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茂 閻薪宇 聶 銳 高 迪(中國礦業大學管理學院,江蘇省徐州市,221116)
?
煤炭企業經濟績效與社會環境績效關系研究?
李崇茂 閻薪宇 聶 銳 高 迪
(中國礦業大學管理學院,江蘇省徐州市,221116)
摘要分析了煤炭企業經濟績效和社會環境績效的涵義以及兩者的關系。影響煤炭企業經濟績效和社會環境績效的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如政策因素、市場因素和地理因素,內部因素,如職業經理人行為、企業規模、產業結構和企業創新能力等。煤炭企業應綜合內外部影響因素來制定策略,實現企業的經濟績效與社會環境績效雙贏。
關鍵詞煤炭企業 經濟績效 社會環境績效
煤炭行業作為高能耗、高污染的行業,其社會環境績效的高低對企業發展和社會環境的改善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大部分的煤炭企業不能準確把握企業經濟績效與社會環境績效的關系,難以協調好二者的發展關系,影響企業綜合效益最大化的實現。
本文在借鑒國內外學者研究的基礎上,基于煤炭企業的生產特點和外部政策環境,對煤炭企業經濟績效和社會環境績效的內涵進行解析。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分析了煤炭企業的經濟績效與社會環境績效的關系,尋求二者之間的相互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機制,為煤炭企業經濟績效和社會環境績效的協調發展提供參考建議。
1.1煤炭企業經濟績效
古典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曾對經濟績效進行定義:真正的財富在于用盡量少的價值創造出盡量多的使用價值??梢詫⑵浜唵蔚乩斫鉃?用最少的時間價值創造最多的物質財富。當產出的產品所含有的價值大于生產時投入的勞動價值,該過程便產生了經濟績效。
而煤炭企業經濟績效是建立在企業層面的,與大衛·李嘉圖在社會層面提出的經濟績效有所差異。對于具體的企業而言,企業的財富是經過多種資源的合理組合和充分利用才逐步積累的,企業對經濟績效的關注重點在于個體單位對資源的轉化利用,而非社會整體的行為,因此企業經濟績效更加具體、更加詳細。
在本文中認為煤炭企業經濟績效:煤炭企業通過一定的生產經營活動,對企業現有資源進行分配和利用,使得自身所含有的以及被市場所認同的企業價值得以體現。可以將其簡單地理解為:煤炭企業通過生產經營活動所獲得的、能夠體現企業經濟價值的成果。
為了能夠準確地衡量煤炭企業經濟績效,本文將其分為財務指標和潛在指標。財務指標是指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可直接獲得或計算出的指標,包括凈資產收益率、資產報酬率、資本保值增值率等。潛在指標是指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產生影響的潛在要素指標,包括顧客滿意度、產品服務質量、企業創新能力、企業發展能力等指標。學者楊東寧、周長輝等人也認為,企業經濟績效的衡量除了考慮資產收益率等可直接衡量的財務指標外,還應該將員工忠誠度等企業的內外部潛在因素考慮其中。

圖1 煤炭企業經濟績效
1.2煤炭企業社會環境績效
相比于對企業經濟績效認識的高度一致性,企業的社會環境績效至今未達成統一的認識。由于學者們的研究重點有所差異,對企業社會環境績效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主要形成了兩方面的認識:
(1)從經濟績效與社會環境績效的關系角度進行定義。相關學者認為企業的社會環境績效是企業在社會環境治理等方面取得財務效益,二者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難以將其單獨處理。
Klassen和Mc Laughlin曾對企業的經濟績效和環境績效進行研究,他們認為,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受到的社會環境獎懲會影響企業經營者的經營行為,進而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通過對162家企業的股票價格變化研究發現,企業的環境績效與經濟績效呈現正相關。但是也有學者認為社會環境問題的處理會增加企業的額外投入,使得企業增加相應的處理成本,減少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他們認為二者之間是負相關的。
(2)從企業行為角度對社會環境績效進行定義。部分學者認為企業的行為是產生社會環境績效以及影響社會環境績效變化的關鍵因素,而企業的社會環境績效就是企業在減少外部環境影響方面所取得成就。
我國學者楊東寧等人認為,在衡量企業的社會環境績效時應該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是企業行為對外部社會環境的影響,這是形成提升企業社會環境績效外部驅動力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是企業的社會環境行為對企業自身能力產生的影響,不同的社會環境會給企業員工、企業文化等帶來不同的影響,這是形成提升企業社會環境績效內部驅動力的主要因素。
