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芳芳
摘 要:面對英語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如何開展情景教學;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克服新教材由于容量大而給學生帶來的心理壓力,激發學習的主動性、探索性。使英語學習成為生活實踐中的工具。結合教學實際,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分析研究初中英語教學的情景設計,使其更具真實性、實用性、生動性、活潑性。從而真正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綜合能力,激發出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有效地提高英語教學成績。
關鍵詞:初中英語;情景教學;探究
新課程標準倡導“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突出學生主體,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構建知識,提高技能,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培養的傾向,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式,盡量采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積極創設情景,以培養學生“能做某事”為教學目標;學生的學習由機械的、被動的學習轉變為通過自身體驗、參與、實踐、合作與交流,獲取知識,變被動學習為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
一、目前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普遍問題
1.課堂操練流于形式
語法課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英語語法的講解,在語法規律以及語言結構方面缺乏對學生的引導,僅僅只是要求學生進行模仿操練,使其能夠流暢的運用語法進行口頭表達,導致學生難以真正地掌握相關的語法知識,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效率難以提升。
2.教學手段和方法單一
近年來,教師仍舊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和方式過于僵化和死板,一味的死記硬背導致學生很難真正地吸收和掌握英語知識并將其轉化為語言運用能力。
3.語言教學缺少支架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會讓學生進行模仿操練,但由于過分注重語言的形式,操練的設計并不符合實際的教學目的,缺乏對語言情景的考慮和運用,即使學生在當時的環境中短期內完成了高質量的語言輸出,但在實際的語境中運用得并不熟練。要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就要讓學生進行語言實踐,以此才能將語言知識轉化為能力,而這一過程的實現必然要依靠具體的語境的設置。
二、如何有效地運用情景教學
1.情景導趣,以趣激學
運用情景化教學法,可以通過情景的設置將原本教學氛圍的枯燥乏味轉變為生動有趣,讓學生更加輕松容易地融入課堂,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在生動活潑的情景融入知識中,可以讓學生更容易地理解和吸收教學內容所表達的信息,在情景中感受情感,活躍思維,產生表達情感的欲望,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促進學習成績的提高和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恰當的工具和手段創設教學情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特別要重視問題意識和問題情景的設置,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學生探討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其集中精力于英語學習,形成創造性思維和求異思維。
2.情景內化,以賽促學
英語課堂的高效性不能僅僅通過知識信息的傳遞量來表現,還要考慮學生內化信息的程度和實際的運用能力。傳統的教學模式單調枯燥,學生的心情很難輕松,心理不易放松,不利于學生接受、理解以及吸收知識。所以,教師要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通過情景的設置展現新穎的教學內容,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完成知識的吸收到運用的過程,并且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學習能力和水平進行教學,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感知成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另外,也可以通過競爭機制創設具有濃厚的學習氛圍的英語情景,實現學生的共同參與,充分發揮教師在英語教學中的主導作用,體現學生的個性特征和主體地位。
3.擴展情景,演繹對話
在交際對話情景中,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和師生間的互動創造愉悅的教學氛圍,成功地實現對話的演繹,讓學生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和信心,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促進英語交際能力的增強。
三、創設情景的方法
1.巧用生活場景,創設教學情形
書本上的知識本來就是來源于生活,所以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場景來創建教學情景,讓學生在熟悉的情景下學習效果更佳。實踐證明,對于初中英語課堂開設的情景教學來說,創設生活情景就是一種有效教學的對策。英語的學習就是為了學以致用,達到交流的目的,而開展情景教學就是實現英語教學內容的生活化教學,以生活化的語言、場景和方式來實現教學目的。
2.利用實物,巧設情景
教師通過實物演示情景能使學生邊學習邊體會所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同時培養學生直接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如:教學“There be”句型、人體部位、方位詞、形容詞的比較等級都可用事物來演示教材內容。再如,在講授涉及問路的主題時,利用教室的課桌作為直觀教具,有序排列,中間空出適當距離用做街道社區,然后讓學生把課前自制的帶有單位如school,hospital,toilet,the bus stop,the police station等的卡片放在課桌上,表示各建筑物所處的位置,形成某個建筑群的模擬情景,再讓學生操練陌生人問路的對話。在這種現實的“濃縮版”中,學生就能直觀地理解向左轉與向右轉,并且懂得中西方在交通規則差異等方面的文化內容。同時,學生的責任感、道德感與合作意識也得到了強化。
3.用語言創設生活情景
英語,如同其他任何一種語言,就是交流的一種工具。語言既然源自于生活,我們就應該讓它回歸到生活中去,學以致用。對于中國學生來說,他們沒有自然的英語交流環境,那么,老師就應想方設法帶同學們進入生活的語言環境。這樣,同學們才能更好地參與進去,去記憶,去運用。并且,在這樣輕松愉悅的生活情景中,英語學習才能變成快樂的事情,而非一個沉重的負擔。
4.利用表演創設情景
表演是一種很具吸引力的創設情景的方式。它可以是學生的表演,可以是老師的表演,也可以采取師生共同完成的方式。一方面,同學們用肢體語言與言語的協調來表演課文中的人物和動作,去感受他人的情感,性格,行為,課堂更加活潑生動。另一方面,書本上的語言知識對初中生來說是抽象的,平面的,枯燥的,表演實際上是將靜態的事物變為生活中動態的人物。讓同學們自己去表演,體會,只有這樣初中生的記憶才能深刻。有表演不到位的地方,老師可適當點撥,讓同學們更深入的了解課文,掌握難點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