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炬+劉傳澍
[摘 要]4月20日上午,騰訊視頻爆出一視頻,安徽亳州蒙城縣一中課堂上,學生為拒交試卷,不僅出口成臟,更是對當事老師群起攻之。從視頻中我們看到,六名學生對老師拳腳相加,其中一名甚至拿起板凳徑直向該老師頭部猛砸,而讓人瞠目的是,旁觀的幾名女生不僅未上前阻止,反而饒有興致地看了一會兒后選擇離開。
[關鍵詞]高中生;群毆老師
最近,“學生群毆老師”的新聞占據了各路新聞媒體的顯眼位置,十分吸引人眼球,也令很多人義憤填膺,不吐不快!視頻發布不久,便在網上引起眾多網民熱議。眾多網友紛紛感嘆“這種學生考上大學也是禍害”、“中國教育的失敗,一堆人渣”、“這些學生真是翻了天”、“旁觀的幾名女生,我也是醉了”、“中國教育到底怎么了”。 有些媒體也表示:這不僅是教育尊嚴的缺失,更是社會道德的淪陷……眾說紛紜的背后,折射的是民眾對涉事學生的種種譴責和對當下中國教育現狀的擔憂。我們在為這起“學生群毆老師”事件感到痛心疾首的同時,我們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中汲取教訓和啟示,或許能夠得出更加理性和有建設性的結論。
這次事件的教訓是深刻的。令人痛心的事件背后,往往都隱藏著深層次的矛盾問題。 “這件事的發生是遲早的事情”,這番話一出,舉眾嘩然,據該校的一名老師透露,那位涉事的男老師一直以來就有對“學生動手動腳”的習慣,經常因為學生回答不上來問題而揪耳朵、扇巴掌、踢屁股。“禍患常積于忽微”,造成學生群毆老師的罪魁禍首居然是因為該老師平時教育行為的失當和不檢點。如此一來,該事件的發生也就不難理解了。“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良好的師德師風,是贏得學生尊敬愛戴的前提,而該男老師此次受到學生如此“禮遇”,多半是對其行為的憤恨和不滿,大有借題發揮之意。“一個巴掌拍不響”,這起事件中的六名學生固然有錯,但作為為人師表的教育者們更應該反思事件中的深層次原因,大力開展自查自糾,主動擯棄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積極融洽師生關系,努力營造和諧、健康、友善的教學氛圍。試問,一位知學生之所急、解學生之所難、為學生之所需,時時處處為學生著想的老師,會受到群起而攻之之“禮遇”嗎?
對學生的啟示:學生在學校的主業是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第一,學生應當尊重老師,尊重老師的勞動。在學校,老師把幾乎是所有的知識無私地、毫無保留的傳授于學生,無非就是希望學生能夠在學習中進步,生活中成熟,在知識的海洋里乘風破浪。第二,學而不倦,不恥下問。老師不管是從年齡、學識、閱歷等方面都是學生的長者。所以,要向老師虛心求教,好問不僅直接使學生自己的學習受益,還會加深和老師的交流,縮短與老師之間的距離。第三,正確看待老師的過錯,委婉地向老師提意見。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老師不可能是完美的,發現老師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對時,可以間接向老師提意見,語氣委婉隨和,時機要適當。當面頂撞老師不僅不能夠解決問題,還會惡化師生之間的關系。暫且緩一緩,做學生的應該把他們置于長者的位置,照顧老師的自尊心和面子。
給老師的啟示:學校要以教育建設為中心,就必須將老師和學生對師生關系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靠暴力去解決學生與老師間問題的辦法永遠不是好辦法。同樣,校園拒絕暴力,教育拒絕暴力。如果讓這種校園暴力事件不及時制止控制住的話,那么類似事件的發生則會越來越多。教師不敢管學生,其結果是可悲的、可怕的。作為教師,應該要從性質和宗旨的層面去認識師生關系的重要性,贏得學生的尊敬、信任,具體可以歸結為四點:一是靠真摯感情去贏得信任。真正理解學生、關心學生,客觀公正地看待學生,通過現象看本質。正確看待新時期學生的時代特點和心理需求,絕不能把的學生的實際問題和心理問題用簡單粗暴的方法解決,應當全面、客觀、冷靜的進行分析,操之過急的處理問題難免會得出失之偏激的結論。二是靠心理相融贏得信任。實踐證明,教師只有放下“架子”,學生們才會敞開心扉。要善于換位思考,做到學習上是師長,生活中是兄長,從而引導學生牢固樹立“尊重老師、崇敬老師、感恩老師”的思想。三是靠良好形象贏得信任。鼓勵教師與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積極組織一些文體競賽活動,加強全體師生的集體榮譽感,增進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信任,增強班集體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四是靠排憂解難贏得信任。要時刻將學生的的冷暖放在心上,急學生所急。要真正關心學生的成長進步,把學生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一樣來看待,在學生學習成長成才的道路上充當一名領路人的角色,真正讓學生學到知識、增長才干、受到鍛煉,讓他們有獲得感。
大學生是學校的基礎,老師是學生的領路人和扛旗者。團結友愛的師生關系既是學校學風校風生成的重要基礎,更是國家社會大力倡導、學生積極踐行的優良傳統,是學校攻堅克難的精神“瑰寶”。回顧我國教育歷史,無論是春秋戰國時期,還是民國時期和解放初期,歷史長河中每個時期的更迭變化里無不折射著師生友愛的強大精神力量。但這次事件中,有的學生竟然覺得打老師并無不妥之處,還有人拍片上傳炫耀一番。在擁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傳統中國,尊重師長是每個學生最基本的素養。而現如今,有些地方高校的師生關系卻隨著那些戰火紛飛年代的逐漸遠去而漸行漸遠,讓人堪憂!這種不良風氣在地方院校的出現,從表面上看,損害的是老師與學生友愛團結的師生關系,實則嚴重打擊了廣大教師的教書育人的積極性,挫傷了學生對老師的感恩和崇敬之情,對學校的各方面建設的提升百害而無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