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智民
?
事業單位管理會計應用探析
文/黃智民
摘要:管理會計又叫“內部報告會計”,近年來事業單位內部管理存在資金利用率不高,管理亂的問題,因此管理會計漸漸被應用到事業單位中來。現階段管理會計在事業單位的應用中遇到了種種問題,隨著事業單位不斷的探索與研究,總有一天管理會計能在事業單位中被廣泛應用起來。事業單位中的管理會計應用主要是為了服務于事業單位內部管理,主要目的是提高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效率,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在保證資金成本較低的條件下,保證事業單位的管理質量,為人民政府的良好形象提供保障,也為宏觀經濟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事業單位;管理會計;應用

(一)管理會計的定義
管理會計,又叫“內部報告會計”,是一個管理學專用名詞。它有兩在組成部分,一是成本會計;二是管理控制系統。指的是為了提高企業的利潤水平,管理會計收集財務會計的資料與信息,將信息再加工,然后對企業或單位做出反饋。使得企業或單位內部管理更加合理,降低成本,提高利潤水平,并能幫助企業管理者做出各種決策,它是傳統會計的一個分支。
(二)管理會計的由來
管理會計最初被使用是從20世紀初的時候。一戰后在國外的很多公司與單位中推行,用管理會計科學地管理企業的生產效率與工作效率。那時就有的學者提出過“管理會計”這個名詞,認為企業管理應該把重點放在內部的管理上,而不是像“財務管理”把重點放在企業外部。但是當時整個行業并沒有重視這種說法。然后到了20世紀中期,就是二戰以后,市場競爭加烈,企業必須尋找一條能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的管理模式。這里,“管理會計”終于被企業所重視,逐漸被廣泛應用到企業管理中。一直到20世紀中下期,經過一些學者不斷堅持與管理會計的廣泛應用,終于于1952年在會計學年會上通過了“管理會計”這個名詞,從那時開始,管理會計正式成為會計學的一個分支,眾多學者也漸漸投入研究,企業也使用得更為廣泛了。
(三)事業單位里的管理會計
近年來事業單位內部管理存在資金利用率不高,管理亂的問題,為解決事業單位中內部管理的問題,管理會計漸漸被應用到事業單位中來。管理會計服務于事業單位的時間并沒有傳統的財務會計長,應用也沒有財務會計廣泛。事業單位主要靠財政撥款,不以盈利為目的,在管理中,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的信息經過管理會計的再加工,然后由管理會計做出決策,再反饋給財務會計,從而提高事業單位的管理水平。管理會計應用到事業單位中主要是為了服務于事業單位內部管理,用于目的是提高事業單位的組織效率,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在保證資金成本較低的條件下,保證事業單位的管理質量,為人民政府的良好形象提供保障,也為宏觀經濟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一)事業單位普遍對管理會計認識不夠深,啟用管理會計的觀念不強
管理會計服務于事業單位事業單位的時間并沒有傳統的財務會計長。而管理會計最初是為提高生產效率與增加利潤而被提高并發展的,那時的管理會計是服務以利潤最大化的企業的,并不是為不以盈利為目的的事業單位。因此,事業單位至今也還不是太重視管理會計這一新事物,認為財務管理對于事業單位來說就足夠了,并不需要服務內部的管理會計。也有很多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甚至是事業單位的領導,連管理會計是什么,具體是做什么的,能給事業單位本身帶來什么用處都不清楚,更別說做管理會計所做的事情了。
(二)事業單位本身內部管理的模式與政策約束著管理會計的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事業單位也在不斷地改革,但是改革的進度還是跟不上企業的進度,內部管理模式有待改進。目前我國很多的事業單位連財務會計人員都很稀缺的,更別說配備專門的管理會計人員了。再因政策方面的約束,我國事業單位內部管理不是很嚴謹,管理層也沒有對事業單位提出更高的管理要求,而事業單位也不太可能自己去申請管理會計來負責單位內部管理會計方面的管理。再如我國事業單位的工作內容與運行機制等,都約束在一定的范圍內;事業單位本身也沒有法律或是法規強制性要求單位啟用管理會計,因此我國目前為至事業單位管理會計的應用并不沒有外國的事業單位那般廣泛。
(三)我們管理會計人才質量與數量跟不上
現在,我國在管理會計人才教育方面速度過于緩慢,除了部分高校開設的專門的管理會計教育課程外,社會上、企業中,包括事業單位本身,也極少有培養管理會計人才的計劃。而且高校里的管理會計人員主要的研究方向也不在管理會計,而是在財務會計方面,更何況現在大多數的會計人員都只學到一些皮毛,更別說在事業單位中實踐了。同時,現在的會計人員職業水準很多也不高,做假賬的現象時有發生,法律與道德水平不高,這些會計人員的水平,當然不能勝任事業單位中管理會計的職務。在單位招聘財務人員時,也鮮有要求在管理會計方面特別有造詣的人才。因此,事業單位中能夠做管理會計崗位的工作人員少之又少,在這樣的環境下,想做事業單位做好管理會計方面的工作幾乎是不可能的。
(四)管理會計難以與傳統的財務會計融合
