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軍

近來,一些西方國家的政客放風說,可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允許俄羅斯重返八國集團(G8)。對此,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近日給出的答復有點“傲嬌”,大意是,參不參加G8,要看俄羅斯樂不樂意。眼下,G20模式更具代表性,更有活力,而俄羅斯現在對G8的興趣已經不如以前。
如今,好多人可能都已經記不起俄羅斯什么時候被趕出G8了,也忘了俄羅斯當初為什么會被趕出G8。認真回顧一下那段歷史,對于了解現狀頗有益處。
2014年3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了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聯邦的法案。3天后的3月24日,西方七國在荷蘭海牙舉行緊急首腦會議并宣布,如果“強行吞并烏克蘭南部克里米亞”的俄羅斯不改變態度,將把俄羅斯暫時開除出八國集團,不允許其參加G8峰會。
如今,兩年多過去了,俄羅斯并未改變其在克里米亞問題上的立場,但西方國家內部卻不時傳來允許俄羅斯重返G8的聲音。比如,5月中旬,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就公開表示,在莫斯科履行其明斯克協議規定的義務后,贊成俄羅斯回到G8。這里所謂的明斯克協議中,對克里米亞只字未提。再往前,美國總統奧巴馬今年4月也曾表示,明斯克協議一旦落實,即可取消對俄制裁。雖然這里的取消制裁,可能并不包括讓俄羅斯重返G8,但很顯然,奧巴馬也不提克里米亞了。
或許可以說,在將俄羅斯踢出G8,并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兩年多后,西方基本上逐漸放棄了當初在克里米亞問題上的強硬立場。雖然沒有公開說,但實際上,西方七國已經默認了克里米亞的新現狀,默認了在西方七國與俄羅斯之間,克里米亞不再是一個問題。對俄羅斯而言,用西方大國兩年多的冷遇換來克里米亞,顯然是一筆絕對劃算的買賣。
然而,即使西方七國內部有政客發聲讓俄羅斯重返G8,至少在目前,可以肯定的是,西方七國內部在讓俄羅斯重返G8的問題上仍未達成一致,其中,尤為關鍵的是,作為西方七國的領頭羊,美國仍未點頭。
最新的例證是,在5月初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俄并與俄總統普京舉行會談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就提醒說,美國與包括七國集團在內的盟友關于對俄立場一致的問題仍然非常重要。不論德國等歐洲大國在俄羅斯重返G8的問題上態度有多積極,只要美國不點頭,即無從變為現實。也正是認識到這一點,俄羅斯的態度才會那么淡定。畢竟,真正說話算數的人還沒有開口呢。
而對奧巴馬政府來說,邀請俄羅斯重返G8顯然也不是一件很緊要的事。從訪問古巴,到訪問廣島,再到訪問越南,奧巴馬正在為留下外交遺產而四處奔波。今年的G7峰會5月27日就要在日本舉行,俄羅斯鐵定是不可能在今年重返G8了。至于明年的峰會,就不是該奧巴馬操心的事了。更何況,當初帶頭趕走俄羅斯,如今,要重新請回俄羅斯,也是一件很沒面子的事,需要找個合適的臺階,合適的機會。
至于俄羅斯能不能重返G8,至少得等到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塵埃落定之后,才能有個比較清晰的結論。
當然,這一切的喧鬧中,更多人忘了烏克蘭的存在。即使落實了明斯克協議,烏克蘭依舊失去了克里米亞。而且,按照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今年3月的說法,烏克蘭在未來20至25年內不能成為歐盟和北約成員國。折騰了這幾年,烏克蘭可真是一點好處都沒有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