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萍
摘 要:漢字構字規律在小學識字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認識漢字構字規律,小學生可以快速地進行相關字詞的學習,同時,還能不斷提高其識字效率,大大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選擇小學識字教學中對漢字構字規律的運用這一課題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識字教學;漢字構字規律;實踐運用
中國的漢字都有自己的含義與構成規律,在小學識字教學過程中,通過漢字構字規律的運用,在提高學生識字效率的同時,還要不斷提高語文教師的教學質量,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現階段小學識字教學過程中存在較多問題,這嚴重影響到小學生識字能力的提高,因此,為了提高學生識字效率,本文選擇這一課題進行研究。本文主要結合漢字構字規律對小學識字教學的教學策略進行分析。
字義主要是指一個漢字所蘊涵的意義,漢字本身就是表意文字,在造字的時候,漢字的形狀一般都能說明這一漢字的意義,而且漢字所代表的事物大部分都是常見的東西,因此,我們就可以利用這一點進行教學,主要方法如下。
一、依形釋義法
我們所說的依形釋義法就是根據漢字的形狀,對漢字的字義進行講解分析,眾所周知,象形就是指通過客觀事物的描畫對事物進行解釋,可以讓人根據字形來進行字義理解的造字方法,因此,我們可以利用漢字這一造字規律來進行教學。例如,我們“口”字教學時,我們可以向學生解釋這個字與人的嘴型相似,其字義就是指人人的嘴;我們在進行“川”字教學過程中,借助河流的形狀來進行解釋。通過這樣的方法,每當學生看到字的形狀就會想到字的含義,這樣就可以不斷促進學生識字效率的提高,從而促進學生識字能力的發展。
二、觀察法的運用
所謂“觀察法”,就是通過觀察實物、圖畫和自然現象等幫助學生理解字義的方法,運用這種方法,具體直觀,生動形象,學生容易理解,便于記憶。其主要方法如下:一是讓學生觀察實物。通過分析我們發現,部分象形字是根據實物的形狀來進行造字的,
因此,我們就可以利用這一點進行相關教學內容,例如,我們在進行“傘”字教學時,就可以讓學生觀察一把撐開的傘的造型,然后與字形進行對比,從而分析這一字形的構造,進而加深對這一生字的印象與理解;二是觀察圖畫。通過分析我們發現部分象形字是圖畫文字,因此漢字的圖畫性較強。所以,在進行相關內容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相關圖象進行字義的講解。例如,我們在進行看圖拼音識字的時候,就可以根據書中的插畫對相關生字進行講解。若是圖像上沒有插圖的話,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進行相關圖畫的尋找,從而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三是讓學生進行實地觀察。實地觀察教學法就是讓學生對自然界中的事物進行簡單的勾畫,從而加深對相關字詞的理解。例如,我們在進行“旦”字教學時,就可以讓學生觀察日出,剛升起來的太陽就是“日”,下面的地平線就是“一”,這樣就可以理解“旦”這一生字的意思,就是剛升起的太陽,就是早晨的意思。
通過以上對小學識字教學中漢字構字規律的運用這一課題的研究我們可以發現,現階段小學識字教學過程中漢字構字規律的運用可以大大提高小學生的識字效率,因此,我們要重視這一課題的研究。但是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現階段小學識字教學過程中存在較多問題,這嚴重影響到小學生識字能力的提高,為了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識字效率,本文結合漢字構字規律對其教學策略進行研究,從而提出以上的建議,希望能夠不斷提高小學識字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蔡雯捷.“字族文識字教學法”在對外漢語漢字教學中的運用[J].宜春學院學報,2015(05):122-124.
[2]吳曉蓉,任可心.通過字源識字提高幼兒漢字理解與記憶的實證研究[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4(05):42-49.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