水平和結構分析。榆林學院大學生的生活費水平主要集中在500~1 200元。在受調查的210名大學生中,他們的生活費水平在500元以下的有7.62%,500~800元的有33.81%,800~1 200元的有50%,1 200~1 600元的有5.71%,1 600元以上的有2.86%。
大部分大學生的生活費在基本飲食方面的消費比重比較大,在知識消費方面比重次之。從受調查的210名大學生的平均消費比重看來,基本生活消費占了月總生活費的59.6%,知識消費占了月總生活費的11.2%,通訊消費占了月總生活費的9.1%,網絡消費占了月總生活費的6.9%,戀愛消費占了月總生活費的3.6%,娛樂消費占了月總生活費的9.56%。
2.大學生投資分析。在受調查的210名學生中,60.95%的學生選擇將節余的錢存在銀行生息,32.86%的學生無結余,6.19%的學生選擇投資到基金、保險及其他金融產品當中,3.81%的學生選擇投資股票??梢?,目前大學生的投資行為非常少,盡管如此,不同年級和不同專業的學生在投資選擇中存在較大的差異。
第一,不同年級大學生的投資差異。年級越大,投資股票的人數所占的比例越大。大一有2.38%的學生將節余的錢用于股票投資;大二有4.17%的學生將節余的錢用于股票投資;大三有5.26%的學生將節余的錢用于股票投資。第二,不同專業大學生的投資差異。經管類專業的大學生對股票投資、購買基金、保險及其他金融產品類的投資明顯高于非經管類專業的大學生。經管專業的大學生中,有59.04%的大學生將節余的錢存入銀行生息,有7.23%的學生將節余的錢用于股票投資,有10.84%的學生將節余的錢用于基金、保險和其他金融產品投資。非經管類專業的大學生中有62.2%的大學生將錢存入銀行生息,有1.57%的學生將節余的錢用于股票投資,有3.15%的學生將節余的錢用于購買基金,保險及其他金融產品投資。
3.大學生信用消費分析。目前的消費逐漸呈現出了一種信用消費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信用消費已經在市場上顯現,其中有一些信用消費專門針對大學生。例如阿里巴巴的螞蟻花唄、京東商城的白條等都是信用消費,可以在確認收貨后第二個月再還款,這樣在很大程度上擴大了大學生的消費能力。但是信用消費在大學生中并不多見,他們對于信用消費的了解程度也較低。調查顯示,只有7.62%的學生在生活中使用信用卡,而92.38%的學生并沒有使用過信用卡。另外,有22.86 %的大學生在購買大件物品時希望能夠通過分期付款來減輕負擔,體現出大學生有較大的信用消費需求。
三、大學生理財存在的問題
1.大學生經濟來源單一,獨立謀生的能力差。通過調查我們發現,有90%的大學生生活費是靠家庭提供,只有較少比例的學生是通過獎助學金、勤工儉學,以及兼職途徑獲得。由此可見,大學生的經濟來源單一,在經濟上對家庭存在較強的依賴性,獨立謀生的能力差。
2.消費支出無計劃,無記賬習慣。大學生的消費支出缺乏計劃性,主觀隨意性較強。經調查分析,制訂消費計劃且嚴格執行的學生僅占消費人數的10.95%,大部分學生都制訂預算計劃,缺乏實際行動。同時,大學生無記賬習慣的人數居多,大約占82.38%。因此,盲目消費在大學生中普遍存在。
3.理財知識匱乏,方式單一,理財觀念和能力有待提高。大學生的理財渠道比較單一,大多數學生是通過網絡、相關書籍獲得理財知識,不能有效地利用信息資源,導致理財知識比較貧瘠,并且大部分學生在投資理財中抱著隨意的態度,往往虧損大于收益。因此,大學生的理財觀念和能力有待提高。另外,大學生的理財活動受眾多因素的影響,例如時間、知識、金錢、精力、風險等。
四、提升大學生理財能力的策略
1.為大學生提供勤工儉學的機會,提高大學生獨立謀生的能力。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育與引導相結合的方法,積極引導大學生進行課外實踐活動與勤工儉學,提高他們獨立自主的能力,培養他們獨立謀生的生活方式。
2.進行理財的教程改革,引導消費結構合理化。學校應該重視對學生的理財教育,將大學生投資理財列入教材改革的目標中,進行相關的課程設置,例如財務管理課、公司理財課,以及證券投資學課等,使得大學生了解投資理財,掌握理財的技巧,合理規劃個人可支配收入。
3.創造投資理財的氛圍,培養大學生理財的興趣。學??梢酝ㄟ^舉辦與理財有關的演講、知識競賽和知識講座滲透理財知識,或者成立與理財相關的協會,通過校報、學校廣播、微信和論壇等媒體平臺宣講理財知識,以此培養大學生對理財的興趣。
參考文獻:
[1] 鄒曉涓,嚴飛.大學生投資理財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4,(1).
[2] 孟繼東.大學生理財教育淺析[J].學理論,2014,(3).
[3] 張化堯,李能剛,高丁.多樣化理財現狀下的高校理財教育探討[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2,(4).
[4] 楊敏,董輝.論大學生理財教育的實施途徑[J].商場現代化,2010,(34).
[5] 劉立剛,尹艷芬,顏海勇,陸梅.大學生理財教育初探[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09,(2).
[責任編輯 陳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