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寧寧
【摘要】我國是一個農業人口大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雖然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頗具成效,但目前依然存在著城鄉間差異大,地區間差距大,統籌層次低,管理水平和專業化程度差等不足等問題。對此,我們必須在冷靜分析現狀的基礎上,提出解決問題、優化制度未來的可走路徑。比如提高統籌層次,統籌區域間均衡發展,加大財政投入,提升農民自身社會保障權利意識等,使農民共享經濟發展的偉大成果,切實保障法律賦予每一位農村居民的社會保障權益。
【關鍵詞】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現狀;問題;優化
所謂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是指國家和社會依據法律規定,在農村地區實行的旨在保障農民基本生活,提升農民福祉的一系列社會政策。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農村的社會保障制度也順應經濟,社會條件的改變,做出了有利的制度變革。本文則在分析我國目前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現狀的基礎上,針對制度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優化制度發展的新思路。
一、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現狀和問題
目前,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主要包括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型農村養老保險,五保制度等。制度建設已經涵蓋社會救助,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等系統,在幫助農民擺脫生存危機,減輕疾病困擾,保障基本生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仍存在著許多不足,正在制約著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最佳作用的發揮,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社會化程度低,統籌層次低,導致制度互濟性差。在農村,大多數地區的社會保險制度大都停留在縣級統籌層次,不僅有一部分農民仍然沒有參與外,社會力量參與程度更是極低,造成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社會化程度,統籌互濟性非常低。社會化程度有限,統籌的低層次,再加之政府財力有限,直接影響了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保障效果。
2.城鄉保障水平,區域之間保障水平差異巨大。部分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甚至都成為一種象征。由于我國城鄉二元格局的根深蒂固,農村社會保障制度與城市社會保障制度截然不同,保障水平上也是大相徑庭徑庭。此外,東部沿海地區農村的社會保障體系較西部地區農村而言體系更加健全,待遇更為優渥。有些地區的農民的養老金一年甚至只有幾百元,可以稱之為一種象征性的存在了。
3.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及制度不健全,管理缺位,專業人才缺乏。社會保障體系仍然存在項目殘缺,保障力度過小。農村社會保障機構的組織和制度效率低下,應保未保,克扣、截留社保資金等違法現象還時有發生,甚至出現有關機構幫助農民騙取保障的情況。此外,在生活條件艱苦的農村地區,專業人才寥寥無幾。專業人才的缺位,專業管理和服務的不足,便導致了農村社保機構服務質量的低下。
4.農村地區對社保政策宣傳不到位,農民自身的社會保障權利意識也十分薄弱。在筆者所處的農村地區,筆者曾過十幾戶低保家庭進行社會調查,令人遺憾的是,低保家庭只知道政府會不時地給自己發救濟,卻不知這份救助應該享有的標準,享有的周期,甚至有些農民不知道什么是社會保障制度。這便為不法分子掠奪農民的社保權益提供了可能。
二、優化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路徑分析
1.加大財政投入促進農村社會保障發展與凝聚社會各方力量支持農村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同時進行。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既要著眼于擴展制度覆蓋區域,又要注重保障水平的改善,真正承擔起政府在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中的重要責任。另外,要引導和鼓勵農民積極參保,完善補貼政策,要提高政府和集體對農民參保的補助比例,通過政策激勵,吸引農民參保。此外,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是一項涉及面廣、政策性強、難度大的工作,只有動員社會各方力量積極參與,才能保證這項事業的順利發展。
2.提高農村社會保障基金統籌層次和統籌城鄉、地區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同時進行。在為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注入更多資金的同時,要及時提高統籌層次,提高互濟水平,并且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資金進行合理的投資運營,并且盡早完成整合新型農村養老險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整合工作,統籌城鄉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在各方面縮小二者的差距。并且,在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逐漸縮小不同地區農村的社會保障水平,為建立全國統一的城鄉社會保障制度奠定基礎。
3.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與優化農村社保管理,培養專業人才同時進行。要完善偏遠地區社會保障項目,構建系統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使農民共享經濟發展成果。與此同時,對每一個既存的或者新建的社保制度的而言,都有必要優化農村社保機構的經辦和管理水平,培養和吸引足夠數量社會保障專業人才投入到農村社會保障事業的建設之中,優化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使農村社會保障事業呈現出鮮活的生機。
加快建設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是解決三農問題,實現農村全面小康的關鍵一步,不斷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意義。因此分析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現狀,探索并實踐改善現狀的新思路,并付諸實踐,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林淑周.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研究綜述[J].福州黨校學報,2011,(01).
[2]吳小龍,周敏丹對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思考[J]農業考古,2008(06).
[3]孫文基.試論建立農村社會保障的基本思路[J].農業經濟,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