管理會計其實就是在財務會計的基礎上,將財務會計得到的資料信息再加工,利用這些資料對事業單位本身的業務能力,資金利用效率等進行預測與決策。這樣,財務會計的資料與文件就相當重要,因為這會直接影響管理會計動作的結果。在我國的事業單位中,要么缺少管理會計,要么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脫節,難以融合,財務會計無法及時向管理會計提供準確無誤的信息,這使得管理會計無從入手。有的事業單位本身沒有自己的會計,由政府的結算部門擔任單位的會計,這種情況,管理會計更是無從入手,部門都不同,要想相互配合,做到高的效率非常難。管理會計做出的預測與決策,又需要財務會計進行檢驗,而這種脫節的制度使得管理會計做出的預測與決策正確性無從考究,也讓管理會計在事業單位中很容易變得可有可無。因此,事業單位也就對管理會計失去興趣,導致事業單位不重視管理會計的情況發生。
(一)加強重視管理會計重要性學習,加深對管理會計的認識
我國現沒有法律法規強制性學習管理會計,所以事業單位并沒有從意識層面去重視管理,一些舊觀念,對管理會計不科學的想法還存在在很多事業單位中,包括事業單位的領導與財務人員,都需要加深對管理會計的認識。首先要提高對管理會計的認識,提高認識后,就必須用心加深對管理會計的學習。尤其是事業單位的領導,更要以身作則,多學習相關的知識,在自己提高的同時,也要帶領全單位的財務人員,其他人員一起學習,只有人提高了管理會計的意識,事業單位本身才能降低運作成本,減少浪費,提高財政資金的利用率,從而提高事業單位的管理水平。
(二)加快事業單位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的改革
經濟在飛速發展,企業單位為了利潤最大化也在不斷改革,而事業單位做為國家資金的主要運作者,更應該加入改革大軍,提高事業單位的管理水平,節約成本,提高資金的利用率,并提高辦公效率。管理會計現在在事業單位里運作起來確實還不是太成熟,但是它的重要性卻是不可缺少的。對于事業單位來說,以后的發展始終都有設置管理會計。而現在,如有必要,可以通過法規來約束事業單位,比如一定要設置管理會計崗位等。改革方面主要是看行政事業單位主管部門的協調與統籌,制定一定的法規制度,使得管理會計能在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改革中得到更快的進步與發展,更成熟地為事業單位做出貢獻。
(三)提高會計人員的管理會計水平及重視人才的后續教育
人力資源是一個組織擁有或能使用的各種勞動力,對于事業單位來說,雖然事業單位不是以利潤最大化為最終目的,但是人才對于每一個單位來說都是最有用的資源。現階段我國會計人員素質總體不高,對于事業單位的管理會計工作不能勝任,通過培養高層次高技能的管理會計人才,管理會計工作才能順利開展。
可通過建立管理會計組織,組織高校教師到事業單位來教學,也可以通過對工作人員進行補貼,讓工作人員進行深造;通過日常工作中的業務,能用到管理會計知識的盡量要求用管理會計方面的知識來解決,從實踐中提高管理會計人員的實操水平與提高管理會計技能;在人事部門招聘財務人員時,可以對管理會計水平提出一定的要求,這樣,可以保證事業單位中的財務人員具有一定的管理會計基礎,后續的教育將更容易開展。
(四)加強實際操作,盡快整合管理會計與傳統的財務會計
知識學到了,教育也接受了,但是如果沒有實際操作的話,對事業單位來說,還是沒有起來實質性的作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唯有實踐,才能發現知識與實際是不是能結合在一起,是不是能給實際工作帶來有益的影響。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在問題中改過,只有這樣,才把事情做到好處。在實踐中,財務會計的信息由管理會計處理,然后管理會計做出決策,再反饋給財務會計。一個年度不行,就下一個年度,再不行,再下個年度,在一次次檢測中,事業單位的辦公水平,管理會計水平乃至財務會計水平都會大幅度提高。只有管理會計和辦公水平提升了,事業單位的資金利用率才能提高,成本才能降低,而管理會計在降低成本的同時,還能保證事業單位的質量管理,使事業單位整體有序、高效地運作,保證政府公共事業與民生工程等的開展。
隨著全球性的經濟發展,競爭日益激烈,我國經濟面臨著重大的改革道路,事業單位是我國國家機構的分支,是經濟組成的重要部分,也承擔著重大的任務。而管理會計改革是事業單位必須進行重大改革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務。通過加強重視管理會計重要性學習、加快事業單位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的改革等措施能有效提高事業單位的管理會計水平,從而強化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提高事業單位的組織效率,提高資金利用效率。還在保證資金成本較低的條件下,保證事業單位的管理質量,為人民政府的良好形象提供保障,也為宏觀經濟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孟焰.中國管理會計研究述評與展望[J].會計研究,2014(09).
[2]田祥宇.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特征研究[J].會計研究,2013(09).
(作者單位:桂林市工業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