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剛
【摘 要】微電影,顧名思義,就是電影時長較短的電影,在21世紀初,微電影的普及和發展速度驚人??偨Y微電影的藝術特點,有助于人們更好地澄清微電影和傳統電影的關系,對微電影有更根本的,深刻的理解。本文對中國當代微電影的特征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當代;藝術特征;微電影
中圖分類號:J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5-0115-01
一、獨特的圖像處理
首先,從微電影受歡迎的程度而言,就像前面提到的,它的基礎是微電影文化,隨著社會的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作為一個新的電影形式,無論是何種題材,都是在非常短的時間內來講述一個故事,也正是因為微電影的這種特性,吸引了很多擁有大量零散時間的消費者,比如,等車的時間可以看會兒微電影,吃飯間隙也可以看個有意思的小故事,隨著越來越多的微電影種類的出現,消費者也有更多的選擇。
其次,從電影藝術歷史上創造微電影的角度來說,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平面到3D,每一次很大的變化,是少數專業電影人指導制作的,它似乎和一般公眾沒有關系。與此同時,電視藝術的普及,也向電影的發展發起了挑戰,許多電影人意識到電影制作無法繼續以前的精英化路線,而應該放下身段,主動走親民路線。微電影的出現從根本上滿足了人們對電影藝術的個性化需求。
二、多元化的敘事表現
電影的根本目的是敘事,由于微電影自身容量、時間等的特點,在敘事方式上,微電影會有比較多的選擇。微電影不能像傳統電影那樣詳細地敘事,它需要綜合特定時段與表達方式兩種因素,最終形成多元化的敘事方式。
比如情感,微電影的主線是情感,故事的開端、發展、結局都基于情感的魅力。微電影是對以情貫穿的傳統影片的繼承,比如在《父親》這部影片中,每個人都有自己敬愛的父親,對父親的深厚感情容易讓觀眾產生感情上的共鳴,使得觀眾對影片有極大的贊同與認可,所以電影常用的藝術手法就是感情敘事。
再比如敘事,傳統電影一般分為開端-開發-高潮-結束四個部分的敘事模式,但在有限的時間內,微電影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詳述這四個方面。正是這種不完整性,讓觀眾享受一種意猶未盡的美妙感覺。
三、與觀眾互動的表現形式
由于微電影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它的互動形式不同于傳統電影,微電影的互動形式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表現在創造性方面,微電影的創作門檻比較低,任何對電影感興趣的人,都可以拿起拍攝武器,創建自己喜歡的微電影,并可以保存并顯示在網絡上。微電影的特點就是簡單平凡,人人都可以參與電影制作,這是人類體現互動性的最偉大的電影藝術,拉近了人們和電影的距離。其次,從欣賞角度看,無論是在傳統的電影院或電視臺播出,都是典型的傳播方式,觀眾被動地接受這種信息傳遞,處于被動的地位。尤其是在影院看電影,一旦你購買了電影票,即使發現電影不是自己喜歡的類型,電影票也不能退貨。但微電影呈現截然不同的特性,微電影一般都是在網絡上流行,不同種類的微電影可供觀眾任意挑選,無需支付任何費用。
四、商業價值取向
對于微電影,有些作品可以被稱為廣告的擴展版本,當觀眾用商業的眼光來看待微電影的出現和發展時,它的商業價值就會顯現出來,通常微電影體現商業價值主要通過下面兩種形式:首先是作為植入廣告的載體。把產品信息巧妙地放到播放的廣告視頻中,觀眾欣賞電影的同時,會對相關品牌產生深刻的印象,從而達到銷售產品的目的。其次是作為形象識別的載體,在企業與社會合作的過程中,觀眾會逐漸形成對企業的看法和評價,隨著微電影迅速發展,作為微電影主場地的網絡近年來受到人們的爭搶,很多網站都準備開展微電影事業,并通過微電影來宣傳企業文化。
五、總結
作為微文化的領導者,微電影近幾年來收獲了不少好評,它也豐富了影視藝術種類,拉近了普通大眾與電影之間的距離,促進了電影藝術的發展。通過對微電影藝術特點的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微電影雖然與傳統電影有一些區別,但在本質上,它們是相同的,在藝術特征上的一致性也使得微電影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雖然它的發展前景良好,但也該意識到它的缺點,例如:傳播的途徑相對狹小,影片內容方面相對單一,主題的選取也相對單一,所以,我們應該想辦法提前規劃微電影的日后發展,從各個方面進行改革創新,實現合理利用資源的目標,使微電影的發展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康初瑩.“微”傳播時代的微電影營銷模式解讀[J].新聞界,2011.
[2]唐磊,劉敏,蔣肖斌.微電影:網絡狂歡后投誠主流院線[J].中國新聞周刊,2011.
[3]孟志軍.微電影的傳播學解析[J].新聞界,2011.
[4]喻國明.解讀新媒體的幾個關鍵詞[J].廣告大觀,2006.
[5]彭蘭.網絡傳播案例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