除卻以上兩種認識,還包括從產業信息披露等角度形成的認識,不同研究者的關注視角不一致,考慮的影響因素也有差異,因此對社會環境績效的定義也是不一樣的。
根據煤炭企業的生產特點,本文將煤炭企業社會環境績效理解為:煤炭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在可持續發展、安全生產、社會責任、環境保護以及技術創新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效果,見圖2。
2.1關系研究
學術界研究企業經濟績效與社會環境績效的學者很多,但是由于研究重點不同,至今還未形成統一的認識。通過對前人已有研究的總結,本文將其概括為兩種基本觀點:
(1)傳統學派認為企業的經濟績效與社會環境績效之間是負相關的,即企業的社會環境績效會抑制企業經濟績效的增長。該學派從企業利潤最大化的角度出發,認為企業對社會環境的投入會增加企業成本,降低企業利潤,長此以往,會對企業的經濟效益產生負面影響。因此,他們認為企業的經濟績效與社會環境績效之間存在沖突,建議企業重視經濟績效,減少對社會環境要素的投入。

圖2 煤炭企業社會環境績效
該學派的代表人物Stanwick等人曾以上百家不同行業的制造類企業為研究對象,探求制造類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環境效益之間的關系。Stanwick等人以企業利潤和生產排污量為測量指標,發現企業的利潤與生產排污量之間是正相關關系的,即生產排污量越大,企業利潤越高,該研究證明了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環境效益之間是負相關的傳統學派觀點見圖3。

圖3 傳統學派觀點
(2)修正學派認為企業的經濟績效與社會環境績效之間是呈現倒U型關系的,即在一定的范圍之內,企業社會環境效益的增加能促進經濟效益的增加,而超過該范圍之后,企業社會環境效益的增加會損害企業的經濟效益。
以Porter為首的代表人物認為企業的社會環境績效是增加現代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潛在要素,良好的社會環境績效能夠幫助企業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增加產品的銷售量,為企業爭取更多的政府優惠政策。同時,良好的社會環境績效能夠促使企業進行生產加工技術的革新,增強企業的創新能力,幫助企業獲得未來市場或產品的優先獲取權。
王彩鳳從系統動力學的角度對天津榮程鋼鐵聯合企業進行分析,以企業獲利情況和企業資源消耗情況為評價指標,研究企業經濟績效與社會環境績效之間的消長關系。研究結果顯示,鋼鐵企業的經濟績效與社會環境績效呈現適度的正相關,二者之間存在相互作用的最優點,見圖4。該結果為修正學派的觀點提供了支持。

圖4 修正學派觀點
本文認為前人的研究各有所長,其研究是建立在不同類型企業基礎上的,其研究結果反映的是該企業的績效狀況,不能從整體上反映行業或者社會整體的績效關系。不同類型的企業的有不同的特點,要充分考其差異性,而相同類型的企業受規模大小、盈利能力、政策環境以及發展階段等因素的影響也會有不同的績效表現。因此,不能簡單地將企業經濟績效與社會環境績效的關系總結為正相關或者負相關,要在考慮行業特征和企業發展階段等因素的基礎上對企業的經濟績效和社會環境績效進行研究。
2.2影響因素
煤炭作為我國的重要消費能源,在能源體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煤炭企業作為煤炭資源的重要生產單位,其經濟績效和社會環境績效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為了更好地分析煤炭企業經濟績效和社會環境績效之間的關系,針對煤炭企業的特征,本文分析煤炭企業經濟績效和社會環境績效之間的影響因素。根據影響因素的不同來源,將其分為企業內部影響因素和企業外部影響因素。
2.2.1企業內部影響因素
(1)職業經理人行為。作為企業的經營者,職業經理人的行為影響著企業的經營方式和投資方向。不同的經營者對企業社會環境績效的重視程度不同,對外部政策的響應程度也不一致。重視程度高的職業經理人會積極了解企業的社會環境狀況,及時響應環境政策號召,及早解決企業的社會環境問題;重視程度低的職業經理人往往在保證經濟效益最高的情況下進行一定的社會環境投資,多是被動響應和末端處理行為。
(2)企業規模。規模不同的煤炭企業對社會環境的影響是不同的,因而產生的社會環境績效有所差異。在煤炭企業中,往往企業規模越大,對社會環境的影響越大,需要解決的社會環境問題和提供的資金就越多,因而對企業的社會環境績效和經濟績效的影響越大。
(3)產業結構。隨著近年對社會環境問題的關注,大部分煤炭企業都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由之前的粗放式開采逐步向精細化生產方式轉變。不同煤炭企業的產業結構不盡相同,產生的社會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也有所差別。
