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舉品
我校屬農村鄉鎮學校,教學區分兩部分,與鄉鎮居民區混雜,學生學習和生活不便,更不利于管理。近幾年,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基礎設施條件有了很大改善,由于狠抓管理,學校從未出現較大的安全事故,教學質量也在不斷提高,得到了上級的表彰。但與同類鎮屬小學相比,無論地域條件還是地方經濟都有很大差距。我們除了積極爭取上級投入來改變硬件外,從主觀方面分析,發現我校在教育教學管理方面還有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如領導班子成員團結一心,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心往一處想,都想把學校辦好,但由于各自忙于業務,特別是被日常校務工作纏身,存在著溝通不夠,以致于在一些事情的處理上有時會存在分歧;教學質量有提高,但教師的教學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學校衛生、安全管理、校園文化等方面也需要進一步加強。
靜心思考,學校管理要提升,必須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建設團結和諧的校領導班子
形成求真務實,勤政廉潔,有較強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的領導集體。對領導班子分管工作進一步作明確分工,將主要領導從日常事務工作中解放出來,不是只做埋頭苦干的楷模,“芝麻西瓜一起抓”,而要當好群眾的領頭雁,工作重點應從遠景規劃,宏觀管理,制訂好遠期、近期的可行性發展目標,循序漸進地推進學校的發展。要加強班子成員的溝通交流,引導全體班子成員以大局為重,牢固樹立全校一盤棋的思想,增強全局觀念,加強班子團結,促進班子和諧,共譜我校發展新篇章。
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增強整體素質
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師培訓,引領教師向專業化方面發展,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充分發揮片區中心教研組的作用,大興教科研之風,讓每位教師每期都上合格課,骨干教師期期上示范課,讓評課、上課、說課常態化,探索適合農村學校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幫助每一位中青年教師成為新課改的行家里手。
三、努力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
我校經“普九”的幾年攻堅,多方努力已經修建了標準化的教學樓、綜合樓、學生住宿樓、實驗樓等。2015年“7.17廟壩堰塞湖洪災”后,上級加大投入,在我校率先建起了“班班通”設備,配置了一間標準的農村科學實驗室,為搞好教育教學提供了保障。建設標準化的塑膠操場和全縣一流的鄉鎮小學食堂,改善學生的生活條件。早日建設成合格的健康校園,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增強育人氛圍
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理念,以培育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養,積極創建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特色化、和諧化、多樣化的精神家園、學習樂園、生活公園。
1.加強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要內容的校園人文教育。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基本內容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著力建設充滿人文氣息的“人文課堂”,寓人文教育于學科教學中。開設“學習禮儀知識,爭做文明公民”等一系列人文選修課;結合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重大事件和開學典禮、畢業典禮等,開展特色鮮明、吸引力強的專題教育活動,將人文教育滲透、融合于典禮文化的養成教育中。
2.加強以“唱讀講傳”四位一體活動為主要載體的校園文化建設。定期開展一次校級以上“唱紅歌、讀經典、講故事、傳箴言”比賽活動,實現“唱讀講傳”活動制度化、常態化、普及化、精品化,使之成為弘揚主旋律、提振精氣神的有效載體;以“走近大師,感受經典,陶冶情操,提高修養”為主題,堅持和不斷完善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以開展各種文化藝術活動為載體,不斷提高學生藝術修養和文化素質;定期開展作文、書法、繪畫、唱歌比賽,并積極推薦優秀作品到刊物發表,辦好校刊、校園廣播、校園網站,建設豐富、健康、干凈的校園網絡文化。
3.以文明學校和平安校園創建為抓手,鞏固和提高文明學校的創建水平。結合師生學習、工作、生活實際,實施校園文明風尚引導工程,引導師生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樹立遵紀守法意識,增強社會責任心和家庭責任感;著力推進“百萬學生文明行動”。以“講禮儀、講衛生、講秩序、講誠信、講愛心”為主要內容,大力開展“學習禮儀知識,爭做文明公民”“人人是形象,文明禮儀伴我成長”等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提高廣大青少年學生的文明素質。
4.強化人文校園標識文化環境建設,著力培養師生求真、揚善、尚美、務實、高效、創新的人文精神,以辦學理念、校訓、校規、校風、校徽、校旗、校歌、文化長廊等彰顯人文校園文化特色。
五、創新學校管理理念和方式,構建體現人文關懷的師生關系
1.關注、關心、關愛師生工作、學習、生活,幫助解決困難。減輕師生過重的身心負擔;積極為教師提供外出學習進修的機會。開闊其視野,提高業務能力。
2.積極推進學校制度改革,倡導人文關懷,努力形成改革、發展、民主、科學、創新、包容的學校制度文化,讓師生的價值、潛能、人格,得到公正評價,讓師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張揚,積極性和創造力得到充分發揮,感受到成長和發展的快樂與幸福。
3.加強師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讓師生學會心理壓力的自我調節方法,形成積極向上的心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諧地發展。
通過全校師生不懈的努力,打造鄉村美麗校園,構建“仁家”為主題的校園文化,強化學校管理增效提質,學校班子要樹立現代管理觀念,掌握科學管理方法,運用現代管理手段,力爭通過規范學校管理,積極創建市級文明學校,讓學生受益,讓家長滿意。
參考文獻:
葉澤軍.提升學校管理效能的策略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4(4).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