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摘 要:小學英語課程是學生接觸英語的初級階段,英語教學與其它課程的教學有很大不同,它是脫離了本土語言的,只有在英語課堂上才有活躍和運用的空間,在日常生活中則很少運用。這種特點就要求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改變以往的只重視老師“教”,而不重視學生“學”的現狀。本文對改進目前小學教師教學現狀提出改進方法。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改進
小學英語教學中,要讓學生改變對英語的恐懼和厭惡心理,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小學英語的課堂教學效率和效果,改變小學英語難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現狀。在此,筆者對小學英語教學現狀提出幾點改進措施,望與各位同仁探討。
1 學習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學習的第一動力,但是現在很多小學階段的學生缺乏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他們都沒有充分認識到學習英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是把英語學習看成一種興趣或愿望,而是當做任務、差事,使英語學習成為負擔。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啟迪教育,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課前預熱工作,教師設置各種學習場景,在情景中滲透知識點,為學生學習做好引入和鋪墊;可以教學生唱與課文相關的歌曲,來引入新單詞;利用課件進行動畫演示,深化學生對單詞和課文的感官印象。通過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感覺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從而集中精力學習。有的教師和學校片面追求考試成績,為了讓學生取得好成績,只是一味地讓學生對單詞和課文死記硬背,大搞題海戰術,但是效果卻不好,學生難以再機械式的學習中體會到學習的興趣,英語學習成為“苦學”。改變這種現狀,就要改進方法。可以把生活中的情景引入英語教學,通過情景的設置,將抽象的乏味的語言符號融入生動的生活情境中,比如,在講解方位介詞時,可以利用學生的前后座位或教室的某參照物;講解現在時可以引入教師或學生當時的活動或動作或者引入學生都知道的學校活動或事件;在教授有關天氣、時間等的對話時,可以結合具體的天氣和時間進行教學,通過圖片、鐘表等各種工具來輔助教學。通過情景的模擬和生活的引入,可以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2 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1.明確學習目標并激勵自己的主體意識。一是要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當今時代是信息時代,學會英語就等于打開了世界之窗,是自己與世界聯系的更為密切,學生只有把英語學習的目的與自己的生活目標聯系起來,才能把英語學習作為自己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才能真正增強自己的主體意識。二是要爭取認識自己在學習中的作用,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過程。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和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 語言理論家認為,“English can not be taught,It must be learned.”學生們必須認識到只有通過自身的努力方可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三是要善于自我激勵學習動機,學生英語學習的動機對學習興趣的形成起著積極的作用,它是促進學生學習興趣形成的基本條件,一個有強烈學習動機的人,才可能有學習動力,也才能主動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心。
2.從教師的教學理念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更新教學觀念。以往的英語課堂教學,教師多數扮演的是一種家長式的角色,而未來的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方面做出最重要的改變是:“走出演講的角色,并認為,所有的教師都是激勵者、促進者、輔導者和協調者。”二是確立為學而教的思想,要充分發揮教師在課堂教學總的主導作用。教師要把以“教”為為重心逐漸轉移到以學為重心是學生愛學習、會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葉圣陶先生說過:“教師為了不教而教。”面對當今世界對人才的類型的需求,“授人之漁”已成為師者的最高教育境界。
3 教授英語學習方法
很多學生雖然喜歡英語,但是卻不會學,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比如單詞的記憶,這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問題,但同時也使難點工作,很多小學英語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記住盡量多的詞匯或詞組,就利用大量的默寫來檢查學生的掌握程度。但是,很多教師忽視了單詞的教學和背記規律,對單詞也至少采用枯燥單一的讀、背、拼的方法,這種對英語詞匯的特點缺乏介紹的教學方法,消弱了學生英語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對英語產生畏懼感,喪失學習的信心。英語教學應該利用聽、讀,加強口語交際鍛煉,通過聽寫和英語小習作等方法,循序漸進。對于英語單詞,要引導學生聯想記憶或發散記憶,降低記憶難度。組織學生多讀、多聽、多說,給學生推薦與課文相關度較大的動畫片、歌曲等,使他們在娛樂中掌握課文的單詞,并培養英語語感。
小學英語學習要將口、眼、手、腦結合起來,加深學生對英語課文的理解和記憶。對于英語成績較差的學生,要更加注重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重視英語基礎教育。
4 創造英語學習環境
教師的英語授課以課堂講解為主,即使教師在課前精心準備,在課堂上又精心設計,但是如果小學的英語教學僅限于課堂也會使英語的教學效果不佳。如果學生覺得離開英語課堂英語就無用了,就會讓學生不重視英語。英語說到底是一種語言,既然是語言就要使用到具體的交際語言環境中,在應用教學中,學校和老師都要設法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英語校園環境,要將英語教學從課堂擴展到課外去,創造有利于學生英語學習的環境,讓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接觸英語,鼓勵他們用英語處理和解決生活中的小問題,提高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例如,利用英語進行標識,標識校名、教師名、辦公室名、場地名等,要讓學生能經常看到英語字樣。英語課堂環境要開放,讓學生自己說英語,組織學生演講、對話、朗讀,用英語將生活和學習中的趣事表達出來,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鼓勵學生自己提問,利用疑問拓展思想深度;給學生介紹西方文化,深入了解英語語言規律。英語語言環境的營造,使得學生在課外生活中也有英語的耳濡目染,在生活中應用英語,讓學生知道了英語的用處。
總之,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急需解決,英語教學同鮮活的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創設有利于學習英語的良好氛圍,運用恰當、合適的教學方法,配合家長的支持和努力,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孩子們必然會在不斷的學習中,眼睛日趨明亮,思維日趨靈活,興趣日趨濃厚。當然這要求我們的學校改善教學設施、教師不斷學習加強自身的素質,也要求家長自身要加強學習,提倡家長同孩子一道成長,要把“向孩子學習”看作是我們自身終生學習的內容,讓我們不斷努力學習、更新觀念,同社會、同孩子一道繼續前進,搞好小學英語教育。
參考文獻
[1]汪敏.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淺析[J] , 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10
[2]李亞敏. 故事表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 金色年華:下2011
[3]吳志平. 淺談英語研究性學習與探究性學習[J] , 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