(4)企業創新能力。該因素包括企業的產品創新能力、技術創新能力等多個方面。為獲取良好的社會環境績效,企業可以從始端和終端兩個方面采取解決措施。初始端解決方法主要指通過技術創新改變煤炭的開采技術,實現綠色開采和安全開采,保證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產生良好的社會環境效益。但是該過程需要一定的經濟投入,因此會影響煤炭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環境效益。
2.2.2企業外部影響因素
(1)政策要素。政策要素主要是指政府機關、環保組織等設置的強制性和非強制性社會環境規章制度,是約束企業在社會責任和環境保護等方面行為的主要規則。近年來,隨著國家和地方政策的要求,煤炭企業面臨的社會環境規則更加嚴峻,如果對周圍的社會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煤炭企業將面臨一系列的風險,包括罰款、整改、停產等,這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2)市場要素。市場要素主要是指市場環境以及消費者對煤炭企業在社會環境方面的選擇性約束。良好的社會環境績效往往會幫助煤炭企業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贏得良好的社會聲譽,導致該企業在市場中更受消費者歡迎,進而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但社會環境績效良好的煤炭企業,其經濟效益不一定表現良好,這與企業的投資力度、信息披露方式等因素有關。
(3)地理要素。煤炭企業為了方便煤炭開采往往會選擇人口集中度小的地區進行開采加工,但是不能夠保證所有的生產行為均遠離人群。因此,煤炭企業的選址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不僅要考慮煤炭資源的豐富程度,還要將周圍的社會環境因素考慮其中。若人口密度較大或者生態環境脆弱,則極易產生破壞,導致社會環境績效狀況不佳,對企業產生不良的社會影響,逐步造成經濟效益的下滑。
根據以上兩個方面的總結可以發現,影響煤炭企業經濟績效和社會環境績效的因素眾多,為了準確的體現其作用機理,將其作用過程見圖5。
通過上圖可以看出,企業經濟績效和社會環境績效的變化主要是由企業行為引起的,主要分為兩個基本過程:
第一個基本過程:企業生產運營—社會環境被破壞—職業經理人采取改善行為—社會環境績效提升—改善企業形象,增強市場認可—擴大市場規?!嵘洕冃?。該過程主要是積極性過程,即企業積極采取社會環境改善措施,保證環保信息披露的及時性,得到消費者和市場的認可,進而促進經濟績效的增長。
第二個基本過程:企業生產運營—社會環境被破壞—職業經理人不采取改善行為—社會環境績效下降—企業形象被破壞,影響市場認可—損失市場份額—降低經濟績效。該過程主要是企業的消極性行為,即企業在生產初期為了保證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忽視社會環境問題,進而引發一系列的不良影響,降低企業經濟績效。
但是,以上兩個基本過程均是在理想化狀態下進行的,其變化過程還與市場環境變化、企業發展階段等多種因素相關,如企業信息披露不及時或消費者關注度降低,可能導致在良好的社會環境績效下,企業經濟發展狀況不佳。近年來,煤炭產業進入發展的低緩期,即使企業的社會環境效益良好,但是外部市場條件限制了企業經濟績效的增長,導致企業經濟績效與社會環境績效之間的關系就不是以上描述的基本過程。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發現,在理想化狀態下,煤炭企業的經濟績效和社會環境績效之間可能存在某種線性關系。但是,在考慮到煤炭市場變化、企業發展階段等條件影響時,煤炭企業經濟績效與社會環境績效會有不同的表現,其關系存在動態變化趨勢。

圖5 影響因素作用圖
為了分析煤炭企業經濟績效與社會環境績效的關系,將績效的影響因素分為內部和外部兩個部分。其中,內部影響因素包括職業經理人行為、企業規模、產業結構和企業創新能力四個要素,外部影響因素包括政策要素、市場要素和地理要素。根據不同因素對企業的影響,描述了企業可能的行為過程。
在文中繪制的影響因素作用圖是理想狀態下的狀況,由于考慮到煤炭市場環境的變化以及企業發展階段的不同,本文未能詳細分析煤炭企業經濟績效與社會環境績效的變化關系,在以后的研究中會針對不同時期的煤炭企業狀況和煤炭市場變化進行相關分析。
參考文獻:
[1]Klassen R D,Mc Laughlin C P.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 Management on Firm Performance[J]. Management Science,1996(42)
