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媚斌(福建省莆田華僑中學,福建 莆田 351100)
?
初中數學課堂有效理清概念本質的研究
肖媚斌
(福建省莆田華僑中學,福建莆田351100)
摘要:概念是初中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著學生數學知識結構的建構。但由于概念比較抽象,如果教師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或抽象化的教學策略,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將會是比較膚淺的。如何把握概念的本質屬性,有效引領學生建構概念?本文從巧妙引入概念,幫助學生建立概念;巧妙設計情景,幫助學生形成概念;搭建探究平臺,幫助學生理清概念;巧妙設計練習,幫助學生內化概念四個方面闡述。
關鍵字:概念教學;引入概念;設計情景;探究平臺;練習運用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是學生進行數學推理的重要基礎,它是初中數學知識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在初中教學內容中,概念是一個難點,如果學生無法理清概念的本質屬性,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都會受到影響。教師如何把握概念的本質屬性,結合學生的認知基礎和思維能力,有效引領學生建構概念?
引入概念是概念課教學的首要環節,它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師生共同觀察一類事物的實例,并通過猜想、判斷并概括出它們的特征,形成某個概念的過程。引入概念時,教師要很好的體現主導作用,要注意引好路,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事物及數學歸納推理的嚴密性。
例如圓的概念的引出前,可讓同學們聯想生活中見過的年輪、太陽、五環旗、圓狀跑道等實物的形狀,再讓同學用圓規在紙上畫圓,也可用準備好的定長的線繩,將一端固定,而另一端帶有鉛筆并繞固定端旋轉一周,從而引導同學們自己發現圓的形成過程,進而總結出圓的特點:圓周上任意一點到圓心的距離相等,從而猜想歸納出圓的概念。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概念的教授過程中,不能死板地灌輸概念,也不能讓學生死記硬背,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和認識狀況,在概念的學習之前創設一定的情景,讓學生聯系現實生活,激勵學生大膽的猜想,猜想某一事件的來龍去脈,這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如在《平面直角坐標系》概念的教學中,教師設計情境引入:“如今索馬里海盜對國際航運和海上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一艘途經索馬里海域的輪船怎樣來確定自己的位置?”學生一般都能回答是用經度和緯度來確定它們的位置。再問:“那么單獨用經度或緯度一個量來確定它們的位置行嗎?”“不行。”“為什么?”學生通過思考交流相互補充舉反例的方法體驗用一對數確定一個物體位置的合理性。然后問:“同學們那么你們現在的位置怎么確定下來?”學生:“我在第3小組第4排。”“很好,那么單獨用小組數或排數能否確定你的位置?”“不能。”然后讓第3小組的學生站起來,第4排的學生也站一下,通過實際情境進一步體驗用一對數來確定平面上一點位置的正確性。然后再問:“把教室的右墻角的兩條墻角線分別看作是0排0組,請同學們分別說出自己的位置。”用(x,y)表示,x表示組數,y表示排數,在這過程中學生鞏固了用一對有序實數來確定平面上一點的方法。然后要同學們考慮這時隔壁班的同學的位置該怎樣確定,通過學生自己的交流、討論得到了“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基本框架。這樣利用生活中的案例設計情景,把課堂和生活聯系起來,豐富學生的對現實生活的認識,就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概念,理解概念。
事的那種自發、盲目、低效或無效的探究活動。事實上,學生探究活動過程所涉及的觀察、思考、推理等活動不全是他們能獨自完成的,需要教師在關鍵時候給予必要的啟發、引導。
如在《相反意義的量》的教學上先用多媒體演示:“一個人向東走3步,向西走4步;一小蟲在樹干上先向上爬20cm,再向下爬回到出發點,再向下爬10cm;在一個裝有蘋果的盤子里增加4個蘋果,再取走5個蘋果等。”然后引導學生觀察每一事例在數量上的變化情況,并要學生用語言描述以上3個事例,引導學生概括出其中數量上的變化情況,并板書,再請同學思考:1.事例中什么在發生變化?2.怎樣變化?3.變化的意義是否相同?4.三個不同事例變化的共同之處是什么?經過討論、交流,學生認識到它們的共同之處在于數量的變化都是相反的……可以說,巧妙搭建探究平臺能讓學生對數學概念有更深的理解,使學生更好地理清概念的本質屬性。
概念的形成是一個由個別到一般的過程,而概念的運用則是一個由一般到個別的過程,它們是學生掌握概念的兩個階段。通過運用概念解決實際問題,可以加深、豐富和鞏固學生對數學概念的掌握,并且在概念運用過程中也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敏捷性、批判性和獨創性等等,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練習是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技能,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練習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練習的目的要明確。在練習時必須明確每項練習的目的,使每項練習都突出重點,充分體現練習的意圖,做到有的放矢,使練習真正有助于學生理解新學概念,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2.練習的層次要清楚。鑒于初中生的年齡特點,認識事物往往不能一次完成,需要一個逐步深化和提高的過程。因此練習時要按照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原則,逐步加深練習的難度。3.要注意引導學生形成概念系統。教師在進行運用概念的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將所獲得的每一新概念及時地納入相應的概念系統,這樣新舊概念才能融會貫通,才能真正透徹地理解新概念,才能使相關聯的概念形成概念系統。
總之,概念是組成初中數學的基石,影響著學生數學解題能力和數學思維的發展。想在初中課堂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概念,需要教師把握概念的本質屬性,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有效為學生的概念學習搭建平臺,使學生能全方位的感知概念,運用概念,最終理清概念的本質屬性,獲得數學思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文雅.淺談初中數學概念的有效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年14 期.
[2]俞百良.初中數學概念的有效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年03期.
[3]初中數學描述型概念課的特征及教學策略_愛之林[OL].2014.
探究學習是對數學探究的模擬,有別于學生好奇心驅動下所從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7-01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