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麗萍
摘 要:少數民族村寨居民是少數民族村寨旅游開發的利益主體,居民參與旅游開發具有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整體素質,增強居民對生態環境和民族文化保護的自覺性,消除旅游開發的消極影響等重要意義。在闡述居民參與旅游開發重要意義的基礎上,對少數民族村寨居民參與旅游開發的路徑進行探討,以期為少數民族村寨居民參與開發提供科學合理的指導,增強居民參與旅游開發的實效性。
關鍵詞:少數民族村寨;居民參與;旅游開發;路徑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09-0164-02
一、少數民族村寨居民參與旅游開發的重要性
(一)少數民族村寨居民參與旅游開發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有力措施
旅游活動涉及食、住、行、游、購、娛六大方面,少數民族村寨居民可以通過為游客提供食、住、行、游、購、娛六大方面的服務為自己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如在“食”方面,居民可以通過為游客提供當地傳統美食獲得收入;在“住”方面,居民可以通過為游客提供傳統特殊民居住宿獲得收入;在“購”方面,居民可以通過銷售傳統手工藝品獲得收入等。因此,居民參與旅游開發可以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居民的生活條件。
(二)少數民族村寨居民參與旅游開發是提高居民整體素質的重要途徑
在旅游活動過程中,游客承載著客源地的信息、文化等資源來到旅游地,必定會打破少數民族村寨的封閉性。居民在參與旅游開發過程與這些人流、信息流、文化流產生接觸,能開闊眼界,能提高居民對生活質量和審美情趣的追求,能增強市場意識、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促進居民整體素質水平的提升。
(三)少數民族村寨居民參與旅游開發有利于增強居民對生態環境和民族文化的保護意識
在旅游開發過程,人們常常因為以追求經濟利益為中心,而忽視了對生態環境和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影響了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如果居民能參與到旅游業的評估和監督中,居民就能意識到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獨特的民族文化是少數民族村寨旅游的吸引點和競爭力,保護生態環境和獨特的民族文化是每一個居民的重要任務。
(四)少數民族村寨居民參與旅游開發有利于減少旅游開發的消極影響和投資成本[1]
在少數民族村寨旅游開發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當地居民不支持旅游開發的行為,如不配合拆遷工作、不配合民居的整體布局規劃工作、居民與旅游開發企業利益沖突等情況,給當地的旅游形象帶來消極影響,也嚴重阻礙了旅游開發工作的開展,如果居民參與到旅游開發,深刻理解上級政策措施和旅游開發的未來前景,就能減少旅游開發中的這些消極影響。
二、少數民族村寨居民參與旅游開發的路徑初探
(一)參與旅游開發規劃決策
目前,我國少數民族村寨旅游規劃的流程為:旅游規劃人員進行實地考察,然后根據考察結果設計旅游開發規劃方案,最后上交相關部門進行決策審議,這個過程中基本很少考慮到當地居民的意見。然而,居民是少數民族村寨的主人,是少數民族村寨旅游發展的依托,他們祖祖輩輩均生活在這里,熟悉村寨的生態環境和民族文化,在旅游開發的相關問題上具有一定的洞察力,能避免規劃中的一些不利因素,保證決策的科學性和正確性。在實地考察中,旅游開發規劃人員通過從居民身上深入去了解當地的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實際情況,廣泛收集居民的意見和建議,可以保證實地考察結果的科學性和正確性。在旅游開發方案設計決策階段,相關部門要及時公布規劃情況,廣泛征求居民意見和建議,可以不斷修改和完善規劃設計方案,以便選出最佳的方案。由此可見,讓居民參與旅游規劃決策,能確保旅游規劃的科學性和正確性。
(二)參與旅游開發建設維護
在旅游開發建設過程中,由于所涉及的利益群體的情況較為復雜,往往是容易產生矛盾的一個時期。如,出現由于種種因素導致的不配合搬遷、拆遷工作的行為、由于補償機制問題導致的不配合征地工作行為以及其他原因導致的不配合旅游開發建設工作的行為等,這些行為都會嚴重地阻礙旅游開發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當地居民能參與到旅游開發建設工作中,協助旅游開發人員做好相關居民的思想工作,妥善解決居民與旅游開發人員之間的矛盾,就能較好地促進旅游開發建設工作的開展。此外,旅游開發建設維護需要大量的人力,居民參與到旅游開發建設中,一方面能監督旅游開發的質量,另一方面還能通過自己的勞動換取可觀的經濟收入,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三)參與旅游產品開發經營
