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君(如皋市檔案局,江蘇如皋,226500)
?
檔案展覽無需“鐵將軍”
周麗君
(如皋市檔案局,江蘇如皋,226500)

22001144年66月,“如皋發布”走進檔案館
因檔案館定級的需要,單位組織到外地檔案局(館)參觀,在聽取了當地檔案人員的經驗介紹后,我們又對他們的展廳和臨時展覽進行了參觀。展覽的內容當然是精品檔案和重要資料等,看得出檔案人員也確實花了不少心思。不過令人疑惑的是,展覽一直是由“鐵將軍”把守著,而且展廳設置在二樓,這多少給我們參觀帶來了一些不便。我們知道,檔案展覽是指根據一定的專題,以展出檔案原件或其復制品的方式,系統揭示和介紹檔案館(室)所保存檔案的內容和成分的一種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方式,是以吸引更多的社會公眾走進檔案館,從而發揮檔案館社會服務功能的有效途徑。試想,如果檔案展廳一直由“鐵將軍”把守或設置于出入不便之處,那么辛辛苦苦舉辦起來的展覽,其作用和效果又如何能充分發揮呢?鑒于此,筆者現就如何充分發揮檔案展覽的作用作一些初淺的探討。
目前,檔案展覽已成為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重要方式,是提高檔案工作社會影響力的有效途徑。大家知道,檔案展覽是檔案館主動服務于黨和國家中心工作的具體體現,是檔案館開展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發揮社會教育功能的基本形式之一;是檔案館向社會宣傳檔案,增強社會檔案意識的重要手段;是檔案館改善外部發展環境,促進自身建設的有效途徑;更是檔案館基礎業務工作的催化劑。檔案展覽本身就是提供檔案信息的現場,利用者可以從中得到較為集中和系統的材料,甚至發現從未見過和難以找到的珍貴材料和線索;能在一定范圍內組織較多的觀眾參觀,服務面比較廣泛;經過選擇和組織展出的典型材料,能以檔案的原始性、真實性和形象性鮮明見長,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生動的宣傳教育作用;檔案展覽可以顯示檔案內容的豐富及其特有的作用,引起人們對檔案展覽的注意和利用的興趣,從而也宣傳了檔案工作的意義。因此,在檔案開發利用的多種形式中,無論是從受眾面還是接受度來分析,無疑比檔案編研或檔案查閱利用更能起到宣傳和教育的作用。
毋庸置疑,檔案部門在如何選出新穎的題材、如何布置出經典的展覽上肯定是群策群力、科學謀劃。不過在展覽舉辦起來之后,對展覽的宣傳和推介主要還是通過媒體曝一曝,領導、觀眾看一看,定級升級評一評。一番熱鬧過后,要么鐵將軍把門,要么冷冷清清。如果這樣對待辛辛苦苦開辦起來的展覽,筆者以為還不如不開辦的好,因為不開辦還可以節省人力和物力,留作他用豈不更好?
由此,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檔案部門認真選題、精心策劃舉辦的專題性展覽,僅僅是檔案信息資源有效開發利用的第一步,如何更好地發揮檔案展覽的功能和作用才是舉辦展覽的最終目的。這是我們檔案部門必須重視并認真思考的問題。對此,筆者以為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首先是“請進來”。所謂“請進來”就是前面所說的“媒體曝一曝,領導、觀眾看一看,定級升級評一評。”這是發揮檔案展覽宣傳、教育作用的最基本的措施。檔案部門臨時性展覽、專題性展覽開辦起來了,沒有媒體的推送,沒有相關部門和外界群眾的參觀,外界根本就無從知曉,更別說發揮作用了。現如今,雖說檔案部門已漸漸為世人所關注,不過至今仍未能擺脫冷清的“面相”。因此,借助檔案展覽,有目的地主動邀請媒體進行宣傳和報道,這也不失為一個宣傳渠道。
同樣,相關領導、特定觀眾參觀展覽更需要檔案部門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這一點如皋市檔案局曾做過嘗試,效果還是很顯著的。2013年底,如皋市檔案局一樓展廳正式對外開放。為了及時推介和宣傳,檔案部門結合新館搬遷一周年、“國際檔案日”、抗戰勝利紀念和愛國教育基地的創建,先后多次組織了分管領導來館視察,中小學生、社會群眾來館參觀和接受教育。還開展了“‘如皋發布’走進市檔案館”活動,邀請如皋市委新聞中心相關領導、“如皋發布”部分工作人員及微博達人走進市檔案館,共謀如皋檔案事業發展。在檔案館,他們通過如皋歷史文化陳列——《如皋印記》,品味館藏珍貴檔案文獻,感受檔案記錄歷史、傳承文明的魅力,體驗歷史文化名城的財富與瑰寶,了解如皋的奮斗歷程、建設成就。這些微博達人將他們的親眼所見和親身體驗通過微博在網絡間迅速傳播開去。不言而喻,如皋檔案及《如皋印記》受外界的關注度大幅提升。
