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思北 吳 晶 施雨岑
?
慈善法草案審議報道:如何讓法律解讀“既有顏值又有氣質”
□ 文/王思北 吳 晶 施雨岑
內容提要近年來,在我國慈善事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因有時信息不夠透明、監管不完善等問題遭遇信任危機。3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草案提交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相關編輯記者提前策劃、多方采訪、精心寫作、反復打磨,相關報道在審議首日同時在新華社“新華全媒頭條”和“今日關注”發布,實現了讓法律解讀“既有顏值又有氣質”的良好效果。
關鍵詞慈善法 法律 報道 兩會
慈善法草案都說了什么?與百姓生活有哪些關聯?法律的出臺能否重塑慈善的公信力?這些無疑都是公眾關注的法律問題。在2015年11月初步了解到草案提交大會審議的情況后,新華社國內部高度重視,將慈善法草案確定為兩會報道重點選題,要求編輯記者及早著手策劃采訪。
新華社國內部政文采訪室教育衛生片日常負責聯系民政部、中國紅十字會(這是慈善法草案調整范疇內會涉及到的部門領域),關于慈善法草案的報道由教育衛生片牽頭進行。在全程參與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歷次慈善法草案討論會后,教育衛生片記者向民政部主管司局了解慈善組織登記、慈善活動實際操作等相關情況,并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新聞局、法工委大力協調和支持下,對草案主要起草人、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原副主任闞珂進行了長達半天的獨家專訪,闞主任從立法的角度,聯系社會熱點事件,為記者提供了大量權威、細致的立法信息和解讀。
此后,記者又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的推薦,聯系中國扶貧基金會、泛海公益基金會、瓷娃娃罕見病關愛中心等多家慈善組織以及多名慈善領域專家學者進行采訪,請他們從多方視角對草案的立法本意、爭議焦點、實施瓶頸及配套措施等進行闡釋解讀,使稿件的“原料”充足,“配料”多樣,為日后適應多樣化的編輯部需求奠定基礎。

□ “沖刺” 新華社/發 徐駿/作
3月1日,新華社兩會重點選題進行了精細分配,決定同時在“新華全媒頭條”和“今日關注”兩個重點欄目播發慈善法草案解讀稿件。兩個欄目既有相似又有差別,相似在于均是以發布重大時事和熱點新聞為主要內容的平臺。不同在于,“新華全媒頭條”注重運用全媒體方式呈現一條主打稿件,稿件要求立意宏大但話語表達要貼近新媒體風格;“今日關注”采用“1+X” 模式,要在動態消息基礎上附加分析、評論、鏈接等延展性產品。
同一天同一主題兩套稿子,要想避免主題雷同、面目相似,確實是對策劃思路和寫作方式的挑戰。記者再次審視素材,與兩個編輯部門反復溝通研討,力求兩篇(組)稿件各自錯身、共同出彩。最終商定把闞珂主任“建議性點題”的“八問慈善法”一稿供給“新華全媒頭條”,而“今日關注”的稿件則主要圍繞“如何讓百姓放心捐”這個角度展開。
在“新華全媒頭條”稿件的寫作中,記者以闞珂主任的權威立法解釋為藍本,從百姓視角和關心內容設計問題,如:只有捐款捐物才算做慈善嗎?購買彩票、單位組織的獻愛心活動是做慈善嗎?網絡上的求助信息誰都可以發嗎?這些一目了然的提問條條鏈接近年來民眾對慈善事業和熱點事件的疑問,通過這樣的問題設計,深藏在法律專業表述中的立法原則和規范被挑揀出來,法律的新聞價值被提亮和凸顯。同樣,在“今日關注”的主打稿中,記者設計了如何參與慈善行為、慈善組織怎樣管理、善款如何使用這三個維度,回答“捐對了嗎?用對了嗎?管好了嗎?”這三個百姓可能“不放心”的問題。同時,記者特意從熱點事件梳理和慈善事業進展兩個角度準備兩個版本的“新聞鏈接”,以應對議程設置根據輿論變化可能進行的臨時調整。后來,根據編輯部的方案調整,記者連夜補充采訪,將兩個鏈接分別改寫為短評和對民政部有關負責人的權威訪談,并請民政部加急審看。這樣,這組“今日關注”不僅在緊扣法律本身的基礎上回應了社會對“如何才能放心捐”的強烈關切,還從體裁上得到了極大豐富。編輯和終審發稿人在接到稿件后,更是一字一句進行打磨,數易其稿,力求完美。
不同于一般情況下兩會報道主要依靠前方,此次慈善法草案的報道考慮到人力和資源的協調,將采寫主力設置在后方。相關記者分頭行動:吳晶、王思北、施雨岑、胡浩在后方采訪全國人大常委會、相關部委、慈善組織、專家等;劉奕湛利用在人大代表團駐點優勢,采集代表委員的聲音。
首日審議就要播發,時間緊任務重。為了讓法律解讀稿件內容更豐富、可讀性更強,后方記者還在編輯協調下,按照“基層人大代表、來自企業的人大代表、關注慈善事業的律師(全國政協委員)”等具體需求對分社記者進行“招標”,用最短的時間尋找最切題的資源。這一做法大大提高了效率。為嚴謹起見,記者還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的領導同志審核把關,力求準確。
在后方統籌前方配合下,兩套稿件當日順利播發,包括“新華全媒頭條”:《八大亮點讀懂慈善法草案》;兩會“今日關注”:《善款如何才能“放心捐”?——聚焦慈善法草案》《“依法行善”促進社會公平——專訪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四次會議秘書處法案組副組長闞珂》《用完善立法助力全民行善舉——民政部有關負責人談慈善事業發展》《短評:讓天使的事業充滿陽光》。截至3月10日18時,“今日關注”主打稿件《善款如何才能“放心捐”?——聚焦慈善法草案》已有110家采用,其他稿件的采用情況也在陸續攀升中。由“新華全媒頭條”精心打造的慈善法普法動漫片也即將誕生。
實踐證明,通過編輯部的有力統籌和記者的通力合作,對同一重大主題的新聞加工完全可以達到“形式活潑、內容端莊、既有顏值又有氣質”的預期目標,滿足受眾的多樣化需求。
(作者單位:新華社國內部)
編 輯 張 壘 leizhangbo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