旅游活動涉及食、住、行、游、購、娛等六大方面,居民可以按照“需求導向、突顯特色”原則,在食、住、行、游、購、娛這六個方面做足功夫和文章,開發豐富多樣的旅游產品,增強少數民族村寨旅游吸引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在“食”方面,居民可以用當地的傳統美食為游客提供農家樂服務;在“住”方面,居民可以以當地的傳統民居提供住宿服務;在“行”方面,由于少數民族村寨多處于偏遠山區,交通不便利,居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提供出行服務,如龍勝梯田景區,由于位處山區,行走不便,當地居民就為游客提供“抬轎子”服務;在“游”方面,居民可以利用當地的山水自然資源和農業資源,開展山水觀光和生態農業觀光活動;在“購”方面,居民可以以當地的手工藝品、民族服飾、農業特產等資源開發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在“娛”方面,居民可以利用當地的傳統節慶、民族歌舞、體育競技、風俗習俗等民族文化資源開展體驗娛樂活動,利用當地的農業活動開展農業種植和采摘活動??偟膩碚f,居民是少數民族村寨旅游開發的依托,是當地社會文化的營造者,廣泛參與旅游產品開發經營活動,一方面可以豐富旅游產品,提高自身收入;另一方面可以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促進社會穩定和諧。同時,居民廣泛參與民俗旅游產品開發,能增強民族文化自信,促進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承。
(四)參與村寨旅游管理服務
居民是少數民族村寨旅游開發的重要人力資源,他們熟悉本地區的環境、語言和文化,又有地利之便,可以在旅游運營中參與旅游管理和服務[2]。如,參與旅游的經營管理,規范旅游經營行為,避免業態混亂;參與景區的日常設施維護和清潔綠化工作,監督游客的不文明行為,避免生態環境破壞;參與景區安全保障,保障社會安全穩定;參與景區導游及其他服務工作等。居民廣泛參與旅游管理和服務,能對景區進行全方位的監控管理,既節省了旅游開發所需的人力及物力,又能進一步增強當地居民的主人翁意識,強化景區的管理監督和服務,更好地促進旅游業的發展。
三、少數民族村寨居民參與旅游開發的保障措施
(一)暢通居民參與旅游開發的渠道
在居民參與旅游開發過程中,暢通居民參與旅游開發的渠道是基礎,沒有渠道,居民就不能很好地參與旅游開發。因此,地方政府要實行信息和財務公開,讓旅游開發的各項工作可以接受居民的監督和參與,對居民參與旅游開發提供政策、資金、人力等方面支持,并采取相關措施調動居民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引導居民積極參與到旅游開發的各項工作當中,同時要傾聽居民的心聲,重視居民的意見和關心的問題,建立各種參與渠道讓居民參與到旅游開發工作中。
(二)提高居民參與旅游開發的素質
居民素質是居民參與旅游開發的前提,素質的高低決定了居民參與旅游開發的成效。目前,居民參與旅游開發的人群大都是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經濟實力,視野開闊、創新意識較強的居民,參與人數有限,難以形成較大的規模和經濟效益,一些部分居民的利益無法保障。此外,由于居民素質不高,導致居民參與旅游開發的層次較低,參與開發的旅游產品質量不高,無法較好地促進當地的旅游發展。
(三)健全居民參與旅游開發的機制
健全的機制能有效地協調旅游開發中各利益主體之間以及利益主體之間的關系,避免在旅游開發過程中各利益主體從自身利益出發,各自為政,浪費資源且影響各自效益。因此,在旅游開發過程中,當地政府應建立民主自治的保障機制,實行民主選舉、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涉及旅游開發的重大決策,要經半數以上居民決策通過[3]。同時,要發揮政府的管理職能和市場的調節職能,從權力失衡的結構出發,通過合理地安排利益相關者的權利和角色,構建利益約束機制和行為監督機制,實現和諧互促的利益格局和利益秩序[4],確保居民參與旅游開發行為的有序開展。此外,當地政府還要本著公平公正和以人為本的原則,建立完善旅游開發征地補償制度,拆遷補償制度,收益分配制度等,采取國家、公司、集體和村民合作的方式,把土地、旅游資源、設施、資本、技術、民族文化稟賦等量化為股本入股參與旅游開發,收益則按股分紅與按勞分紅相結合的利益分配方式[5],保證居民參與旅游開發的相關權益,保障當地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四、總結
少數民族村寨居民參與旅游開發具有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整體素質,增強居民對生態環境和民族文化保護的自覺,消除旅游開發的消極影響等重要意義,當地政府及相關旅游開發部門,要通過暢通參與渠道、提高居民素質、健全參與機制等保障措施,動員居民廣泛參與到旅游開發中的規劃決策、景區建設、產品開發經營、旅游管理服務等環節中,確保社區參與旅游開發模式的有效實施,保障居民這個利益主體的權益,更好地促進當地旅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徐燕,任步攀.景區周邊社區居民對旅游開發的參與度分析——南水北調中線渠首景區實證研究[J].云南地理環境研究,2010,
(4):18-22.
[2] 黃華,明慶忠.社區參與民族村寨旅游開發的途徑探討[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8,(1):15-17.
[3] 黃華.社區參與民族村寨旅游開發的初步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
[4] 陳志永.少數民族村寨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
[5] 羅永常.民族村寨社區參與旅游開發的利益保障機制[J].旅游學刊,2006,(10):45-48.
[責任編輯 王玉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