檔案展覽舉辦成功是檔案館達標升級的一個重要保證。《如皋印記》展覽和每年一度的臨時展覽的舉辦,在如皋市檔案館國家二級檔案館的創建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受到評審組的高度肯定。省檔案局、南通市檔案局給予了高度評價,并要求各地檔案部門學習借鑒。南通其他縣市和常熟、東臺等地檔案部門在參觀展覽后,盛贊如皋市檔案局立足本職、服務中心,為檔案人樹立了榜樣。
其次是“走出去”。所謂“走出去”就是檔案部門配合全市中心工作,主動將臨時展覽“送基層”“進學校”進行巡回展;編印發放展覽的宣傳資料,如展覽介紹、參觀指南等宣傳小冊子,向機關、學校和文化單位免費發放。如此一來,檔案展覽宣傳、教育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2012年,如皋市檔案局(館)結合如皋市開展建黨91周年紀念活動的時機,于7月1日在中共如皋縣委誕生地舊址舉辦了《中國共產黨在如皋》圖片展,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在如皋的發展歷程和輝煌成就,記錄和再現了如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光輝歷程,尤其是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在黨領導下如皋跨越騰飛的偉大事業。后又經過4個月的“走進鄉鎮、走進校園”的巡回展活動,先后在全市20個鄉鎮、15所學校展出,累計參觀人數達64697人次。《中國共產黨在如皋》大型圖片展,用詳實的史料,生動的圖片、精心的編排和喜聞樂見的形式,為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奉獻了一次視覺盛宴,對激勵廣大黨員干部愛黨愛國愛家鄉、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起到了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
為了能順利創建“江蘇省中小學檔案教育社會實踐基地”,如皋市檔案局(館)先后多次組織“家庭檔案圖片展”,并印制發放《家庭檔案》小冊子和“檔案時空”資料進社區、進學校,既提升了社會的檔案意識,也對在校學生進行了一次如皋歷史文化知識的普及教育。這些活動受到學校和廣大市民的歡迎。
再次是“新媒體”。所謂“新媒體”就是借助電腦、手機等先進設備通過互聯網向公眾推介展覽內容,提升社會的關注度。本文前面所提到的主動邀請如皋發布和微博達人走進檔案館的活動,這一方面是我們檔案部門“請進來”的措施,其實也是運用新媒體進行宣傳的一種方法。當然這是借助外部力量開展的“新媒體”宣傳。畢竟外部宣傳的勢頭和勁頭是有一定時效性的,不可能達到長遠和長效的目的,檔案人員應主動利用新媒體、新設備開展網絡宣傳和互動。隨著網絡的普及,各級檔案部門都建立起了自己的門戶和網站,因此,檔案人員向本部門、上級檔案部門或新聞媒體的網站報送信息很是便捷。移動手機使用起來越來越方便,檔案人員都有各自的微博和微信平臺,如果大家把在朋友圈發送、搶奪紅包的精力抽出一點點用在推介宣傳本部門的展覽上來,筆者以為傳播的效果和社會關注度應該是不可小覷的。
最后是“新思維”。俗話說得好,“樹挪死,人挪活”,既然“新媒體”的作用是顯而易見,我們何不打破傳統,利用現代化的設備、先進的編輯技術編輯出電子的、數字的展覽呢?換言之就是網上展覽。隨著檔案事業的不斷發展,現代化檔案管理技術的應用,網上展覽已成為檔案展覽的發展趨勢。和傳統形式的檔案展覽相比,其以節省經費、形式獨特、影響面寬、隨時方便等特點深受廣大人民群眾歡迎。目前大多數網站設有網上展覽等欄目,但有的僅為簡單的視頻、圖片等展示,相對比較單調枯燥。在科技越來越發達的今天,我們可以借助3D等多媒體技術,設立網上展覽,從而擴大展覽的受眾面。如紹興市檔案局就把展覽《越地記事——檔案里的紹興歷史》搬到了檔案網站上,你只需點擊就可以進入虛擬空間參觀。網上展覽設計新穎獨特,引人入勝,促進了檔案展覽工作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