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雙成
[摘要]班主任應努力培養優秀的學生,使班級成為優秀的集體,充滿凝聚力和向心力;班集體應蓬勃向上、積極進取;在學習方面、紀律方面和活動方面都應出色和精彩。在工作中,班主任應重視培養班集體的凝聚力,從各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優秀品質,使學生既獲得知識,又鍛煉能力,學會學習、合作和做人。
[關鍵詞]素質教育;班主任;凝聚力;學生
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和指導者,肩負著多種職責: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學校教育教學計劃,溝通師生、學校與家庭以及社會之間的聯系,落實學校育人目標,推進全面素質教育。班主任應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應培養班集體的凝聚力,這是每個班主任的工作內容之一,如何培養班集體的凝聚力呢?
一、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團結奮進、積極向上、不斷進取的班集體可以直接促進一所學校整體的發展和成長。一個蓬勃向上、不斷進取的班集體的形成,需要依靠的是班主任的工作態度、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這就要求班主任認真做好培養學生思想品德的工作,以此增強班集體凝聚力。我在工作中抓住每周四第二節班隊會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工作,和學生共同學習《小學生德育綱要》《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小學生守則》《第五小學一日常規》《五小行為規范三字經》,通過思想行為規范,形成班集體的凝聚力,以遵守班級紀律的行為為榮,以破壞班級紀律為恥。
二、課堂教學形成比、幫、趕、學、超的學習氛圍
教師應努力使課堂教學形成比、幫、趕、學、超的學習氛圍,努力養成“比比就能行、努力就成功”的學習習慣。學習過程是學生自我實踐的過程,教師的教只起到外在的作用,要想讓學生學習有進步,成績有提高,學生內在的努力實踐很重要,尤其對于小學生而言。小學生的學習效率高低和學習成績好壞不僅僅在于教師的教,更重要的是要看學生是否用心學習,樂于學習。在班級管理中,應重視每一名學生的學習,不讓任何一名學生掉隊。我所用的方法是抓末尾、鼓勵中間、鞭策尖子。班級里總是會有一些學習效率低的學生,很多知識不能一次掌握,應重點給這些學生機會,多提問,多指導,多觀察,多幫助,只有他們學會了,學懂了,成績提高了,班集體才能更加優秀;鼓勵中間的學生,要為他們提供表現的機會,每一次的成功都應及時肯定和表揚,這樣其他學生才有危機感,才能更加努力;對于學習好的學生,他們中的一些先天素質以及后天的理解能力都很強,他們能很快接受學到的新知識,有的甚至不用老師教,就能自己學會課本知識,對于這些學生,除了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外,還要進行適當的鞭策教育,避免學生產生驕傲的情緒,讓他們明白學無止境,要向更高的目標努力。通過這些,班集體的凝聚力會更強,學生之間能更好地形成比效率、比進步、幫同學、幫后進的氛圍。
三、班級活動最能促進班集體形成凝聚力
班集體作為一個整體出現在大家面前的時候,也是最能形成班級凝聚力的時候。每一年學校都開展很多活動,如足球賽、籃球賽、跳繩比賽、趣味運動會、環城賽、表演操、拔河比賽等活動,這些活動都是以班集體為單位進行評比的,在這個時候每個班級的學生都希望自己的班級取得優異的成績,為自己班級爭榮譽的心情很迫切,為班級獲得的榮譽而高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刻苦訓練,積極參加,尋找方法,獲得好成績。有些班主任老師在參加活動和比賽之前,會分析各班情況,認為自己班學生不能取得好成績,對這些活動表現出不積極的心態,這樣會使學生不再去努力拼搏,不利于形成班級的凝聚力。正確的方法是要從思想上重視,不管班級學生的情況如何,都應抓住每一次增強集體凝聚力的機會。先開動員會,鼓勵學生,指導學生平日的訓練,確定目標,引導班級所有學生在面對困難時不要害怕,不要擔心,要敢于競爭,爭取取得好的名次,每名同學都要展示自己的才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讓所有學生都為這次活動出力,所有學生都關注班集體的成績,關心班級的榮譽。有了努力的目標,學生才有努力拼搏的方向,才有敢于進取的愿望,才會增進班集體的凝聚力。成功了,學生會更自豪,更努力;如果失敗了,教師應及時總結經驗,鼓勵學生將來取得更好的成績。這樣,在教師的引導鼓勵之下,學生會斗志昂揚,精神振奮,會有著一往無前的斗志,班集體的凝聚力會越來越強。
