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雙
摘 要:學校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以學案為載體教會學生學習,這正符合現(xiàn)今倡導的“以學定教、少教多學、順學而導”的教學理念。我校教師開展理論學習、自主研究、合作研討,學生自主嘗試,不斷完善學案,使學案逐步幫助學生學會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并運用好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能力。
關鍵詞:學案;研究過程;教學策略
一、基于問題與教學策略的研究
長久以來,我校教師一直在潛心研究,希望能夠使學生形成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但是我們做了很多工作與研究后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不強,課堂上教師牽著走的現(xiàn)象太嚴重。以冷冉老先生的“情·知理論”為契機,我們要“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情感態(tài)度入手,激發(fā)興趣,教給學生方法,從而教會學生學習。怎么才能做到這一點呢?僅憑上課教師的激趣還不夠,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之所以興致不高,是因為差異性較大,而且基礎不夠扎實,缺乏語文學習的方法引領。于是,我們在校領導引領下,進行了理論學習和研究設計,實踐改善了“小學3~6年級語文學案設計與實施的研究”。
二、理論實踐支撐
我們深入學習了情知教學的理論。冷冉先生具體闡明了“教會學生學習”的基本內(nèi)容:(1)培養(yǎng)學習興趣、自覺性和信心。(2)要使學生養(yǎng)成系統(tǒng)的、有條不紊的、踏踏實實的學習習慣;(3)要使學生學會觀察方法、記憶方法、思考方法和操作方法,是只能較快地形成思路,靈活運用選擇的對策。(4)要使學生學會善于發(fā)問,善于探索、善于試試看。(5)要使學生學會運用字典、圖表、儀器、資料等學習用具,具備相應的自學能力。(6)要使學生能夠?qū)ψ约旱膶W習作品作出自我評價和自我修正。這是給學案設計與課堂落實提供的一個正向引導。
三、研究過程
在經(jīng)過長期的課堂實踐與教師共同研究以及學習先進經(jīng)驗基礎上,我們確立了我校的研究課題“小學3~6年級語文學案設計與實施的研究”。然后由校領導帶頭,申請課題,由專家給我們提出了寶貴的建議,于是我們結合校本研修進行學案研究:首先教師獨立研究教材、教參、學情,對學案有一個初步的想法;然后教研組共同研討本年級的精讀課文的學案,在個人研究和去年教師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完善和修改,基本制訂出這個學期的學案;之后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進行調(diào)整,再在學案上進行及時完善。有時我們會一起通過教研課來研究這份學案是否符合教材、教參的標準,是否符合學生現(xiàn)階段的接受理解能力;經(jīng)過一段時間,學生會有自己的想法,因此我們逐漸引領學生一起編撰屬于他們自己的學案,進一步將學習方法、習慣內(nèi)化,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形成語文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研究成效
我們在學案研究中得到了一些經(jīng)驗與想法。(1)學案研究就是更好地指導學生課前預習課上鞏固,減輕上課任務,讓學生提前學、自主學,這項研究值得我們繼續(xù)做下去。(2)我們在進行學案設計時關注了內(nèi)容的表達貼近各年級學生的特點,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信。(3)學案中有方法的滲透,讓孩子逐漸養(yǎng)成預習習慣,形成自主學習能力。(4)其中的閱讀、練筆,給了學生一個理解表達的平臺,也更明確了本課的教學目標,使學生的學習目標、教師的教學目標不偏離。(5)閱讀鏈接課外閱讀等既是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在豐富學生的知識,讓學生更喜歡學案。還有的高年級讓學生參與學案設計也有利于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
在推行學案后,學生可借助學案進行自主獨立學習,即可初步學習了解基礎知識點、理清課堂知識結構,并嘗試通過自學的知識解答問題,進行自我能力訓練,在學案上作相關學習筆記。學生通過學案的預習指示明確了該學什么,該怎么學,讓學生通過預習,帶著真正的問題走向課堂,使課堂教學更有針對性。這樣就將被動預習轉(zhuǎn)變?yōu)樽灾鲗W習,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率。從課堂上看,學生的參與更主動,積極發(fā)言的學生多了,小組合作中都能有所得;從成績上看,兩年來期末成績在不斷提高,基礎部分各年級提高了3%至5%,閱讀也有所提高。這些都說明學生的學習更主動,有了學案的引導,學生學習思考更有方法性,正在向“會學習”
邁進!
目前,師生共同編寫學案,形成了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學案集錦。通過編寫學案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了學生去探索新知的欲望,使學生的思維不斷向深度、廣度上拓展,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勇于思考、敢于思考的習慣。
學案研究把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緊密結合起來,從而提高了教師“導”的技能,增加了學生“學”的活動,變教為誘,變學為思,以誘達思,學生多多參與,教師巧妙點撥、指導。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又是變被動學為主動學的好方法,它順應了學習內(nèi)容越來越豐富、學習活動趨于多樣化的教育發(fā)展趨勢,很大程度上發(fā)揮了幫助學生、教會學生學習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孔凡哲.“導學案”與“先學后教”異化現(xiàn)象及其問題診斷[J].教育科學研究,2012(9).
[2]吳永軍.關于“導學案”的一些理性思考[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1(20).
編輯 薛直艷