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芳(吉首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湖南 吉首 416000)
?
淺談高中語文語法教學
劉芳
(吉首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湖南吉首416000)
摘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語法教學受到忽視,學生對語法知識掌握得不理想。但在實際教學和高考語文中,語法知識都有涉及,并占據了一定的比重。因此,高中語文教學必須重視語法教學。
關鍵詞:高中語文;語法教學
語法是一種語言中由小的音義結合體組合成大的音義結合體所依據的一套規則。[1]既然是規則,按理在進行語言課程的學習時,語法知識的學習應該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起到重要的作用,是語言學習的指路明燈,是航行舵手。但在高中語文的實際教學中,語法教學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教師對語法教學的不重視。大部分教師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時忽略對語法知識的系統講解,只在碰到相關語法試題時直接拋出語法術語,并未對相關術語稍加闡釋。這使得學生聽得是云里霧里,常常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比如講解修改病句題“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國際人口流動更加頻繁,推動全球人力、資本、信息等生產要素的加速流動、優化。”[2]時,老師會告訴學生該病句錯在“推動”一詞前缺少主語。可很多同學實際上并不知道“主語”為何物,通常又由什么詞來充當主語,句子的成分排序又是怎樣的。所以該病句這樣講完后,教師看似已經完成了教學任務,而實際上教學效果并不好。這主要是緣于教師在平常的語文教學中忽略了語法教學。
二是教材對語法知識的不重視。以高中語文人教版教材為例,高中語文共八本教材。其中語法知識以專題形式出現的只有必修二“梳理探究”模塊中的《修辭無處不在》,里面涉及到的知識有修辭的概念,語音修辭,詞語修辭和語句修辭,共三頁,全書八十三頁,該內容僅占全書的3.6%。以及必修五“梳理探究”模塊中的《文言詞語和句式》,里面涉及到的知識有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名詞、動詞、形容詞的活用,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共三頁,全書一百零九頁,占全書的2.75%。由此可見,教材在編定時,并未重視語法知識,無論是從所占的比例來看,還是從知識的全面系統性來看。
另外,《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要求“在閱讀教學中,為了幫助理解課文,可以引導學生隨時學習必要的語法和修辭知識,但不必進行系統、集中的語法修辭知識教學。”[3]其中,“不必進行系統、集中的語法修辭知識教學”被部分教師奉為圭皋,加上高中教學,任務重,時間緊,表現在教學上就是淡化語法教學,不對相關語法知識進行系統地補充和詳細地說明。
鑒于以上因素,學生在語法知識的學習和習得中,自然受到一定的影響。具體表現為,從認識方面來講,學生對大部分語法術語,如名詞、動詞、主語、謂語等似曾相識,每每碰到時,經教師口一說出,他們會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確實有這么回事。但這些知識在他們的腦海里并沒有刻下比較深刻的影響,沒有得到系統的,較全面的儲存。知識點與知識點在他們腦海里是散亂的,毫無聯系的。如要他們自己分析出相關句子成分,指出相關詞性等時,常常無從下手。如為“我所遇到的畢竟還是好人多于壞人”“地主階級這樣殘酷地剝削所造成的農民極端的勞苦和落后,就是中國社會幾千年在經濟上和社會生活上停滯不前的原因。”[4]等稍微復雜點的句子劃分句子成分,大部分學生無法準確劃出主謂賓定狀補六種成分來。同時,學生們不知道各種句子成分主要由什么詞性或短語結構來充當。甚至有少部分同學連六種句子成分的正確排序或擺放位置都不知道,就更不用說去分析文言里的特殊句式和文言重要虛詞的用法了。如“吾嘗終日而思矣。”[5]中“而”字的用法就會因為劃分不出句子的狀語“終日”和謂語“思”或者知道狀語和謂語卻因為不了解狀謂語間的聯系而無法判斷出其表示修飾關系的用法。從實際表述來看,學生表述簡單的句子是完全不成問題的,但是表述稍微復雜的句子,如句子成分稍微多些,句子稍微長些,使用必要的修辭使得句子更富有文采些,就問題不斷了。如周同學的周記里的一句話“在某一夜繁星點綴的夜晚,我站立在寢室的窗邊,凝望遠方……”在狀語部分就出現了“某一夜”與“夜晚”重復的錯誤;陳同學的周記中寫道“從它的封面無耀眼顏色,很普通,但還是讓我感受到了神秘氣息,特別是那一彎新月……”該句的問題在于關聯詞搭配不得當;王同學的周記里有這樣的表述“我心中的志雖遙遠,但卻不能損減我那份追求的熱情。”問題出在關聯詞位置擺放不得當,同時第二分句缺少主語。……總的來說,在實際表述中,學生們的語法問題主要集中表現為句意重復,虛詞的亂用,實詞的搭配不當,句子成分的缺失,以及修辭格的濫用等。
