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泓


摘 要 目的:對老年慢性病患者在居家護理服務方面的需求進行調研,探究影響老年慢性病患者對居家護理服務接受程度的影響因素。方法:采用調查問卷形式探索老年慢性病患者對居家護理服務的需求以及影響老年慢性病患者接受居家護理服務的因素。結果:對居家護理服務有需求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為90.6%。在影響老年慢性病患者接受居家護理服務的諸多因素中,醫療保險、家庭收入和護理人員素質分別占調查患者總數的96.2%、83.3%和87.8%。結論:在我國,老年慢性病患者對居家護理服務需求量較大。應通過政府和民間機構多方面合作,完善醫療保險制度和醫療服務模式,從而滿足老年慢性病患者對居家護理服務的需求。
關鍵詞 慢性病 居家護理 老年患者
中圖分類號:R47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6)10-0021-03
Analysis of the acceptance of home care service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and the impact factors
WU Junhong
(Yuyu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1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eeds of home care services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to explore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their accepting degree of home care services.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needs of home care services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and their influential factors. Results: About 90.6% of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in the study needed home care services.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ed the elderly to accept home care services were the medical insurance(96.2%), family income(83.3%) and quality of caregivers(87.8%). Conclusion: In our country, the need of home care services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is great, which can be met through cooperation among the governments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s well as improvement of the medical health insurance system and the service mode.
KEY WORDS chronic disease; home care; elderly patient
隨著社會發展和醫療進步,人們生活質量逐步提高,人口老齡化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在全世界范圍內,中國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1]。上海是我國進入老齡化最早的城市,近年來,上海的人口老齡化速度不斷加快[2-4]。伴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隨之而來的是各種老年慢性疾病患病率、發病率的快速上升。在60歲以上人群中,老年癡呆發病率高達20%~30%,80歲以上老人中,這一發病率超過了50%。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由于醫療資源的匱乏,使得這些老年慢性疾病的護理面臨著巨大困難。此時,居家護理作為一種有效的補充,越來越受到社會各方面的重視。居家護理的特點是方便、經濟、靈活,可節省公共醫療資源,同時能為老年人提供個性化的醫療服務。為了對老年人居家護理需求的情況以及影響因素進行了解和分析,我們選取了156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對其進行問卷調查,期望通過調研,進一步提高居家護理服務水平。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間,在上海市黃浦區豫園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的220名老年慢性病患者進行調研?;颊呷脒x標準:①年齡>60歲;②經醫生診斷患有老年癡呆、中風、心血管疾病、腫瘤、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③病史超過2年以上;④經本人簽字自愿參加本項調查研究。排除有精神疾病或自主意識障礙的個人或患者。最終156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入選。
1.2 調查方法
采用橫斷面問卷調查法[5],患者自愿填寫居家護理需求調查問卷表,對居家護理的接受程度分為接受、一般、不接受三個選項來標記;影響因素包括醫療保險、家庭收入、護理人員素質、家庭成員、教育水平、疾病數量等,對這些項目采用“是”與“否”進行標記。調查由經過統一培訓的調查員面對面對患者進行詢問和結果填寫,最后由社區醫務人員對問卷進行評議,問卷信度為0.8321,內容效度為0.91。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應用Logistic回歸對主要因素進行分析。
2 結果
2.1 對居家護理接受情況及主要影響因素
