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秀媚
摘 要:班主任工作真是千頭萬緒。怎樣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體現現代教育觀和學生觀呢?在班集體中做好四項工作,善用四種方法,堅持四項原則,把班級建設成為和諧的班級集體,讓學生在集體中享受和諧人生,讓生命在和諧的環境中倍加精彩,保障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教育觀;學生觀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學教師。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在實踐中我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總結,使我受益匪淺的是參加了廣州市第二期的“名班主任”培訓。在學習中,我漸漸對班主任工作得心應手,越干越覺得其趣無比、其樂無窮。在工作中,我堅持做好四項工作,善用四種方法,堅持四項原則。我所帶班級班風好、學風正、能力強,深受領導和學生家長的好評。
一、做好四項工作
作為班主任,我們總想管住學生,因此,當我們管不住學生的時候,我們總是想方設法去制定各種規章制度,想方設法去說服壓制,想方設法去各個擊破。但是,我們從沒想過:管不住,是不是我們的管理方式有問題,是不是一開始我們的管理方向錯了?怎樣才能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呢?
1.制定班主任工作要求
每學期開學初,我都要對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要求重新定位、重新反思。例如,這學期我的班主任工作要求是:(1)要真誠地喜歡、關心、尊重每一個學生;(2)要讓微笑時時包圍我的學生;(3)要容忍學生在嘗試中犯各種各樣的錯誤;(4)要公正、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5)要讓每一個學生都知道:我愛他(她),而不是隱藏在心里不說;(6)要適時鼓勵我的學生:再加一把勁!(7)要心甘情愿付出,不求回報;(8)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思考!不斷地反思!
通過制定班主任工作要求,讓它不斷提醒自己怎樣面對一天中我的學生,提醒著我不斷地思索、不斷地創新。
2.寫好備好班會課
我每個星期五都根據學校工作要點備好下周的班會課,及時記錄學生的優缺點和典型案例、閃光案例。在班會課上隆重表揚有進步的每一位學生,也可以就出現的問題與學生商量,可以就學習方法給學生指導。以此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可以說一舉多得。
3.建立“心理小屋”
建立“心理小屋”其實就是讓學生每天寫好日記。讓學生把不高興的和高興的事全都寫在日記里,與教師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我會分析學生在特定情景中的心理以及矯正策略,捕捉適當的教育時機及時對有問題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解決他們的難題。此舉深受學生和家長的喜愛。
4.做好家訪工作
家訪既是一種工作方法,又不單純是一種方法,它還可以增進教師和學生及家長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是一種情感的交流和共鳴。通過家訪,既教育了學生,增強了師生間的感情,又能把學生的在校情況與作家長具體反映,共同對學生出現的不良傾向進行探討,尋求解決的方法。
二、善用四種方法
1.角色互換法
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時,我常常采用角色互換的思考方法。也就是把自己當成學生進行換位思考,然后再根據情況選擇恰當的教育方法。有一次,語文測驗發下試卷后,我們班的曾××同學課下請求我借給她1分。因為她考了59分,怕回家挨打。我認真地聽取了她的理由就借了。因為我覺得,如果我是她,這個時候我最需要的是關懷,是體諒,是鼓勵。而“借”本身就體現了自信。結果證明,我對了,三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她得了88分。
2.寫小紙條法
我還學會了用寫紙條的方法與學生交流。紙條上可以是對學生委婉的批評、善意的提醒,還可以是對學生改正錯誤的真誠鼓勵和表揚。尤其是當遇到使教師盛怒的情況時,我更是選擇寫紙條。當面對學生的錯誤時,有時難免大怒,這時去做工作勢必更糟。我便采用寫紙條的方法:“請到我的辦公室來一趟,我有事找。”短短一張紙條避免了大聲訓斥,給學生一個反思的機會,而且相信學生再找你談話時對錯誤已經懊悔得不得了。有一次,第三組學習組長向我反映:可××的家庭作業已經連續三天沒做了。過了不長時間,班長來找我:可××昨天下午在放學時把梁××推倒了。我當時真氣壞了,但當我快走到教室時又回來了,這時候劈頭蓋臉一頓訓斥能解決什么呢?我壓了一下火,讓學習委員給可××捎了一張紙條:“下午放學請來我辦公室,我有話對你說。”下午他來了,低著頭,一副準備挨訓的樣子。“知道我請你來有什么事嗎?”“知道,我犯錯了。”“犯啥錯了?”“我昨天不該去打游戲機和到學校門口玩抽獎。”我心里想,他還有這么多的不是!我繼續用平靜的語氣問:“還有別的事嗎?”“我不該推梁××,不過他老是在路上欺負小同學,我對他講,他不聽,我不小心才把他推下去的。”哦,情有可原。我心里想。“那今天的作業一定做完了吧?”“做完了。”果然,他做完了,并且做得還挺認真。我表揚了他的作業,又指出了他玩游戲機的危害性。一番促膝長談,當他走出辦公室時,我看到他臉上寫滿了感激。他后來的表現證實了這次談話的效果,在兩周以后的班會上他被選為進步獎得主。