學生對語法知識的這種掌握狀況,必然會影響到他們的高考語文成績。因為在《2015湖南高考語文考試說明》里面明確提出以下要求:語言文字運用方面:1.正確使用標點符號。2.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3.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類型有六種: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4.擴展語句,壓縮語句。5.選用、仿用、變換句式。6.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常見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排比、反復、反問、設問,共九種。7.語言表達準確、鮮明、生動、簡明、連貫、得體。古代詩文閱讀方面:1.理解常見的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常見文言虛詞有: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共十八個。2.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有: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寫作方面的要求:1.語言通順,標點正確,不寫錯別字。2.有文采:用詞貼切,句式靈活,善于運用修辭手法。[6]
學生對語法知識的掌握情況與高考對語法知識的要求間的矛盾,急切需要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對語法知識重視起來。
語法知識在語言學科的學習中地位重要,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并未得到重視,主要是施教者并未重視語法知識的教學。因此,想要語法知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得到重視,首先需要教師們在意識上重視起來。“只有認識到位,才能執行到位”。大凡干工作,認識得越透徹,立場就越堅定,目標就越明確,執行就越到位。王陽明也說過“知者行之始”,只有教師們在意識上認識到了語法知識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才會主動地,積極地把語法教學融入到自己的整個教學過程中,把語法教學落到實處。
在意識上重視起來之后,教師們要更好地落實語法教學,還需要自己有語法知識的“一桶水”。當教師們有了廣博的、豐富的、系統的語法知識時,才能力求做到語法教學的源頭活水長流常新,才能使學生接受到較系統的語法知識教育,所謂“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初中語文語法教學在淡漠中已經逝去,高中教學時間緊,任務重,所以為了更好地落實語法知識教學還需要做好初高中的語法知識銜接教育。做好初高中的語法知識銜接教育,較系統全面的講解語法知識,能讓學生對語法知識有個全面認識。這就像疏通了道路,能讓車輛順暢通行。
在進行銜接教育時,可以遵循兩條教育原則:一是循序漸進原則,是指教學要按照學科的邏輯系統和學生認識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而是可接受性原則,是指教學的內容、方法、分量和進度要適合學生的身心發展,是他們能夠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他們經過努力才能掌握,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7]
單純地講解語法知識,難免枯燥乏味。為了增強學生學習語法知識的興趣,實現更好的語法教學效果,我們有必要多角度、多層面地開展語法教學。
首先可以在閱讀教學中滲透語法教學。如學習《荷塘月色》一課時,分析“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一句的妙處,我們就可以從分析“浮”這個詞的詞性以及在全句中的位置入手,來分析它所起到的動態美。
其次可以在作文教學中滲透語法教學。作文是學生們實踐語法知識的一塊重要陣地。教師可以通過剔出其中的病句并拿出來與學生一起修改,相信效果會比較好。同時,也可充分地發揮學生們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讓同桌之間互相批改作文,指出其中的語法錯誤,拿來討論,討論未果的就請教老師,老師再就作文批改中出現的共性問題進行集中講解。
最后教師要精選一些與高考相關的語法題讓學生多做練習。在百煉中實現從對語法知識的感性認知上升為理性認識。
綜上,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有必要讓語法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據更重要的地位。
參考文獻:
[1]陸儉明.《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7:13.
[2]孫翔峰.《三維設計語文湖南專版教師用書》[Z].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4.2:167.
[3]王澤云.《課外閱讀旬刊》[J].北京:華夏出版社,2011.8:259.
[4]孫翔峰.《三維設計語文湖南專版教師用書》[Z].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4.2:64.
[5]語文教育研究所等.《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三》[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48.
[6]教育管理.2015湖南高考語文考試說明[Z].網絡文章http://www. docin.com/p-1098708749.html
[7]劉洪芝.《文學教育:下》[J].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2.2:43.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7-0229-02
作者簡介:劉芳,女,土家族,湖南省鳳凰縣人,在讀文學碩士,單位:湖南省吉首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研究方向:中國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