[2]Stanwick P.A.,Stanwick S.D. The Relan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nd Organizational Size,Financial Performance,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Examina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998(2)
[3]Poter M.E. Van Der Linde C. Green and Competitive:Ending the Stalemate[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5(5)
[4]Chongmao L,Rui N,Di W.Scientific mining in China-problems,progress,and prospects. Electronic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15(15)
[5]楊東寧,周長輝.企業環境績效與經濟績效的動態關系模型[J].中國工業經濟,2004(4)
[6]秦穎,武春友,翟魯寧.企業環境績效與經濟績效關系的理論研究與模型構建[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4(8)
[7]宋軼君.企業環境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其應用[D].北方工業大學,2007
[8]鄧麗.環境信息披露、環境績效與經濟績效相關性的研究[D].重慶大學,2007
[9]程巧蓮,田也壯.中國制造企業環境戰略、環境績效與經濟績效的關系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2(S2)
[10]王愛蘭.企業的環境績效與經濟績效[J].經濟管理,2005(15)
[11]曹繼平,梁自鳳.企業環境績效與經濟績效相關性研究綜述[J].現代經濟信息,2014(4)
[12]王彩風.企業環境績效與經濟績效關系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08
[13]潘飛,王亮.企業環保投資與經濟績效關系研究[J].新會計,2015(4)
[14]陳璇,淳偉德.環境績效與經濟績效:控制權類型和高管激勵的調節作用[J].當代經濟管理, 2015(9)
(責任編輯張大鵬)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social-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coal enterprises
Li Chongmao,Yan Xinyu,Nie Rui,Gao Di
(School of Management,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Jiangsu 221116,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social-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coal enterpris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social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coal enterprises include external factors(such as policy factors, market factors and geographic factors)and internal factors(such as professional managers'behavior,enterprise scale,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 ability).In order to achieve double wins of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social-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coal enterprises should make decisions based o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Key wordscoal enterprises,economic performance,social-environment performance
中圖分類號TD-9
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1273259)
作者簡介:李崇茂(1988-),男,河北張家口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能源資源管理與政策、資源可持續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