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傳林
中國的城鎮化發展模式創造了城市巨變,但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交通擁擠,城市污染,生態失衡,霧霾難消,城市變得不堪重負……
中國有14億人口,單靠城鎮發展,城市難以承載。過去設想的城鎮發展道路已經舉步維艱、難以為繼。只有城市發展與農村建設齊頭并進,才是科學的發展觀。
中國農村目前仍然比較落后,城鄉差別較大。這與其說是發展落后造成的,不如說是觀念落后使然。
廣泛了解發達國家,結合中國實際,可以預見近幾年中國農村發展觀念將有新的變化。觀念的變化,源于近期中國生產力的高度發達,使過去創造物質財富的追求,成為了當今產品過剩的苦惱。人們認識到唯生產論的觀念已經有些陳舊,生產生活觀念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很多有識之士認識到,農村本來有更大的舞臺,本可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卻因過于強調糧食生產,忽視了農村的其他權益,不能像城市一樣從事其他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生產,制約了農村的健康發展。
一、農村生產觀念的變化
當今社會已經不是受凍挨餓的時代,人們對幸福生活的需求比對糧食的需求更加迫切。農村不僅要生產糧食,也要生產幸福。生產幸福首先要轉變觀念,農村不僅是勞作之地,也是休閑之地,是享受自然之美、與自然親近的地方。過去生產糧食,要除掉花草;現在為了美化環境,要在房前屋后種花植草。過去養家禽牲畜,主要是為生產吃肉;現在卻作為家庭親近的寵物玩伴,這些動物雖不創造經濟效益,反而消費勞動成果,卻為人們帶來了快樂,它們生產的是幸福。
二、農村生活觀念的變化
過去的農村,農民的房屋既是家庭住房也是生產用房,人居與家禽牲畜混居,衛生條件難以改善,生活質量難有提高。現在不少農村住房,臥室配有衛生間,像城市住房一樣干凈;配有空調,能夠冬暖夏涼;使用液化氣,廚房清潔衛生;而且前有場子,后有園子,村村通公路,真正是環境優美、視野開闊、出行方便,徹底告別了“泥腿子”的形象。有的家庭不僅投資種莊稼,還投資種草種花,把從生產糧食節省下的時間,用在美化生活環境上,家庭用具不僅有生產的農具,也有休閑娛樂的器具。
三、農村未來的變化
隨著國家政策上逐漸解除對農村發展的有關束縛,結合中國農村發展觀念的轉變,可以預言,未來30年中國農村將有以下十大轉變:
未來農村不再是拼命干活的地方,而是養生休閑的地方;未來農村不僅是賺錢的地方,更是花錢的地方;未來農村不再是生活單調枯燥的地方,而是生活豐富多彩的地方;未來農村不再是窮苦農民居住的地方,更是生活富足的城里人享樂的地方;未來農村不僅是生產糧食的地方,更是經營生態的地方;未來農村牲畜的糞尿不再讓其污染環境,而是促進生態、變廢為寶;未來農村家畜家禽的飼養不再單純追求經濟利益,而是追求精神樂趣;未來農村不再是農業的專屬地,而是工、農、商、科、貿的“全武行”;未來農村不再是留守老人和孩子的悲傷地,而是老人和兒童享樂的桃花源;未來農村不再是落后的代名詞,而是城里人希望遷徙居住的地方!
以上轉變不是空想,當今的日本、臺灣等已經實現了這個轉變。中國在未來30年或者更短的時間內將會完成這個轉變,這個轉變不僅讓農村成為人們更向往的地方,而且在轉變的過程中所創造的巨大消費需求,將推動中國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促進中國經濟持續騰飛,中國農村將是實現中國夢最給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