3.商量
作為教師,要事事以學生為主體,所以我們所定的法規、所選的“官”、所舉行的活動都是與學生商量的結果。商量是民主,是對學生的尊重,是對學生的信任,是一切法規、一切活動能執行好的必要條件。
4.示范
當班主任,必須時時、事事、處處以身示范,如學習中范背課文,講普通話,寫好黑板字,練毛筆字、鋼筆字等,生活上注意衣著整潔,彎腰撿紙,提前到校,收到了雖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三、堅持四項原則
1.自我情感原則
教育學生,要學會運用面部表情來表現自我情感。也就是說,教師在教育轉化學生時,其表情應隨情境的變化而變化,才能收到較好的教育轉化效果。當今,部分小學生學業成績不甚理想,個別小學生思想表現不符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要求的現象隨處可見。如何教育這些學生呢?教師的教育方法如何才能符合要求呢?如果教師不接納他們,時常在他們面前擺出一副毫無笑容的長臉,并以為這是“嚴肅”。其實這是在做作,是在掩飾厭惡學生的真情實感,其結果是師生的距離越來越大,導致學生形成不健康的心理,久而久之,學生中途輟學的誘因由此產生。一個優秀的班主任言行應當是感情豐富的人,在與學生接觸交談的過程中應當讓學生感到教師言行既符合人之常情,而又飽含著對他們的關愛。
2.控制情緒原則
班主任不但要善于運用各種方法做好轉化工作,而且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我們所接觸的都是帶有情緒色彩的工作或活動,難免會遇到學生在紀律及行為方面的抗爭情緒,甚至是有意挑釁。這不可避免地引起我們的情緒緊張和不安,痛苦和焦慮。作為班主任,就須有極大的忍耐力和自制力,并以良好的心態去影響學生,做到不遷怒學生,不拿學生出氣,不向學生瞪眼或手舞足蹈。但也不應傲慢,冷酷無情地迫使學生屈服于你,更不能用體罰、諷刺、挖苦和孤立的手段去回敬學生,大聲斥責學生。班主任要用良好的心態去控制自己的情緒,要保持清醒和冷靜,并以機智且誠摯的態度、中肯的話語對其進行啟發、引導、教育。
3.寬容原則
“教育的底線是什么?是讓孩子擁有舒展鮮活的生命。”一位有經驗的教師,在教育轉化學生的工作中,應具有開闊的胸懷,要創設一個善解人意和寬容的心態,讓學生在學習和活動中所遇到的內心痛苦能夠傾吐出來,使學生那種緊張的心理壓力得到緩解,從懼怕而又缺乏自尊心和自卑感中解放出來,在教育轉化學生而又受到學生的抵制時,教師就更應該保持一種愉快的心情,面對學生的違紀行為更應平靜如常,能忍受學生出現的不良行為,然后以自己寬容的態度去感化學生,去影響學生。
4.自主參與原則
這個原則是指班級成員參與管理,發揮其主體作用。現在的學生自主意識較強,他們是班級的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一旦他們真正參與管理,班級管理效率將成倍提高,班級的發展將獲得強大的原動力。這一原則是社會主義民主管理原則的具體要求和體現。它對于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學生的創造性、獨立性以及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一個班級,如果只有班主任的積極性,只靠班主任單槍匹馬地管理,沒有學生的積極性,班級就難以前進,班主任也就不可能有很高的工作效率。當然,我們所說的“自主參與”,是與不負責任的“放羊式”,完全兩碼事。要堅持學生自治。班干部是教師與學生的橋梁,是貫徹班主任工作能否順利進行的一個重要問題,因此班干部得力與否是關系到一個班的教育好壞。我們要做到:(1)作為班主任要培養班干部的團結意識和奉獻精神。要形成齊抓共管,人人奉獻班集體,才能發揮作用;(2)培養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只有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強,工作方法好,以理服人,班干部才能大膽管,才能起作用;(3)定期召開班委會,每周五下午放學后進行班委工作交流總結好的方面,找出不足之處,明確今后工作,促進班工作順利開展。
總之,在現代教育飛速發展的今天,我深知自己的責任是塑造學生的個性,是把我的學生塑造成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獨到見解、有自己的獨特個性、有骨氣、健全的人。因此,我將更加努力學習借鑒名師育人經驗,結合自己的實際思考、探索適合自己的管理路子,在實踐的過程中再不斷地反思、不斷地總結,以使教育工作更加有利于學生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祁智.剝開教育的責任[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04.
[2]鄭學志.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3-01.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