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春艷
摘 要:美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利用美術教學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引導學生學會發現并欣賞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美,小學美術教育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啟蒙階段,對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和能力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對探究性教學在小學美術課程中所起到的作用進行了簡單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美術;探究性教學;教學方法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素質教育素質培養已經成為教育的重要內容,旨在為新時代的國家培養更多的有素質有教養有能力的人才,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做貢獻。當代小學美術課程的教學是怎樣的呢?面對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又應該怎樣解決呢?下面筆者就針對小學美術探究教學存在的問題展開闡述,并對小學美術探究教學的方法進行詳細說明。
一、當代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的教學方法不能達到美術教學的目的,小學生的自我管理以及理解能力都比較弱,如果老師一味地采用理論灌輸的教學方法,會使得美術課變成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理解不了,甚至于靜不下心不能完整地聽講。美術欣賞本來就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比較抽象的課,如果只是按照課本的理論性的傳授,學生不能夠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不能學以致用地去發現生活中存在的美,達不到小學美術教學培養的目的。
(二)許多學生不愿意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也不愿意參與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在美術課上大多保持沉默,沒有自我表達、發表見解的欲望,其實這并不是因為教師問的問題難,而是學生不能打破自己的心理障礙。
(三)美術課程少,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完全地掌握學習內容,沒有留給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時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降低,也導致了教學效率的降低。有些教師不利用多媒體講課,只是讓學生從課本中欣賞圖片,教學內容是完成了,但是教學質量卻降低了。
二、小學美術探究性教學的重要性
小學美術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基礎,是小學教育中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學生學會欣賞美、學會創造美,提高審美能力是小學美術的主要目標。既然找到了傳統的小學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那么從問題出發解決問題開展探究性教學勢在必行。小學美術對于培養學生藝術修養和綜合素養有著重要作用,小學美術探究性教學能讓學生主動學習美術知識,積極地參與美術課堂活動,打破美術方面的心理表達障礙,在不知不覺間提高審美能力。
三、小學美術探究性教學方法
我認為美術學科在培養學生個性創作能力方面起著獨特的作用,是其他學科不可代替的。讓學生自我激發內部的學習動機,自主地選擇接受、探索、模仿、體驗等豐富多樣的適合個人特點的學習方式是這次基礎教育改革的目標,如何更好地實施探究式教學呢?通過教學實踐,結合新課程標準精神,結合《多彩的拉花》一課談談我對美術探究性學習教學方法的探索:
(一)感受美(創設情景)
例如,我在《多彩的拉花》教學時,通過“變魔術”,直觀出示拉花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思考,在哪里見過拉花,并欣賞拉花圖片。在此環節中我注意創設情景、激發興趣、出示目標。
(二)發現美(自主探究)
例如,我在《多彩的拉花》教學時,請來了學生喜愛的動畫人物“多啦A夢”,然后引發問題“用拉花為多啦A夢裝飾房間”。學生帶著疑問自主探索——拉花的剪法。在此環節中我注意巡視,個別輔導,收集典范做到心中有數,但不能動手為學生示范,為下一環節的釋疑做準備。
(三)探索美(釋疑導學)
還是在《多彩的拉花》教學時,嘗試實踐——學生動手剪拉花,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和探究問題,(可以自己解決在拉花的剪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可以同學間互助解疑)在此環節,教師一定要遵循學生能自己解決的絕不講解的新課程教學原則,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要把學習的重點突出、難點突破。
(四)創造美(合作創作)
在此環節教學時教師必須深入小組,參與合作,隨機點撥,同時達到培訓目的,也能物色佳作和待改進之作。還是在《多彩的拉花》教學時,通過讓學生欣賞多啦A夢的好朋友大雄和靜香的作品,再一次回到主題:用拉花為多啦A夢裝飾房間,升華主題,鼓勵學生合作,自由創作。
(五)欣賞美(評價拓展)
小組通過自評、互評卡,選出最優秀的作品,組長介紹本組作品,其他小組點評,教師用激勵性的語言給予充分的肯定。欣賞用拉花制作的圖案,開拓學生的視野。
總而言之,小學美術教學對于培養一個人的審美觀和高尚的情操具有重要意義,美術的教學需要我們每一位美術教育工作者去分析探討,找到最適合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董國棟.小學美術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運用與探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
[2]鐘敏.小學美術課程“活動教學法”實踐策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