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群
英語學習能力包括多個方面,如聽(listening)、說(speaking)、讀(reading)、寫(writing)和譯(translation)等,其中閱讀能力的培養更是英語教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它可以使學生增加詞匯量,提高閱讀速度,增強寫作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感,提高學生說英語的能力。在目前我們缺乏直接聽、說英語機會的情況下,通過直接閱讀英語書籍、報刊、雜志,吸收語言材料,獲取信息是一種重要的學習英語的途徑。可以讓學生了解一些使用英語國家的歷史、文化、地理及風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識,開闊視野,拓寬知識面,豐富閱歷,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學會欣賞英語文學作品的美,通過自然滲透,陶冶情操。此外,我們掌握的語言材料越多,使用英語的能力提高得就越快。這對于學生的學習會產生積極的作用,所以閱讀在英語學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考查英語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標志之一是英語閱讀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增強和提高英語的閱讀理解能力,逐漸達到爐火純青、左右逢源的靈活運用境界呢?要攻克閱讀理解這個難關,一要勤學苦練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二要有科學的方法指導,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要養成廣泛閱讀的習慣。廣泛閱讀有助于拓寬視野,擴大知識面及詞匯量,提高寫作能力。如閱讀原著,在原汁原味的語言環境中,可以領悟到英語文化的真諦。這樣,在潛移默化的學習過程中,不僅增強了對英語的感性認識,而且提高了學習英語的興趣。“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英語學習同樣如此,只有讀得多了、見得廣了,才能寫出精彩的東西。其次要養成英語思維的習慣,盡量給學生創造良好的英語環境,擺脫漢語思維模式的影響,用英語方式理解和思考事物。語言思維是語言的靈魂,是掌握語言的根本,只有英語與思維直接聯系,才能真正掌握英語,要養成堅持學習的習慣。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困難,但不能向困難低頭,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堅持不懈地反復學習,不斷積累知識,并持之以恒。
提高閱讀能力除了要有這些良好的習慣外,還要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指導,主要從以下四個培養閱讀能力的重要環節進行簡要的分析。
一、擴大詞匯量
任何文章都是由詞匯組成的,如果不具備一定的詞匯量,閱讀理解就無從談起,而且會大大影響閱讀速度。要解決這個問題,唯一的方法是扎扎實實地多背、多用詞匯。加強習慣用法,注意一詞多類、一詞多義及近義詞的辨析、語法知識等。
1.加強學習慣用法。在閱讀實踐中,經常出現這種現象:看起來每個單詞都認識,可是就是無法正確地理解其含義,這就有可能遇到某個慣用法。對于慣用法,必須像背單詞一樣逐個記憶,才會使閱讀變得輕松。
例如:This press has the ?搖 ?搖 right to Mr.Wangs books.選項有Flexible,overall,virtual,exclusive.
如果學生不知道exclusive right是一個固定搭配,意為“專有權”,就可能選擇其他的選項。
2.注意英語的一詞多類、一詞多義的現象。對于一些常見的這樣的詞匯,閱讀時可以根據上下文、詞在句中的搭配關系選擇和確定詞義。如:“trade”的基本詞義是“貿易”,但是在下列句子中分別可譯為“交換”、“顧客”。(1)I got these stamps as a trade.我交換到這些郵票。(2)The store has a lot of trade.那家商店顧客很多。
3.加強近義詞的辨析。如:Water(Air)is a good ?搖 ?搖 for transmitting sound.意思是水(或空氣)是傳導聲音的良好媒介。選項有median,media,mediate,medium,詞義、詞形相近,容易混淆。Median(adj.)中間的;中點。Mediate(adj)中間的;中間人的。Good后應接名詞,因此這兩個詞可以排除。Media(n.)常用作新聞媒體,也不適合,只有medium(n.)“媒介物”合適。
4.掌握語法知識。英語的語法結構有大量的固定句型、慣用表達形式等,只要將能用于這一句型的詞語套入,就可以構成不同的句子。如:It is+of sb+to do sth.eg:It is most impolite of me to have forgotten your invitation.
二、在閱讀實踐中運用科學的閱讀方法
英語語言教學和研究人員對英語閱讀技能的分類基本上可分為四種:第一種是精讀(intensive reading skill);第二種是泛讀(extensive reading skill);第三種是略讀(skimming reading skill);第四種是查讀(scanning reading skill)。
1.精讀(intensive reading)和泛讀(extensive reading)。精讀要求對所閱讀的文章應做到逐字細讀體會文章的每一個細節,如從內容上、語法上、主題上等,細細揣摩作者的思想。為了對閱讀的英語資料文章做深度了解和研究,我們需要工具書查閱生詞、不懂的句式和慣用語等,這時就是精讀。泛讀,顧名思義,就是要廣泛的閱讀,Krashen的輸入假說認為,決定二語習得能力的關鍵因素是接觸大量的有意義的、有趣的或是相關的第二語言輸入材料。Flahive和Bailey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研究發現,消遣性閱讀的數量與閱讀能力呈正比。堅持經常閱讀一定數量的英語文章,可以鍛煉英語語感、增進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久而久之,自己就可以感到英語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2.略讀(skimming reading skill)和查讀(scanning reading)。略讀是要求讀者有選擇地進行閱讀,可跳過某些細節,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從而加快閱讀速度。因此,略讀時抓住文章標志性的詞句,如標題、每段開頭或結尾等,就可以確定文章的主題及作者的觀點。查讀又稱尋讀,也是一種選擇性閱讀。查讀所選擇的內容是文章中某一項特定信息,如: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等。通過對文章迅速閱讀,查找關鍵詞,一旦發現有關的內容,將它記住或摘下,既保證速度,又做到準確無誤,所以查讀很有實用價值。
三、要了解英語文化背景
純粹學習語言知識而缺乏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了解,是無法進行有效交際的。教師應該在傳授語言知識的同時,重視對學生文化背景知識的培養,有效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例如:美國紙幣顏色都是綠色的,因而就有了“green power(金錢的力量)”,如果不知道這一背景,就很難聯想到其含意。漢語中人們常用“揮金如土”比喻花錢大手大腳,但是在翻譯成英語時,“土”變成“水(water)”。因為英國是一個島國,歷史上航海業十分發達;而中國位于亞洲大陸,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土地,因此正確的翻譯應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諸如此類的詞還有很多,16世紀的英國,屋子地面是臟土,只有富人家不是這樣,因而有了“dirt poor(極其貧困)”的說法;a white day(吉祥之日),white表示幸福和純潔;如果看到這樣的句子:“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并不是天上下了貓和狗,而是用來形容傾盆大雨等。可見學習和了解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知識對于英語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要提高閱讀能力,就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多學多練,再結合正確的學習方法掌握閱讀技能和技巧,就可以很輕松地享受閱讀帶給我們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