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波 王優敏
(1.山東省高密市大牟家中心衛生院,261500 2.山東省高密市市立醫院)
化瘀通脈湯劑聯合西藥治療冠心病心絞痛80例臨床療效
李小波1王優敏2
(1.山東省高密市大牟家中心衛生院,261500 2.山東省高密市市立醫院)
【關鍵詞】冠心病心絞痛;化瘀通脈湯劑;中西醫結合;臨床療效
冠心病心絞痛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所引起的暫時缺血、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缺氧、胸部不適或胸痛現象,出現壓榨性疼痛和前胸陣發性疼痛[1]。心絞痛病發部位可放射至心前區、胸骨后部或左上肢,該病常見于男性。該病的發病機制與臨床表現與中醫學中真心痛、胸痹的發病機制和臨床特征極為相似。中醫認為真心痛、胸痹的發病機制與痰濁阻滯、氣滯和寒凝所引起的血瘀有密切聯系。本文選取我院80例心絞痛患者進行研究,對其中40例患者給予化瘀通脈湯劑聯合西藥治療的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現將研究結果總結如下。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本院心血管內科收治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8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比較±s)
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2]中有關冠心病心絞痛的診斷標準。中醫診斷及辨證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中胸痹的診斷及辨證標準。納入標準:年齡在40~76歲的患者,在治療前每周心絞痛病發2次以上患者。排除標準:①有精神障礙患者;②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或其他原因引起胸痛癥狀患者;③伴有重度心、肺功能不全患者;④患有嚴重心律失常、高血壓、急性腦血管疾病患者;⑤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⑥資料不全、療程不足、無法判斷療效患者。
治療方法
患者入院后,囑咐患者注意休息,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牛、羊、狗等溫熱食物,含有防護劑、抗生素等食品。堅持少食多餐的原則,多食富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多食鯉魚、白蘿卜、冬瓜以及薏苡仁等利尿食物。控制鹽的攝入量,食物應以低鹽為主。
兩組均給予常規西藥治療。常規用藥選用腸溶阿司匹林(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規格:100 mg×30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080078)治療,1次/d,1片/次;單硝酸異山梨酯膠囊(揚子江藥業集團上海海尼藥業有限公司,規格:20 mg,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70331)每次10~20 mg,每日2次口服;硝苯地平緩釋片(山東魯抗醫藥集團賽特有限責任公司,規格:10 mg×30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94073)20 mg/次,1次/d,口服。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以本院自擬化瘀通脈湯劑治療。藥用:丹參、赤芍、當歸各20 g,紅花、桃仁、地龍、益母草、穿山甲、石菖蒲、薤白、瓜蔞各15 g。臨證加減:心血瘀阻重、痛偏甚者加降香、延胡索、郁金各15 g;肝腎陰虛者加沙參15 g,山萸肉10 g,菟絲子10 g,白芍15 g;痰濁壅塞、痰多、肥胖者加白豆蔻20 g,陳皮、半夏各15 g;四肢厥冷面色蒼白者加附子、桂枝各15 g;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者加女貞子、山茱萸、熟地黃、菟絲子各20 g;心悸氣短、盜汗、腎虛、遇勞痛甚者加黃芪30 g,五味子15 g,人參15 g,麥冬20 g。每日1劑,水煎,早、中、晚三次頓服。連續服藥4周。
觀察并記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療效和心電圖改善情況。
治療結果
臨床療效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中的相關評判標準進行評價:顯效:治療后臨床癥狀消失,患者心電圖基本恢復正常或完全恢復正常,硝酸甘油用量減少≥80%;有效:臨床癥狀有明顯好轉,患者心電圖明顯改善,硝酸甘油用量減少50%~80%;無效:臨床重癥無改善,硝酸甘油用量減少<50%。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兩組患者治療2個療程后,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兩組患者治療后心電圖改善情況:兩組患者治療后心電圖指標均有改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改善情況較對照組明顯(P<0.05),見表3。

表3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后心電圖改善情況[例(%)]
討論
中醫學認為,冠心病心絞痛的發病部位位于心,該病的發病原因與心、脾、腎、肝的盛衰有密切聯系,屬本虛標實之證,治療應標本兼顧,攻補兼施,以扶正為主、祛邪為輔、健脾益氣、疏肝理氣、行血利水。王清任曰:“元氣既虛,必不能達于血管,血中無氣,必停留而瘀。”患者常因為憂思惱怒而導致肝氣郁結、氣郁血滯等癥狀,由于阻滯心脈最終導致胸痹心痛;再加上患者在飲食方面過食肥甘,從而損傷到脾胃,導致痰瘀交阻、痰濁內生、痹阻心脈導致冠心病心絞痛癥狀的產生。而這些病因與心血瘀阻都存在著一定的聯系,由于多種癥狀交結不解,從而導致病情纏綿遷延。
化瘀通脈湯劑針對冠心病心絞痛心血瘀阻的病因,采用丹參、赤芍、當歸、紅花、桃仁、地龍、益母草、穿山甲、石菖蒲、薤白、瓜蔞等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脈止痛之功效。該藥方中當歸具有補血、活血的功效,同時有止痛的作用,在臨床中常用于止血虛、血瘀之痛[5];丹參具有入心包絡破瘀、活血化瘀之功效,又加當歸補血以防活血過度;薤白、瓜蔞、石菖蒲具有助陽開痹、解表散寒、寬胸化痰、通利血脈、暢膈開竅之功效;益母草、紅花具有活血通經、利尿消腫、散瘀止痛的作用。諸藥調和具有活血散瘀、散寒止痛、益氣養陰、溫經止痛之功效。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在常規西藥治療的基礎上加化瘀通脈湯劑治療后,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其治療總有效率達到了9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0%。治療后患者的心電圖得到明顯的改善,觀察組改善效果也顯著優于對照組。綜上所述,對于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采用化瘀通脈湯劑配合西藥臨床療效顯著,值得進一步研究推廣。
參考文獻
[1]鄒勝.化瘀通脈湯劑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療效觀察[J].天津中醫藥,2012,29(5):433-435.
[2]羅堅.化瘀通脈湯劑治療68例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3,33(5):2758-2759.
[3]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3.
[4]李文杰.自擬益氣化瘀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33例療效觀察[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3,34(9):44-45.
[5]姚金平.化瘀通脈湯治療心絞痛臨床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14):145-146.
(收稿日期2015-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