在156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中,對居家護理有需求的有141人,占90.6%;一般的為10人,占6.4%;不接受的為5人,占3.0%。醫療保險、家庭收入、護理人員素質是影響老年慢性病患者接受居家護理的主要因素,分別占96.2%、83.3%、87.8%(表1)。
2.2 影響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根據調查結果,主要影響居家護理需求的因素有3個,包括醫療保險、家庭收入及護理人員素質,對這3個主要因素再進行多因素回歸分析(表2)。以居家護理需求為因變量,以醫療保險、家庭收入、護理人員素質3個主要因素為自變量,以a=0.05為水準,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老年人居家護理需求和醫療保險、家庭收入、護理人員3個因素呈正相關。
3 討論
人口老齡化是世界人口發展的一個普遍趨勢,是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老齡化問題不單是簡單的老年人口增加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人口高齡化所引起的醫療、衛生保健、護理等一系列社會問題。高齡人口的迅速增長,產生的問題包括老年人口健康水平下降、老年慢性疾病增加以及有護理需求的老人大量增加[6-7]。在我國,由于歷史、經濟、社會等一系列原因,導致家庭結構小型化、兩代人分開居住增加、家庭功能變化、照顧資源匱乏、護理費用投入增高等等問題的出現,這些都成為居家護理發展所要面臨的難題。目前,我國的養老服務社會化體系程度還不高,有大量體弱多病的高齡老人、長期臥床老人、活動能力下降的老人,導致社會、家庭、個人面臨沉重的負擔。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老年居家護理日益引起關注。居家護理的主要內容是心理關懷、健康咨詢、健康教育等。在建立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檔案的基礎上,社區護理人員對每個患者開展個性化的健康護理咨詢,主要包括:進行有關疾病及預防并發癥等相關知識的指導;有關運動、飲食、控制生活質量等的指導;有關正確服藥、藥物療效及不良反應的教育。此外,為患者提供更多社會交往的機會以及給予恰當的心理健康咨詢也是居家護理的重要內容之一[8-9]。
本次調研結果顯示,醫療保險、家庭收入和護理人員素質是影響老年慢性病患者接受居家護理的主要因素,分別占了96.2%、83.3%和87.8%。我國現階段醫療發展處于發展中國家水平,醫療費用偏高,對多數患者都是沉重的負擔。目前的醫療保險政策尚不足以支持居家護理服務相關項目,這也成為制約居家護理服務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需要政府制定相應政策,規范居家護理服務行為,加大醫療保險對居家護理方面的支持,增加居家服務機構,使居家護理服務保持可持續性發展。在普通家庭收入人群中,居家護理所占的比重仍然偏低,在此情況下,合理調整居家護理收費是保障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降低居家護理成本,拉開與醫療機構護理費用之間的差距,才能使居家護理得到進一步發展。政府應加大基本投入,建立合理的居家護理經濟補償機制,將居家護理納入醫療保險的范圍,也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可行途徑。
在調研結果中,認為護理人員素質是影響其接受居家護理主要因素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占87.8%。護理服務的主要內容包含了患者疾病護理、家庭成員照顧技能教育、居家環境安全指導、健康保健知識教育、心理健康咨詢等。由于其護理工作所包含的內容較多,涉及到許多學科的專業知識,因此要求護理人員具有非常全面的護理知識體系,還要熟知心理學、營養學、預防醫學、藥理學、社會學等相關知識,其工作具有連續性、全面性、協調性、專業性、責任性強等特點。護理人員必須具備工作責任心,豐富的臨床護理經驗,非常系統專業的知識與技能,能快速有效處理各種問題和突發事件。但目前居家護理人員的素質還遠遠達不到以上要求,從業的護理人員專業素質參差不齊,人員學歷層次和文化素質普遍較低,僅有一小部分護理員具有高中或以上學歷。大多數護理人員對專業的護理知識接受程度有限,知識面窄,應用水平較低[10-11],這些都從一個側面妨礙了居家護理的進一步發展。
老年慢性居家護理需求較大,醫療保險、家庭收入和護理人員素質是影響老年慢性病患者接受居家護理的重要因素。應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不斷規范居家護理服務規則,加大醫療保險政策對居家護理服務的支持,加強護理人員的培訓體制,以滿足不斷增長的老年慢性病對居家護理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戴衛東. 居家養老—應對“未富先老”的可行選擇[N]. 人民日報(理論版), 2006-05-24.
[2] 曹俊山, 李建梅, 葛昌瑞. 上海市老年護理服務現狀及完善保障制度的建議[J]. 中華醫院管理雜志, 2006, 22(6): 404-405.
[3] 劉凌, 付偉. 英美兩國出院計劃發展及其啟示[J]. 健康研究, 2011, 31(6): 455-459.
[4] 秦紹娟, 宋小溪. 促進居家護理發展的探討[J]. 全科護理, 2011, 9(17): 1591.
[5] Leung SO, Chan CC, Shah S. Development of a Chinese version of the modified barthel index-validity and reliability[J]. Clin Rehabil, 2007, 21(10): 912-922.
[6] 鄭功成. 社會保障學: 理念、制度、實踐與思辨[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0: 225-228.
[7] 張濤, 區美瓊, 李愛群. 老年人居家護理服務需求的調查研究[J]. 按摩與康復醫學, 2011, 2(8): 239-240.
[8] 梁茹, 吳麗芬. 出院患者家庭訪視的實施與效果評價[J].現代臨床護理, 2006, 5(4): 79-80.
[9] 鐘文紅. 呼喚式護理指導對中重型顱腦損傷居家康復患者的影響[J]. 現代臨床護理, 2011, 10(1): 26-28.
[10] 韓家新. 淺談養老護理員的素質與提高對策[J]. 中國集體經濟, 2011, (5s): 183-184.
[11] 李紹明, 黃嘉麗, 黃丹. 養老護理員的素質現狀及培養對策研究[J]. 探求, 2013, (4): 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