四、優秀的班干部隊伍有利于班級凝聚力的形成
班干部是班級的核心,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教師應注重培養優秀班干部,選擇學習好、關心集體、有責任心、能力較強的學生作為培養對象。在培養班干部的時候應注意一些問題:
1.重視傳授方法
好的班干部不是天生的,是從實踐中鍛煉出來的。班主任可以在具體工作中從以下三方面入手,向班干部傳授方法:
一是幫。幫的關鍵是抓好第一次。新的班集體組成后,班干部會遇到一連串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組織早讀,第一次帶領學生勞動,第一次組織課外活動等。在第一次前,班主任應耐心指導,手把手地教,年級越低,教得應該越細。第一次早讀前,班主任應告訴班長提前十分鐘到校,先將早讀的內容和要求抄寫在黑板上,等學生陸續到校后組織早讀,個別同學學習有問題時要耐心解答,對紀律有問題的同學要先暗示,后提醒,盡量不發生沖突,早讀結束后要及時進行小結。
二是扶。這是半扶半放階段。班干部有了一些工作實踐經驗以后,班主任可以在各種具體工作之前,請班干部提前設想、提前安排,此時教師只充當參謀。比如,班級在組織春游活動時,班主任可以先請班干部談談具體想法,然后進行補充:怎樣做到文明春游?班級的家庭特困同學怎么辦?假如那天下雨,有沒有第二方案?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通過班主任的耐心引導,班干部會逐漸成熟起來。
三是放。班干部有了一定的工作能力后,班主任應放手讓他們大膽工作,這并不意味著撒手不管,班主任可定期召開班干部會議,讓班干部交流經驗,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班主任應大力表揚敢于管理、獨擋一面的班干部,在班干部中形成比、學、趕、幫、超的局面。
2.對班干部要嚴格要求
班干部不僅有管理作用,還要有榜樣作用。對班干部嚴格要求應注意以下三點:第一,當班干部犯錯誤或與同學發生矛盾時,班主任應一視同仁;第二,要強化班干部的服務意識,要求班干部對同學一視同仁;第三,班主任應要求班干部時刻嚴格要求自己,不可以驕傲自滿。
3.幫助班干部樹立威信
班主任應主動熱情地幫班干部樹立威信,可以這樣做:第一,給班干部創造獨立工作的機會,每月可以設一次“自主日”,這一天班級所有的事情都由學生自己解決,這樣可以鍛煉班干部的組織、管理能力;第二,引導所有學生尊重班干部,服從班干部的管理,使學生認識到尊重班干部就是尊重集體,服從班干部就是服從集體;第三,選擇恰當的時機總結班干部的工作,讓學生知道班干部為集體付出的辛勞,用事實樹立班干部的威信;第四,當班干部工作有失誤時,班主任應主動承擔責任,為班干部減壓,班干部在開展班級工作時難免出現失誤,此時班主任一定要主動承擔責任,幫助班干部減輕壓力,批評班干部時不要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避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從而更好地開展以后的工作。
五、良好的家校合作是提高班級凝聚力的支撐
家校合作是實現高質量學校教育和良好家庭教育的紐帶,通過家校合作,可以實現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贏。每個孩子都是在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教育影響下成長起來的,家校合作影響著學生的健康成長,班主任老師一定要重視與家長的合作。現代教育要求學生有三大本領:一是會自己學習,二是會與不同的人一起共事,三是在不同的環境下都能生存。班主任在與家長的溝通中一定要贏得家長的配合,共同努力,使孩子走向成功。很多家長都不善于表揚孩子,班主任在與家長的接觸中一定要提醒家長多表揚和鼓勵自己的孩子,使家長與教師、學校形成合力,成為學生成長進步的重要力量。班主任要鼓勵家長參與到學校的各項活動中,只有家長參與了,才能更好地認識到自己的孩子與同學間有什么差距,從而更好地幫助自己的孩子成長進步,還能提高家長支持班級工作的積極性。
總之,班主任工作雖然瑣碎復雜,但是只要有了正確的方法,抓好班級凝聚力的建設,積極創造屬于自己的工作思路,就會有一個個優秀的班集體出現,也會出現更多出類拔萃的學生。
參考文獻:
[1]馬卡連科.愛的教育[M].南京:譯林出版社,1997.
[2]蘇霍姆林斯基.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責任編輯 馮 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