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禾
我是個地地道道的北方人,身邊小伙伴大多奔赴首都北京,成為“京漂一族”,而我順江南下,只身來到魔都上海,成為“滬上一族”。
很多人問我喜歡上海的理由。我喜歡上海的夜景,喜歡走在黃浦江邊一邊吹風,一邊將盛世繁華盡收眼底;我喜歡上海的糖醋小排,雖然口味偏甜,但卻不失精良;我喜歡上海大大小小的弄堂,每一件掛在窗外竹竿上的衣服,都是一個經久的故事。我也喜歡上海獨有的文明、自律、安全、便利、腔調……
當然也會有人問我,來上海有沒有什么不適應的地方。這個,還真有,那就是上海的冬天和上海的梅雨。
從小住慣了暖氣房的我,來上海的第一個冬天真是備受煎熬。雖然上海的冬天溫度還在零度以上,雖然上海的冬天樹葉依然掛在枝頭,雖然上海的冬天少有冰雪入侵,可那種帶著濕度的寒冷還是深深沁入骨髓,陰森而尖銳。有一個小細節讓我尤其別扭,就是在上海冬日難得的下雪天,路人竟然會撐傘。一開始我誤會為南方人的矯情,后來聽到解釋,原來是因為南方即使下雪,氣溫也就是零下兩三度這樣子,雪落在衣服上很快就融化了,仿佛下了一場延遲的雨。所以上海冬天之可畏,很大程度也是因為上海的雨。
每每有外地朋友來上海游玩,我一定會給這樣的建議——記得隨身帶把傘。端午小假期后的第一天,上海以一場持久的暴雨淋濕了我們準備好好工作的熱情。不少人戲言,“這天氣,劃著龍舟上班簡直不能更合適。”然而打開天氣預報后,心情更是失落到被窩里,上海未來半個月里基本都是陰雨,盛大的梅雨季節終于要來了。
我國南方有這么一句諺語:“雨打黃梅頭,四十五日無日頭”。上海正處在長江中下游的梅雨帶。“每年大約5月下旬至6月上旬,來自北方的冷空氣與從南方北上的暖空氣匯合于華南地區,形成華南準靜止鋒。大約到了6月下旬,暖空氣勢力增強,準靜止鋒北移至江淮地區,成江淮準靜止鋒(又稱為梅雨鋒)”,我以為這樣的內容,只會存在于高中的地理課本里,卻從沒想過有一天,它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我的生活里。
黃梅天就是淋淋漓漓不間斷的小雨、藏起來的明媚陽光、總是干不了的衣服、返潮滲出水滴的墻壁,發出簇蔟黑霉的木板,還有帶著少許疲乏和陰郁的心情。在上海生活,怎么能沒有一把好傘和一雙雨鞋。這算是我最切身的生活體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