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楠
摘 要:許多小學生一提起寫作文就感到頭痛,對著作文題目愁眉苦臉,不知如何下筆。為何會出現以上這種局面呢?究其原因是學生缺乏表達的欲望。要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培養學生學會從生活中去挖掘寫作素材,使作文教學朝著激起學生表達欲望的方向發展,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最終寫出真情實感。
關鍵詞:小學作文;有效性;作文指導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也是全面檢驗學生語言能力的窗口。長期以來,作文指導課作為對學生習作的一種任務布置,以統一的題目限制學生,以統一的要求約束學生,又以統一的標準匡正學生,這些都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寫作欲望,束縛了學生的積極思維。殊不知,學生只有在熱愛生活,觀察生活的基礎上,只有在真情實感的感召下,才能得心應手地寫出一篇篇美文佳作。由此我想,作為對學生作文進行前瞻性訓練的作文指導課,不應以過多的條條框框去束縛學生,而應以更為開放、更為切近寫作主體——學生的一種引導形式來呈現。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而不是要求下,“水到渠成”地去完成作文。
一、開拓思路
作文指導課,不是為學生畫下一種思維定式,以直線形式完成作文,而是要將學生原本狹窄的思路拓寬,以發散的形式去思考,去感受,去捕捉寫作的靈感。
就作文而言,如何才能打破學生個體的思維定勢,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呢?我在作文指導課上,先以提問的形式提出:同學們,你們愛我們的祖國嗎?如果讓你來描繪我們可愛的祖國,你最想寫的是什么呢?然后讓全班學生一齊來討論這個問題。有的學生要寫他們到過的名勝古跡,描繪出祖國的秀美山河;有的要寫城市的巨變,描繪祖國的繁榮發達;有的要寫農村親人的富裕生活,歌頌黨的富民政策;還有的要寫自己家庭的巨大變化。這些回答源自學生自身,讓每個學生都從自己的思維小框框中走了出來,借鑒了他人的想法,不再局限于一時一事,開拓了學生的思路,拓展了學生選材的空間,達到了殊途同歸的目的。
二、有所為而作
生活是學生作文的源泉。學生只有寫自己身邊的事,寫自己最熟悉的事,才能真正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因此,我們的作文指導課,不是要求學生為達到某一寫作目的去作文,而應是“有所為而作”。
在寫贊美祖國的文章中,許多學生容易脫離生活,而空泛地去贊美祖國。于是,我在作文指導課上,讓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講一講,這一年中你身邊發生的哪些事讓你興奮,在孩子們純真的話語中,我聽到了:交通的日益方便快捷讓他們再也不用大清早就爬起來等公車;深入社區的超市,使他們出門就能買到想吃的東西;還有的說媽媽爸爸又漲工資了,光上個月就帶他去了三次“肯德基”!這些都使孩子們興奮無比。于是,我瞅準時機問他們:“所有這些都是發生在你身邊的變化,而也正是這些變化說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祖國在……”學生七嘴八舌地搶著答:“祖國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這使學生意識到了贊美祖國完全不用華麗辭藻的堆砌,而平凡的生活往往能折射出五彩的光環。這些都是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事,因為學生親力親為,有所感有所悟,所以寫出來也更為生動、更為真實。
三、選好切入點
開拓了思路,學會了觀察,但學生在作文時往往面對大量的寫作素材不知如何確切地選擇。選擇一些盡人皆知、影響較大的事來寫,是學生一種“從眾”心理的表現,而殊不知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事,由于涉及面過廣,往往不能為學生所掌控。所以,我在指導學生寫作時倡導學生: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比如,歌頌祖國的文章,我們難道真得只能寫城市矗立的摩天大樓、人造衛星的一飛沖天、奧運健兒的爭金奪銀,才能算是贊美祖國嗎?于是在作文指導課上,我拋磚引玉地講了一個我自己家的故事:“記得我小的時候,家里沒有電視,每天晚上我都是伴著媽媽的故事入睡的。后來,我上小學那年,姥爺從天津搬來了一臺12吋的黑白電視,它為我們全家帶來無比的快樂!沒過幾年,市場上有了彩電,爸爸狠了狠心,用攢了幾年的錢買來了一臺18吋彩電,從此那色彩繽紛的畫面就將我深深地吸引住了。如今,我家已有了一臺29吋的純平彩電,而那臺‘18吋也靜靜地躺在了我的屋里,成了我的專屬。”通過給學生講這個故事,讓學生體會到了生活中點點滴滴的變化都體現著祖國的繁榮與發展。只要選準切入點同樣可以以小見大。后來在學生的作文中,我發現了《爺爺的酒壺》《姥姥的木箱》《我家門前的路》等許多立意新穎、含義深刻的文章。
在過完國慶假期后,我又一次收上了學生的作文,同樣的題材,這一次多數學生都寫出了切近主題、選材新穎、情真意切的文章。而這其中,學生李然的作文《爺爺的酒壺》以祖傳的一個瓷酒壺為寫作對象,反映了我們國家從解放初期到社會主義建設再到改革開放所發生的巨大變化,獲得了全國作文大賽一等獎。由此,我想一堂好的作文指導課,必須變“指導”為“引導”,變“束縛”為“拓展”,變“授之以魚”為“授之以漁”。只有為學生打開一個思考和聯想空間,創設一個切近生活的寫作氛圍,教會學生寫作的技巧,才能讓寫作主體真正想寫、愿寫、有得可寫。所以,我們每位老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作文指導課的前瞻性,上好每一堂指導課,使寫作真正成為學生生活中的一大樂趣。
參考文獻:
蔣邦芹.淺談小學作文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寫作:上旬刊,2015(10).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