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迅速,特別進去21世紀后,中小企業更是異軍突起,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和活力,但與此同時,新的問題也層出不窮,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國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對策;現狀
一、中小企業的界定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步伐的加快,中小企業在世界各國都表現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因此世界各國對中小企業的發展都有不同的研究,由于所處的國情和市場環境不同,各國對中小企業的界定也有所不同,盡管如此,他們在本質上都有著相通之處,無論處于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大體上都把企業劃分為大,中,小企業,但由于其所處的經濟發展環境,經濟發展水平,國家政策的不同,其劃分的標準也有所不同,在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中對中小企業的界定是這樣的,即: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有助于滿足社會需求,增加就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生產經營規模屬于中小型的各種所有制和各種形式的企業。同時對我國中小企業的職工人數,生產規模,資產等方面也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二、中小企業的作用
1.有利于完善市場競爭機智,提升市場活力
市場經濟具有普遍競爭性,只有保持不斷的競爭,才能保持市場的活力,小企業很大的特點就是不能形成壟斷,這樣也就使中小企業時刻保持了警惕。避免了企業的過分集中,為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對于完善市場競爭體制,促進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是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經濟組織。
2.有助于解決我國目前就業難的形式
企業的規模越大,資本的集中程度也就越高,因而其招聘一個新員工的成本也就越高。而中小企業恰好能回避這樣的問題,與發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吸收人員的成本相對較低,經營的靈活性也明顯高于大型企業,特別是在經濟蕭條的時候,這一特點體現的更加突出。因而,中小企業的蓬勃發展,為解決我國就業難的問題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特別是目前我國的就業形式嚴峻,失業率高,發展中小型企業是我國解決就業難問題必須選擇的道路。
3.有助于提高技術創新,推進技術進步
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更注重技術創新。落后就要挨打,中小企業對市場環境的了解程度,對客戶問題的關注度都很高,因而他們他們的技術創新非常具有針對性,所以成功的概率遠遠高于大型企業,同時,在引導消費者接受新產品的成本也較低,根據一項市場調查表明,小企業平均每個員工完成的創新成果要遠遠高于大型企業,是大型企業的2倍左右。在相同的市場環境下,中小企業面臨的生存壓力更大,因而,進行創新的動力也就越大。尤其是在高新技術行業表現得更為突出。
三、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在其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特別是融資難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業的發展,本文認為,造成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的社會信用較低
企業信用狀況的好壞是影響其融資的最直接因素,特別是銀行信貸資金。中小企業有其自身的缺陷性。例如:生產規模小,資金的流動不強,資產的規模小,人員的流動性也很大,因而其申請融資特別是銀行貸款時,難度較大,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其條件的審核相對于大型企業更為嚴格,因而中小企業很容易出現資金周轉不開的問題。
2.企業的債務擔保難以落實
無論是向銀行還是其他金融機構融資,都要提供擔保,而中小企業的擔保責任往往不夠明確,難以落實,因而對擔保責任的追償也很困難。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的組織結構比較簡單,上級監管部門的監管力度很差,企業內部的相互牽制和制約有時候形同虛設,因而落實具體的擔保責任較為困難,與此同時,中小企業的固定資產較少,同時其變現能力也較差。因而,一旦中小企業破產,銀行等其他金融機構追回其貸款的可能性也很小,在破產清算的過程中,將會造成銀行等其他金融機構損失巨大。
3.國家政策和金融體系發展不健全
在國民經濟發現的過程中,雖然近些年來,我國政府在中小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給予了一定政策優勢,但是與大型企業相比,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還不夠。與此同時,由于市場自身的缺陷等原因,國家的各項配套設施有時候并不能滿足中小企業真正的發展需求。
同時,我國的金融體系雖然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里也取得了快速的發展,但從整個金融機構體系來看,仍不健全。比如:市場份額過于集中,我國的市場份額絕大部分都集中在四大國有銀行中,而其他金融機構所占的份額很少。同時,隨著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步伐的加快,更加劇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四、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對策
1.重視企業信用,完善財務制度,與銀行建立良好關系
中小企業一定要從自身認識的企業信用對企業融資的重要性,對于企業而言,企業的信用就相當于靈魂一樣重要。與此同時,企業應當不斷完善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按期歸還融資利息,及時納稅,積極履行自身責任。在于銀行交涉的過程中,一定要強化信用意識,遇到困難時及時與銀行溝通協商,只有這樣,才能夠樹立良好的企業信用,降低銀行融資風險,從而解決融資難的問題
2.加強制度建設,完善融資體系
中小企業融資難很大一方面原因在于制度和融資體系的不健全,因而加強制度建設,完善融資體系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必不可少的措施。
改善我國目前的融資體系,對中小企業融資實施優惠措施和政策。加大國有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力度,擴大份額,以確保中小企業有充足的融資來源,完善中小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完善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體系市場,設計以政府為導向的獨立擔保機構,加強國家宏觀調控政策,規范中小企業融資市場。
3.拓展民間融資市場,建立合法化的民間融資
民間融資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一項創舉,民間融資的范圍廣,資金來源渠道多,正所謂集思廣益,這樣不僅能夠有效的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還有利于民間資本的有效利用,正所謂一舉兩得。但是近些年來,民間非法集資現象嚴重,造成了民間融資的困難,民間融資本身是對企業對市民都有好處的舉措,但是由于被一些非法分子操縱,導致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因而,要想使民間融資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就需要政府不斷完善民間融資市場,加強政府監管力度,從而形成民間融資的良好秩序,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五、結語
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經濟組織,因而中小企業良好有序的發展對我國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而解決當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是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所在,這在世界各國都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我國政府要不斷完善市場機制,加大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優惠力度,企業應當不斷完善自身信用體制,加強信用意識,完善公司治理,只有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夠解決困擾中小企業發展的融資難問題。
參考文獻:
[1]許家林.企業融資瓶頸分析.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12.
[2]郭道揚.中國企業融資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4年版.
[3]斯蒂芬·羅賓斯.管理學,第四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4]李曉慧,何玉潤.中小企業融資:理論、實務與案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5]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企業風險管理.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5.
作者簡介:王正偉(1991- ),男,漢,河南省開封人,河南大學商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