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娣(河北省保定市唐縣軍城鎮(zhèn)南關(guān)小學,河北 唐縣 072350)
?
構(gòu)建良好的心育條件,巧妙疏導學生心理
陳永娣
(河北省保定市唐縣軍城鎮(zhèn)南關(guān)小學,河北唐縣072350)
摘要:近年來出現(xiàn)的一些典型案例不由得讓我們陷入沉思。當代教育出現(xiàn)問題的根源不過是教師、家長過分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學校依然追求學生整體的升學率,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得不到關(guān)注。家庭教育中將孩子的課余和周末均為各種輔導班所占據(jù),忽視了孩子的心理狀況。因此,加強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孩子們除了具備健康的身體和豐富的知識,更需具備堅強的品格、不屈的意志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鍛煉他們適應(yīng)各種環(huán)境和承受挫折打擊的能力。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分析
最近幾年,無論從媒體報道,還是在教師的教學實踐中,小學生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的頻率越來越高,人群越來越大。心理錯位和心理失衡是小學生主要出現(xiàn)的心理健康問題,并在這些心理問題的影響下發(fā)生一些語言或者過激行為,而這些情況的出現(xiàn)無疑給當代教育工作者敲響了警鐘。教育部下發(fā)文件中,明確指出提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便是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學科教學中,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人生觀和健康的心理。有關(guān)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大約10%至30%的青少年存在心理健康問題,個別還屬于情況較為嚴重,過激行為的嚴重程度隨著年齡的增長呈現(xiàn)不斷上升的趨勢。針對這些情況,筆者對幾類教育案例進行比較和分析,旨在教學中有效滲入心理健康知識,讓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1.巧妙且耐心的對學生心理進行疏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yīng)制定嚴格周密的教學計劃,幫助學生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和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進而防止學生出現(xiàn)異常的狀況。教師作為整個教學計劃中的引導者,應(yīng)充分發(fā)揮引導者的作用,積極指導學生,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讓學生能夠用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來面對生活和學習,無憂無慮健康成長。中華文明史源遠流長,語文教材中文章的選用更是精華中的精華,通過對這些文章的仔細品味,來感知人生、認識社會和體味生活。語文教材中的數(shù)百篇文章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文化素養(yǎng),內(nèi)在哲理的光輝與不畏挫折敢于攀登精神的體現(xiàn)也會深深的影響學生。這些精神都暗藏在文字中,表現(xiàn)在文章所刻畫的人物形象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慢慢理解和體會,進而內(nèi)化為自身的品質(zhì)。最終達到教書育人的完美統(tǒng)一。
2.在課堂學習中對學生的異常心理進行疏導。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積極健康的素材,例如課本文章《一定要爭氣》中,對主人公童第周不屈人后,奮發(fā)圖強,以百分的斗志千分的信心讀書,最終獲得了很高的成就;文章《做風車的故事》中,主人公牛頓刻苦鉆研、不畏挫折、積極向上的精神。教師作為引導者,應(yīng)對這類積極的素材進行整理和整合,引導學生強化對文章中人物堅強意志的感受,獲取精神的力量。
3.在傾聽中對學生的異常心理進行疏導。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你要與學生交朋友,與學生之間自由的交換學識,要比擺著教師的架子重要的多。多與學生交流,切實了解學生的問題和學生的實際需要,體諒學生的困難,萬不可表現(xiàn)出一絲一毫的不耐煩。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以一種朋友的情感傾聽學生的心聲,讓學生敢于表達心中的疑惑,教師需及時給予點撥和引導。
4.在寫作中對學生的異常心理進行疏導。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中,教師需對學生進行正面的點撥和指導,形成自由融洽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將自己每天的所感、所獲、所思、所想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達到“我手寫我心”的境界,在幫助學生舒緩緊張和焦躁的同時,還能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5.陶冶積極的情感,鍛煉堅強的意志。
情感是構(gòu)成人格穩(wěn)定而獨特的心理因素。小學生的情感正處于急劇變化時期。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賦予人物的積極情感因素,引起學生產(chǎn)生共鳴,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如課文《五彩池》中的贊美之情;《兩個橘子》中兄弟倆對母親的孝心;《麻省》的母子情深等都是極好的范例。這些優(yōu)秀作品不僅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因素,還能教育孩子孝敬父母,珍惜情親。
當今的小學生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我行我素,很少受到打擊和挫折,因此抗壓能力、意志力薄弱,遇到困難容易產(chǎn)生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甚至威脅到生命,所以培養(yǎng)小學生堅強的意志非常重要。意志是人們?yōu)榱诉_到有意識提出的目標而克服前進道路上的障礙所做的持續(xù)努力,對個體的學習和工作有著巨大的影響。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人物耐挫、抗挫的品質(zhì),進行心理教育滲透。例如,課文《自信》中教育人們做任何事都要充滿自信;《陶罐和鐵罐》中告訴人們?nèi)魏问挛锒加袃擅嫘裕灰撇黄鹑恕@都是教師引導學生感受人物意志,努力獲取成功的好教材。
在語文課堂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關(guān)鍵在于是否具有良好的課堂氛圍。一個寬松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能夠幫助學生敞開心扉,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心中所想,進而能夠“對癥下藥”。著名心理學家曾說,師生之間能夠坦誠相待、互相信任是教學獲得成功的標志,而這種師生關(guān)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堂氛圍的和諧程度。試想,教師講課精神煥發(fā),板書鏗鏘有力,學生必然受到鼓舞和帶動,整個課堂的氣氛必然活躍起來。因此,教師若想與學生之間建立一種和諧積極的關(guān)系,關(guān)鍵在于把微笑帶給學生,把激勵帶進課堂。
師生關(guān)系中,我們更傾向于建立一種“雙邊型”的關(guān)系,將教師和學生口中的“我和你”變成“我們”,使教師和學生能產(chǎn)生“心靈上的共鳴”,能夠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痛苦。教師與學生之間更應(yīng)有一種合作的關(guān)系,保持各自人格的獨立,互相合作,共同進步。另一方面,整個教學過程其實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的過程,互動的質(zhì)量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課堂教學質(zhì)量。教師智慧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學生不僅學到知識,獲得力量,更重要的是培育了學生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tài)。
參考文獻:
[1]吳增強編著《當代青少年心理輔導》.上海科學技術(shù)文獻出版社.
[2]高亞兵.學校心理輔導[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4.
[3]李丹編.學校心理衛(wèi)生學[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
[4]駱伯巍.教學心理學原理[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6.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7-026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