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競芳
摘 要:從課前準備策略、課中教學要點、課后總結反思等方面研究語文教學質量提升策略。教師應該認識自己,高效備課;了解學生,因材施教;讓學生學會傾聽,同時注重精彩的導入、教學過程扎實、提問有效。
關鍵詞:語文教學;教學質量;備課;素質提升;因材施教
中圖分類號:G420;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3-0033-01
時代在發展,語文課堂也要適應當代教育發展的步伐。當前語文教育也應逐漸由知識傳授向素質培養轉變,更加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要達到這樣的教學目標,就需要建構有效的“優教”教育體系。也就意味著不僅要在備課上多下功夫,還要研究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多實踐新的教學模式,善于借鑒現代化的教育手段。語文是一門傳授知識,培養精神價值的學科。對于教學者來說,這是一門與藝術有關的技術活,必須經過認真的備課,才能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該如何備課,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呢?
一、課前準備策略
語文是一門注重知識傳授,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學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更新教育理念,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個性特點精心備課,以便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具體來說,要做到以下兩點。
(1)認識自己,高效備課。并非別人認為好的備課內容,在自己手里就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知識層面,不同的教書習慣,不同的行事方式,不同的表達能力。因此,每一個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清楚地認識自己,結合自己的特點來備自己能駕馭的內容,能掌握的教學方式。同時,教師要明白自己的地位。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者,也不是新課改下部分人認為的無所作為者,而是從“主角”退居“次主角”,注重適時適當地對學生進行指引,發揮引導者的重要作用。
(2)了解學生,因材施教。教學既要面向全體學生,提出統一要求,也要善于發現和挖掘每個學生的特點或特長,針對不同的學生,精心選擇不同的教學內容。比如,采取分類提問法時,因為不同的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性格等方面有著不同的特點,因此,要針對學生的興趣與愛好進行巧妙的提問,如此能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自然而然地增強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只有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才能抓住特點進行因材施教,才能備出學生愛聽的課,學生也會更加感興趣。這樣的師生相互合作交流,才能產生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課中教學要點
(1)讓學生學會傾聽。傾聽是學生從教師那里獲取知識的一種重要方式,要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教師就要教會學生如何聽講,讓學生擁有一雙聰慧的耳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學生實際,因材施教。實踐證明,可以采用如下方法訓練學生傾聽的能力。一是以讀促聽。讓“聽”落實在實際教學中,要做到聽與讀相伴。二是聽后思考。要能夠提出自己的見解,有獨自的思考能力。這樣訓練不但養成了學生專心聽講的習慣,也培養了學生互相尊重的品質,能站在他人的立場思考問題,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因此,既懂得了感受他人的情感,也收獲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友誼。
(2)教學注意事項。首先,注重精彩的導入。有些學生上課前注意力不集中,因此,要營造一個和諧活潑的教學氛圍,極大地捕獲學生注意力,為教學提供保障。其次,教學過程要扎實。閱讀教學最重要的就是注重學生與文本的對話,也就是應該讓學生在充分熟悉文章后再開始實施教學任務。相反,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學生才讀一二遍,字音還沒讀準,句子也讀不通順,教師就急忙地組織學生討論、交流。有的甚至直奔課文的重點、寫中心思想,讓學生泛泛地談感想。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教是為了不教。”扎實的語文課堂,應該由淺入深,由特殊到一般,進而由一般到特殊。再次,課堂提問要有有效性。教師要有目的地啟發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發揮自己的能力。一是注意提問的針對性與涵蓋面。教師提問題前要考慮學生知識面、興趣愛好,對不同的學生提問不同層次的問題。不能只關注優秀的學生,更要注意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二是給學生“留時間空白”。即使是在安排小組討論的時候,也要事先留有充足的時間讓個人獨立思考,不能只顧提升課堂的活躍氛圍而忽視學生自我獨立思考能力的鍛煉以及個性思維空間的生成。
三、課后總結反思
對于教師來說,一堂課的結束,不意味著教學過程的完成,而課后總結反思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堂課的好與壞,優點與缺陷,教師作為設計者是深有體會的。這就意味著,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教師,課后必須總結反思,優點繼續保留,缺陷繼續改進,認真反思。也可以與同行分享教學心得,交流教學經驗,進而一步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結束語
語文教學是一門藝術,作為一個教師,不僅要自身對這門藝術有著深刻的理解,還要把其中蘊含的思想內容傳授給學生。因此,教師就需要有充足的準備、精心的策劃、合理的安排、適當的教學方式及明確的角色意識,對學生加以正確的引導,提高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更好地傳承中華文化打下堅實的基礎,達到提升語文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春巖.談語文審美教育的作用[J].教育探索,2004(01).
[2]秀梅,薛劍莉,萬素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的合理運用[J].教學與管理,2016(08).
[3]莫莉.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