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慧云
摘 要:以產品形態創新為研究對象,總結了形態及其構成的主要要素,提出了影響產品形態設計的因素,從設計基本流程、形態關注點確定、形態創意等方面闡述了產品形態創新設計的形態方案產生基本流程。
關鍵詞:產品形態創新;形態關注點;創意創新;設計方案
中圖分類號:N945.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1.041
文章編號:2095-6835(2016)11-0041-02
1 形態及其構成的主要要素
1.1 形態構成的要素及分類
一個立體的造型是由功能要素、形態要素和審美要素構成的,其中功能要素是與產品形態對應的組織機構應有的功能;形態要素是存在于環境中的形、色、肌理、空間等任何有形態的現象;審美要素是要求功能要素和形態要素綜合達到完美的造型。通常,造型要素包括形、材料、結構、色彩、技法及其法則等構成形態的而基本要素,并通過視覺、知覺引起情感心理上的反應。
1.2 形態的要素及分類
1.2.1 三維形體中的“點”
三維形體中的“點”表示一些獨立的造型元素。如果同一個立體造型中設計了多個點,這些點的排列、組合會產生另外的審美效果。但“點”也可以是一些特殊的顏色裝飾或功能的關鍵位置等。這些“點”雖然占據產品分量很小,但可以對整個產品造型的起到點綴作用,使產品產生韻律和節奏上的變化。
1.2.2 三維形體中的“線”
三維形體中面與面相交形成線。不同的線可產生不同的審美特征。直線平正、穩定,曲線浪漫、溫柔,粗線強勁有力,細線則雅致、柔弱。對三維形體中的交線進行清晰處理后有選擇性地設計應用,可設計出不同風格的產品。
1.2.3 三維形體中的“面”
面與面包圍成體,產品三維形體中面的造型是其形態設計的重要方面。面可分為平面和曲面,平面直接明了、單純;曲面柔軟溫和,富有動感性和人情味。當前曲面盛行,相比之下平面卻顯得更加個性化。在設計中,平面和曲面的組合能產生強烈的對比效果,兩者可以有機呼應。
1.2.4 三維形體中的“體”
三維形體中的“體”由凸形體塊和凹形體塊組成。凸形體塊表面凸起,可產生強烈的張力效果,視覺形態飽滿、圓潤,充滿生命力感;而凹形體塊表面凹陷,給人以內斂感,低調、不張揚,反而能突出產品重點部分。
2 影響產品形態設計的因素
2.1 形態的主觀性
形態要素作為整個產品設計中最主觀的要素,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為不同人對特定產品造型、色彩等形態要素的看法不同,因此形態要素缺乏一定的實質性,不具備完整的理論化評價體系。這樣,主觀設計要素之間存在的模糊不清的聯系及主觀意識不確定性反而會影響和制約創造活動,使得形態創新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創新方案偶然性較大,缺乏系統化思路。
2.2 人腦的習慣性思維
通常進行產品設計時,我們會依據現有經驗和知識,但這些經驗也無形中給我們制造出了習慣性思維模式。例如,人們一聽到“自行車”,心里馬上就會顯現出兩個三角形支撐起來的兩輪的鋼架結構;一說到“椅子”,腦子里就會出現帶靠背的。習慣性思維在有利于人們認知事物的同時,也成為創新理念的障礙。在進行創新時,大腦中往往會習慣性地跳出它所希望得到的東西,而屏蔽了創新思維,使得設計出的產品形態總是被局限在千篇一律的“模具”中,缺乏新意。
2.3 復雜的設計資源
知識和信息是產品設計中不可或缺的資源。任何產品設計都很難把握設計資源的處理方式,有限的設計資源阻礙創新,但復雜的設計資源也極易成為創新思考的障礙:一方面,復雜多變的主觀設計資源能降低創新思考效率,信息的復雜也會導致出現復雜的關聯網絡,失去高效思維模式;另一方面,復雜的信息資源不利于有效資源的提取,如果有效資源得不到足夠的重視和深刻的理解,就會出現設計資源有限甚至不足的現象,從而影響產品形態創新設計。
3 基于形態創新的產品設計方法分析
3.1 設計基本流程
為避開上述三種因素,首先將設計過程系統化,從知識信息提取到創新思考,再到創新形態的實現,這個過程中要以形態創新為目的,綜合利用創新工具和創造性思維,由創新工具提供方法,經創造性思維拓展思考內容,打破傳統思維模式,充分結合創新工具及創造性思維,獲得形態創新設計的新突破。產品形態創新設計系統化方法包括信息收集和資料整理、確定形態關注點、形態創意、形成草案、實現草案、評價這6個部分。運用這些方法達到對形態設計中主觀因素的控制,突破思維慣例,降低系統中無用資源的輸入,提高設計效率。
3.2 確定形態關注點
形態關注點是有待改進或進一步開發的形態要素。這些形態要素設計之初尚不明確,通常隱藏在復雜的造型、色彩和材質中,經過深入分析變化多端的市場需求、用戶多方面期望及現有同類產品的優缺點之后,才能從中找出最有創新價值的形態要素,成功確定形態關注點,確定下一步創新思考方向。首先是設計資源的收集與整理,產業涉及初期加強知識信息的篩選和提取有助于選擇形態關注點,并影響產品整個設計方向及最后的市場銷售策略。這是產品設計關鍵的一步,主要收集產品應具備的功能信息、技術參數及用戶切實需求等精確信息,還要收集與形態直接相關的新材料、技術和工藝信息等。期間,應避免大量復雜功能信息和技術參數干擾發散思維,減少因無關信息進入數據庫降低信息資源繁雜程度。然后,利用質量屋將離散的資源和形態要素聯系起來,實現用戶域與形態要素之間的映射,根據其中的相關性及敏感性評估選擇適宜的形態要素作為改進或待開發產品的形態關注點,再根據產品整體優化需要和設計實際要求,選取1~2個形態關注點作為產品形態創新方向展開進一步創新思考。
3.3 形態創意
圍繞形態關注點進行形態創意是產品形態創新的核心內容,通過這一階段的創新思考基本確定形態設計中的大部分創新價值,最終獲取獨特新穎的概念化形態。形態創新要從形態功能屬性創新、形態視覺效果創新這兩個方面進行思考。形態功能屬性創新,包括形態功能性、形態視覺構成和形態哲學理念三個主要元素。它從時代特色、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產品外觀形態的情感內涵四個方面展開與形態視覺觀感創新相關的想象和聯想,不斷涌現出新的概念、創意和靈感,由思維導圖描述出創造性思考過程,形成創造性思維網絡,為形態創新提供出接近人腦思維模式的創造性思考方法,有效激勵形態視覺觀感的創新。
參考文獻
[1] 張莉立. 一種產品形態設計的過程模型[J]. 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06,18(1):58-62.
[2] 高矚,吉曉敏. 基于形態原型額產品形態創新設計方法[J]. 機械科學與技術,2010(8).
〔編輯:胡雪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