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潔
摘 要:高效課堂是對課堂不斷優化的過程,是老師永恒追求的目標。教師在課前積極備課,設計教學流程和教學階梯,保證課堂的流暢和整體學生的參與熱情,創設高效的英語教學課堂。
關鍵詞: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教學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8 Chinese New Year為例,簡述創設高效課堂教學的方法。
一、優化情境創設,有效調動學生熱情
隨著教育理念的傳播,創設情境是教師普遍應用的教學方法。但我們仍要對創設的情境進行優化,避免情境創設的低效甚至無效。結合小學生的發展特點,優化情境創設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即情境體驗在時間和內容的連續性、體驗的生活真實性和趣味性。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在開課初先進行簡單的情境創設,以吸引學生對課堂投入的注意力。在課堂教學結束后,再創設相對難度較高的情境,使學生能利用本堂所學的東西,豐富情境對話內容。如,開課初在Story Time講授之前,利用多媒體播放視頻或者音樂,用這樣的情境帶學生進入新年的歡樂氣氛,學生可能還會集體跟著音樂唱起來。教師為學生鼓掌,“我們把新年過得這么歡樂,是不是給遠方的朋友寫封e-mail共同分享我們的快樂呢?”把情境順暢地過渡到Story Time中,學生帶著如何寫郵件、郵件里寫些什么的問題,跟隨老師學習模仿Anna寫給friend Su Hai的新年郵件。教學中,結合前面對郵件書寫句型和語法的綜合學習,在Fun Time里為學生創設完整、真實和有趣的情境。如教材中Pick and say環節,提前為學生準備好代表各個節日的圖片卡,如生日、圣誕節、元旦、中秋節等,由小組代表隨機抽取一張,并以此為題,運用學過的句型設計對話,通過查單詞解決不會說的詞。這些節日都是小學生經歷過的,因此小學生通過回憶有很多話說,避免了全班學生都只對一句話進行重復模仿,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熱情。
二、理清教學邏輯,把握學習主線
教學中,學生是在老師的引領下完成對教學任務的學習,因此老師的講授決定了學生能否高效學習。由于小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比較強,在課堂學習中經常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導致教師要不斷重復講述教學內容。在英語教學中涉及的語法知識又比較散亂和枯燥,還有許多的新增單詞和短語表達。因此,在教學中為了使學生保持學習熱情,集中注意力在課堂上,教師在備課中制訂教學方案時,要明確教學目標、理順教學邏輯,無論教學內容如何拓展,都要圍繞這條學習主線。同時,教師在指定教學方案后,要先在腦海中模擬實施教學方案,理清教學用語和教學邏輯,想象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并想好對應方案,保障課堂實施的流暢度。比如,sound time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總結學習兩個o放在一起的發音規則。教材提供了五個單詞和兩個句子,讓師生通過錄音來發現這一規則。教師為了加強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信服度,收回學生在反復聽錄音的過程中渙散的注意力,可以請學生自己想想還有哪些類似單詞,提示學生自己說出soon,tooth,moon,afternoon,broom,school等,通過手指著door,腳踏一下地板floor等,讓學生在參與中僅僅圍繞這一知識點展開新舊知識的互相貫通。
三、當堂教學,當堂操練
小學生學知識快,忘得也快,因此教師要在內容教學后當堂完成鞏固操練,通過提高操練動機、培養良好的課堂操練習慣、多元化操練形式來落實學生課堂操練。比如,在學習story time中的email后,教師可以請兩三個學生表演,全班學生根據動作猜測對應單詞,多元化地鞏固其中新詞和短語,然后由學生自主完成look and order的填空,學生從中疏通了文章邏輯,學會了如何分享節日經歷;在grammar time中,四五人以小組,各自用第一人稱提問回答,然后學生用第二三人稱幫助另一學生回答,大家在訓練中熟悉了語法知識中的要點,在練習中還能互相發現彼此的錯誤用法,實現雙向提高;在culture time中運用very important和most important結合文化背景進行造句交流,體會兩者的區別。教師結合對教學要點的把握,帶領學生當堂學、當堂練,提高課堂的學習效果。
四、階梯式教學,全體學生共同參與
每個班學生的學習水平不同,同一個班學生也分優差。因此,教師通過課堂上的階梯式教學,保證所有學生都能跟上課堂進度。這里的階梯式教學是指把教學目標分為多個階梯,保證學生在完成上個階梯的基礎上再開展下一階梯的學習鞏固,在每個階梯的學習完成后進行考查,了解學生掌握情況。如,本單元中首先學會使用going to do的表達,接著學習語法知識點,最后是各個國家比較著名的節日以及節日里各活動的英語表達法;根據學生的個體水平差異進行階梯式教學,如設置對應難度的任務,保證學困生和優生都能從課堂中學到東西,從完成度中激發他們學習的滿足感和自豪感,促進各個學生對英語及教學課堂的熱愛。在設置提問問題時,要保證學困生也有回答問題的機會,促進課堂的循序漸進以及整體學生的參與。
參考文獻:
陸淑華.淺談如何進行課堂操練[J].小學科學,2014(1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